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20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设置在下支架的上端,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热压气缸,所述热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上模热压块,所述上模热压块与升降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散热柱相连接,所述散热柱上套装有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通过设置无杆气缸、升降板和散热铜片等,达到了提高补强胶接缝热压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解决了目前客户端大多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对布进行接缝,此种胶只能做成片状,由于需要裁切所以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补强胶接缝
,具体为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客户端大多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对布进行接缝,此种胶只能做成片状,由于需要裁切所以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接缝出的产品品质达不到客户的要求,鉴于目前的情况我们开发一款半自动补强接缝热压机,有人工将布两头对接后精准的定位在载具上并将补强胶定位在接缝处;定位好后按下启动按钮,移动平台移动到设备内部,进行对产品均匀的加热并对产品施加压力使其黏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设置在下支架的上端,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热压气缸,所述热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上模热压块,所述上模热压块与升降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散热柱相连接,所述散热柱上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模热压块的上端面和升降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位于上模热压块的下方,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与移动平台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铜片,所述散热铜片设置在升降板的上端面上。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四角分布的导向杆,所述上支架上对应导向杆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杆插接在导向柱内部。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滚轮。优选的,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位于导轨的前侧,所述下支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气源处理器。优选的,所述上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三色报警灯,所述上支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温控器和触摸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通过热压气缸带动升降板下压,通过上模热压块对补强胶进行加热并对其施加压力将其与布料紧紧贴合,提高补强胶的热压效果,布料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通过无杆气缸带动沿着导轨进行移动,移动至上模热压块下方,进行热压接缝,散热铜片配合散热柱进行导热,提高散热效果,导向杆和导向柱配合,对升降板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提高热压精度,通过滚轮将布料撑开,使其不会产生褶皱。本技术为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通过设置无杆气缸、升降板和散热铜片等,达到了提高补强胶接缝热压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解决了目前客户端大多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对布进行接缝,此种胶只能做成片状,由于需要裁切所以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中下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中上模热压块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三色报警灯,2-上支架,3-气源处理器,4-温控器,5-触摸屏,6-下支架,7-启动按钮,8-移动平台,9-导向杆,10-热压气缸,11-上模热压块,12-缓冲弹簧,13-无杆气缸,14-散热柱,15-滚轮,16-导向柱,17-升降板,18-导轨,19-散热铜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包括上支架2和下支架6,所述上支架2设置在下支架6的上端,所述上支架2上设置有若干个热压气缸10,所述热压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的下方设置有上模热压块11,所述上模热压块11与升降板17之间通过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散热柱14相连接,所述散热柱14上套装有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上模热压块11的上端面和升降板1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导轨18,所述导轨18上设置有移动平台8,所述移动平台8位于上模热压块11的下方,所述导轨18上设置有无杆气缸13,所述无杆气缸13与移动平台8相连接。通过热压气缸10带动升降板17下压,通过上模热压块11对补强胶进行加热并对其施加压力将其与布料紧紧贴合,提高补强胶的热压效果,布料设置在移动平台8上,移动平台8通过无杆气缸13带动沿着导轨18进行移动,移动至上模热压块11下方,进行热压接缝。所述散热柱1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铜片19,所述散热铜片19设置在升降板17的上端面上。散热铜片19配合散热柱14进行导热,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升降板17的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四角分布的导向杆9,所述上支架2上对应导向杆9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柱16,所述导向杆9插接在导向柱16内部。导向杆9和导向柱16配合,对升降板17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提高热压精度。所述移动平台8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滚轮15。通过滚轮15将布料撑开,使其不会产生褶皱。所述下支架6上设置有启动按钮7,所述启动按钮7位于导轨18的前侧,所述下支架6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气源处理器3。所述上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三色报警灯1,所述上支架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温控器4和触摸屏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包括上支架(2)和下支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设置在下支架(6)的上端,所述上支架(2)上设置有若干个热压气缸(10),所述热压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的下方设置有上模热压块(11),所述上模热压块(11)与升降板(17)之间通过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散热柱(14)相连接,所述散热柱(14)上套装有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上模热压块(11)的上端面和升降板(1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导轨(18),所述导轨(18)上设置有移动平台(8),所述移动平台(8)位于上模热压块(11)的下方,所述导轨(18)上设置有无杆气缸(13),所述无杆气缸(13)与移动平台(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包括上支架(2)和下支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设置在下支架(6)的上端,所述上支架(2)上设置有若干个热压气缸(10),所述热压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的下方设置有上模热压块(11),所述上模热压块(11)与升降板(17)之间通过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散热柱(14)相连接,所述散热柱(14)上套装有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上模热压块(11)的上端面和升降板(1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导轨(18),所述导轨(18)上设置有移动平台(8),所述移动平台(8)位于上模热压块(11)的下方,所述导轨(18)上设置有无杆气缸(13),所述无杆气缸(13)与移动平台(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胶接缝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柱(1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铜片(1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延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汇之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