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4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步骤有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丛芽生长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材料有超净台、70%的酒精溶液、0.1%升汞溶液、无菌水、配方为MS+6‑BA5.0mg/L的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KT1.0mg/L的芽增殖培养基和配方为1/2MS+蔗糖20g/L生根培养基,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通过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丛芽生长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等方式材料进行培养,使泰青椒草实现芽分化、芽增殖和生根,形成合格的组培苗,并能实现较高种苗繁殖系数,能够获得一致性高的种苗,利于大规模生产,利于种苗快速繁殖,使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以及对其优点进行保留。

A tissue culture method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育
,具体为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泰青椒草,属于天南星科,隐棒花属,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丛生水草植物,适应半阴环境,适宜水温在22-28摄氏度之间,生长适宜酸碱度(pH)在5.5-6.5之间,泰青椒草属于单子叶植物,为挺水性水草,原生长于河滨,具有类似于竹子的绿色披针形叶,叶质较硬,为了要与岸边的杂草竞争阳光,天生就长出一根硬挺的绿色或茶色长叶柄,开花时,其佛焰苞约8-12cm,苞管为淡粉红色,苞冠红色,尖端具有弯曲角度,水上草移植于水中栽培,若生长条件很好,很快就能适应水中环境,否则很容易发生腐烂现象,一旦水中叶长出来之后,生命力就显得强健许多,水中叶略小一些,叶柄也没有那么长,叶色通常会保持鲜绿色,但多少会受肥料及光环境影响,而产生些许变化,对水质要求不高,栽植容易,不过育成之后,最好少移植,否则生长会立即停滞下来,有根茎,叶子较长,长的可达20cm,颜色呈现深绿色,泰青椒草这是一种观赏价值高椒草,如果能在水族缸育成,将是人们注目的焦点,二氧化碳之正常供应为育成之关键,此外稳定的养分供应也不能少。泰青椒草在园林造景主要用于中造景,泰青椒草养殖难度不高,作为观赏植物养殖在鱼缸和水池中,提高它们的观赏性,由于泰青椒草属于水生观赏植物,在现代园林水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对泰青椒草培育的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基本培养基采用单一培养基的方式进行培养,无法满足泰青椒草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需求,并且传统的繁殖手段繁殖效率低,难以满足现实情况中对泰青椒草的需求,因此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单一培养基的方式进行培养,传统的繁殖手段繁殖效率低的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步骤有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丛芽生长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材料有超净台、70%的酒精溶液、0.1%升汞溶液、无菌水、配方为MS+6-BA5.0mg/L的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KT1.0mg/L的芽增殖培养基和配方为1/2MS+蔗糖20g/L生根培养基,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有23-27℃恒温环境、光照时间8-10小时条件和光照度1000-1500Lux环境。优选的,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如下:步骤一:选择处理以及用含70%的酒精溶液和0.1%升汞溶液预处理通过人工挑选的方式对样本的腋芽茎段的生长情况,外部特征以及是否为健康无虫害的腋芽茎段进挑选,将挑选出的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先用清洁的自来水清洗外植体表面的泥土,再用洗洁精对外植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然后在超净台上,用70%的酒精溶液消毒30秒钟,再浸入0.1%升汞溶液2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次,而后使用切片刀将外植体切成0.5厘米的小段,获得的小段外植体原料备用;步骤二:诱导出芽将步骤一中处理好的小段外植体接种于配方为MS+6-BA5.0mg/L的芽诱导培养基中,在23-27℃、光照时间8-10小时和光照度1000-1500Lux的条件下将外植体进行培养20天左右,此时外植体便会出小芽,在此培养基上继代1-2次,得到出芽外植体备用;步骤三:切除叶片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出芽外植体置于无菌条件中,并且在无菌条件下,将芽诱导培养基中生长的丛生芽通过切片刀切下并切除出芽外植体的叶片,防止叶片过多的吸收外植体的养分,得到切除叶片后的外植体备用;步骤四:增殖培养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切除叶片后的外植体转接到配方为MS+6-BA3.0mg/L+KT1.0mg/L的芽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等特征,在进行培养后可得到增殖后的外植体备用;步骤五:生根培养(1)、将步骤四中得到的增殖后的外植体培养至丛生苗长至3-4cm高时,此时的丛苗便具有生根能力,将其切成3-5株为一丛的丛苗,便于后期进行单独培养;(2)、在进行切分丛苗后,将丛苗转入配方为1/2MS+蔗糖20g/L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单独的生根培养,便于丛苗更加均匀的与生根培养基接触,并在生根培养基的作用下,有效保证丛苗生长稳定;(3)、经过生根培养后的丛苗再经过10天左右幼苗长出白色不定根,继续通过配方为1/2MS+蔗糖20g/L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经过30天后便能长出超过3cm的根,此时的根部便可不再需要进行继续培养,从而可满足移栽要求;步骤五:后续处理满足栽植要求后的丛苗经过培养生根后经过一系列的生根情况的检查以及丛苗的生长情况检查,便可进行大规模的栽植,从而能有效的保证丛苗的成活率、保证丛苗的品质以及提高泰青椒草繁殖系数;步骤六:定期观察在对泰青椒草丛苗进行栽植后组定期对泰青椒草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以及及时记录,便于不断对培养过程以及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流程图详见说明书附图中图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采用新的工艺流程设计,相对与传统单一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说,通过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丛芽生长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等方式材料进行培养,使泰青椒草实现芽分化、芽增殖和生根,形成合格的组培苗,并能实现较高种苗繁殖系数,能够获得一致性高的种苗,利于大规模生产,利于泰青椒草的种苗快速繁殖,且能有效的保证培养后的泰青椒草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以及能有效的对泰青椒草的产品优点较好的保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步骤有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丛芽生长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材料有超净台、70%的酒精溶液、0.1%升汞溶液、无菌水、配方为MS+6-BA5.0mg/L的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KT1.0mg/L的芽增殖培养基和配方为1/2MS+蔗糖20g/L生根培养基,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有23-27℃恒温环境、光照时间8-10小时条件和光照度1000-1500Lux环境。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如下:步骤一:选择处理以及用含70%的酒精溶液和0.1%升汞溶液预处理通过人工挑选的方式对样本的腋芽茎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步骤有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丛芽生长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材料有超净台、70%的酒精溶液、0.1%升汞溶液、无菌水、配方为MS+6-BA5.0mg/L的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KT1.0mg/L的芽增殖培养基和配方为1/2MS+蔗糖20g/L生根培养基,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有23-27℃恒温环境、光照时间8-10小时条件和光照度1000-1500Lux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步骤有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丛芽生长培养基配方和生根培养基,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材料有超净台、70%的酒精溶液、0.1%升汞溶液、无菌水、配方为MS+6-BA5.0mg/L的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KT1.0mg/L的芽增殖培养基和配方为1/2MS+蔗糖20g/L生根培养基,所述该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有23-27℃恒温环境、光照时间8-10小时条件和光照度1000-1500Lux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如下:
步骤一:选择处理以及用含70%的酒精溶液和0.1%升汞溶液预处理
通过人工挑选的方式对样本的腋芽茎段的生长情况,外部特征以及是否为健康无虫害的腋芽茎段进挑选,将挑选出的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先用清洁的自来水清洗外植体表面的泥土,再用洗洁精对外植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然后在超净台上,用70%的酒精溶液消毒30秒钟,再浸入0.1%升汞溶液2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次,而后使用切片刀将外植体切成0.5厘米的小段,获得的小段外植体原料备用;
步骤二:诱导出芽
将步骤一中处理好的小段外植体接种于配方为MS+6-BA5.0mg/L的芽诱导培养基中,在23-27℃、光照时间8-10小时和光照度1000-1500Lux的条件下将外植体进行培养20天左右,此时外植体便会出小芽,在此培养基上继代1-2次,得到出芽外植体备用;
步骤三:切除叶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刘伟清郭建章黎宗浩俞冠江崔小丽尤小婷曹新玥黄瑞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