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8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及车辆,属于车辆车门锁具领域。该自动锁包括:固定底板,固定于门洞骨架的立柱上;驱动组件,设置于固定底板的顶端,包括可沿竖向移动的活塞杆;活动基座,其内部设有异形孔且设置于驱动组件的底部,异形孔包括均竖直部和渐变部,竖直部的顶端贯穿活动基座的顶部,渐变部的横向尺寸向下逐渐增大、顶端与竖直部的底端连通,底部设有朝向客车内摆乘客门的开口;锁杆,设置成通过开口可伸出地设置于异形孔内,锁杆伸入异形孔内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活塞杆;活塞杆配置成受控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带动锁杆解锁或锁止客车内摆乘客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锁及车辆能够实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自动开启和锁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车门锁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行业内摆乘客门使用的锁具通过安装在门板上的锁芯由机械钥匙带动锁杆在锁孔内伸入、缩回实现锁止、开启,该过程仅可通过手动操作。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推广,诸如电子钥匙、无钥匙进入、无人驾驶等技术在客车产品上应用,手动锁止/开启的乘客门锁机构已在制约整车自动化程度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开启和锁止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保留手动解锁和锁止功能,以应对无法自动解锁的异常情况。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的车辆。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包括:固定底板,固定于车辆的内摆乘客门门洞骨架的立柱上;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且包括沿竖向延伸的活塞杆;活动基座,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部,所述活动基座的内部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竖直部和渐变部,所述竖直部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动基座的顶部,所述渐变部的横向尺寸从上往下逐渐增大,且所述渐变部的顶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底端连通,所述渐变部的底部设有朝向车辆的客车内摆乘客门的开口;锁杆,设置成通过所述开口可伸出地设置于所述异形孔内,所述锁杆伸入所述异形孔内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配置成受控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在其下移至第一位置时带动所述锁杆枢转至阻挡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状态从而锁止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在其上移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锁杆枢转至不遮挡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状态从而解锁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可选地,所述异形孔的所述渐变部的底面设置为水平,且所述活塞杆配置成在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锁杆处于与所述底面贴合的水平状态。可选地,所述异形孔的所述开口的底部贯通所述活动基座的底部和面向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侧部,且所述开口远离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侧壁沿竖向布置并与所述底面通过圆角过渡连接。可选地,所述异形孔的所述竖直部的顶端设有一收缩口,所述收缩口的横向尺寸沿竖向向上的方向逐渐减小,以限制所述锁杆的上移动极限位置。可选地,所述活动基座包括:固定连接的滑块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设有所述异形孔。可选地,所述固定底板背向所述内摆乘客门门洞骨架的一侧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燕尾形滑道;且所述滑块面向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燕尾形滑道配合连接的燕尾形凸起。可选地,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还包括:钥匙;和锁芯,其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所述钥匙的钥匙孔,另一端设有齿轮;所述固定底板位于所述燕尾形滑道横向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锁芯的锁芯孔;所述滑块靠近所述锁芯孔的一侧设有沿纵向延伸且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以通过转动所述钥匙来控制所述滑块的升降,进而手动解锁或锁止所述自动锁。可选地,所述燕尾形滑道的顶端设有沿横向延伸且凸起的堵头,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上移极限位置。可选地,所述固定底板设有锁芯孔的一侧设有凸起且沿纵向延伸凸块,所述凸块面向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导向块面向所述凸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条。特别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内摆乘客门门洞骨架、客车内摆乘客门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开启和锁止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的活塞杆的移动,进而控制锁杆是否阻挡客车内摆乘客门,从而实现对客车内摆乘客门的自动锁止和解锁。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保留了手动解锁和锁止的功能,能够应对无法自动解锁或锁止的异常情况。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的活动基座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的锁杆移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的活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的固定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的固定底板、滑块、钥匙和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100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100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100的活动基座3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100包括固定底板10、驱动组件20、活动基座30和锁杆50。固定底板10固定于车辆的内摆乘客门门洞骨架的立柱200上。驱动组件20设置于固定底板10的顶端,且包括沿竖向延伸的活塞杆21。可选地,驱动组件20还包括气缸、电机或电磁吸合等动力源,用于为活塞杆21提供竖向移动的驱动力。活动基座30设置于驱动组件20的底部,活动基座30的内部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异形孔321。如图3所示,异形孔321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竖直部301和渐变部302,竖直部301的顶端贯穿活动基座30的顶部,渐变部302的横向尺寸从上往下逐渐增大,渐变部302的底部设有朝向车辆的客车内摆乘客门300的开口303。锁杆50设置成通过开口303可伸出地设置于异形孔321内,锁杆50伸入异形孔321内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活塞杆21,例如通过销连接。活塞杆21配置成受控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在其下移至第一位置时带动锁杆50枢转至阻挡客车内摆乘客门300的状态(参见图2),从而锁止客车内摆乘客门300,在活塞杆21上移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锁杆50枢转至不遮挡客车内摆乘客门300(参见图1)的状态,从而解锁客车内摆乘客门30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开启和锁止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100,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20的活塞杆21的移动,进而控制锁杆50是否阻挡客车内摆乘客门300,从而实现对客车内摆乘客门300的自动锁止和解锁。如图1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100还包括连接件40,设置于活塞杆21与锁杆50之间,连接件40的上端与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底板,固定于车辆的内摆乘客门门洞骨架的立柱上;/n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且包括竖向延伸的活塞杆;/n活动基座,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部,所述活动基座的内部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竖直部和渐变部,所述竖直部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动基座的顶部,所述渐变部的横向尺寸从上往下逐渐增大,所述渐变部的底部设有朝向车辆的客车内摆乘客门的开口;/n锁杆,设置成通过所述开口可伸出地设置于所述异形孔内,所述锁杆伸入所述异形孔内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活塞杆;其中,/n所述活塞杆配置成受控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在其下移至第一位置时带动所述锁杆枢转至阻挡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状态从而锁止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在其上移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锁杆枢转至不遮挡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状态从而解锁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底板,固定于车辆的内摆乘客门门洞骨架的立柱上;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且包括竖向延伸的活塞杆;
活动基座,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部,所述活动基座的内部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竖直部和渐变部,所述竖直部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动基座的顶部,所述渐变部的横向尺寸从上往下逐渐增大,所述渐变部的底部设有朝向车辆的客车内摆乘客门的开口;
锁杆,设置成通过所述开口可伸出地设置于所述异形孔内,所述锁杆伸入所述异形孔内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活塞杆;其中,
所述活塞杆配置成受控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在其下移至第一位置时带动所述锁杆枢转至阻挡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状态从而锁止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在其上移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锁杆枢转至不遮挡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状态从而解锁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形孔的所述渐变部的底面设置为水平,且所述活塞杆配置成在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锁杆处于与所述底面贴合的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形孔的所述开口的底部贯通所述活动基座的底部和面向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侧部,且所述开口远离所述客车内摆乘客门的侧壁沿竖向布置并与所述底面通过圆角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内摆乘客门自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形孔的所述竖直部的顶端设有一收缩口,所述收缩口的横向尺寸沿竖向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力陈芳芳张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