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灌装机本体,所述输送带远离灌装机本体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上设有与油桶相适配的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油桶输送稳定,减轻人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灌装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根据用途在基础油中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充分搅拌调和,调和完成后先进行过滤除杂,然后进行灌装。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25965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用称重式灌装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灌装机本体,灌装机本体下端正面连接有称重台,称重台两端均连接有输送辊道,称重台上沿油桶输送方向对称开设有两组凹槽,凹槽内设有升降挡板,升降挡板包括下部的矩形连接板和上部的与油桶相适配的弧形限位板,矩形连接板与凹槽内壁铰接,弧形限位板背面铰接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凹槽底部铰接,油桶输送至称重台上,位于输送方向前端的升降挡板先行升起,阻挡油桶继续向前,位于输送方向后端的升降挡板随后升起,两组升降挡板升起后对油桶对正调整,保证油桶位置准确,省去人工对正的繁琐,提高工作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油桶在辊道上进行输送时,存在油桶倾倒的风险,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扶着油桶向前输送,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具有油桶输送稳定,减轻人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灌装机本体,所述输送带远离灌装机本体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上设有与油桶相适配的夹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空油桶放置在输送带传输前端,夹持组件将空油桶夹住,输送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及油桶沿输送带运输方向移动,将油桶输送至灌装机本体正对处进行灌装;灌装完成后,继续向前输送至输送带终端,夹持组件松开油桶,工作人员将灌装完成的油桶搬离输送带,完成灌装。油桶在输送带上输送过程中,夹持组件夹住油桶,不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扶持,既减轻了人力的投入,又达到了防止油桶倾倒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沿输送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沿输送带传送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支架沿滑槽滑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支架沿滑槽往复滑动,夹持组件夹持空油桶,沿输送带由输送前端输送至灌装机本体处进行灌装,然后将装满润滑油的油桶输送至输送后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中间位置的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架上水平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复电机启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拨动齿条水平滑动,进而带动支架沿滑槽往复滑移,完成油桶沿输送带的输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U型槽,所述支架的上端与U型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能够避免支架在滑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使支架沿滑槽滑移过程中更平稳,油桶输送更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组件连接在支架靠近输送带的一侧,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两个与油桶相适配的弧形夹爪,所述弧形夹爪转动连接在支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气缸的伸缩杆伸长状态下,两个弧形夹爪张开,直径大于油桶直径,空油桶放置在输送带前端,弧形夹爪对准油桶后,夹紧气缸的伸缩杆收缩,两个弧形夹爪夹住油桶;启动往复电机,驱动支架沿输送带滑移,将油桶输送至正对灌装机本体,开始灌装;灌装结束后,往复电机驱动支架将装满润滑油的油桶输送至输送带末端,夹紧气缸的伸缩杆伸长,弧形夹爪松开油桶;往复电机带动支架输送至输送带前端,继续夹持空油桶进行灌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组件设有上下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夹持组件能够更牢固地夹住油桶,使油桶在输送过程中更平稳,有效防止油桶倾倒。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灌装机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输送带长度方向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气缸能够对油桶灌装时进行定位,使灌装定位更精确,防止灌装时润滑油因定位不准洒出来,避免浪费与污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灌装机本体下端正面连接有称重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称重台能够在灌装过程中显示润滑油的灌装量,灌装与称重同时进行,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工作人员将空油桶放置在输送带传输前端,夹持组件将空油桶夹住,输送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及油桶沿输送带运输方向移动,将油桶输送至灌装机本体正对处进行灌装;灌装完成后,继续向前输送至输送带终端,夹持组件松开油桶,工作人员将灌装完成的油桶搬离输送带,完成灌装。油桶在输送带上输送过程中,夹持组件夹住油桶,不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扶持,既减轻了人力的投入,又达到了防止油桶倾倒的效果;2.夹紧气缸的伸缩杆伸长状态下,两个弧形夹爪张开,直径大于油桶直径,空油桶放置在输送带前端,弧形夹爪对准油桶后,夹紧气缸的伸缩杆收缩,两个弧形夹爪夹住油桶;启动往复电机,驱动支架沿输送带滑移,将油桶输送至正对灌装机本体,开始灌装;灌装结束后,往复电机驱动支架将装满润滑油的油桶输送至输送带末端,夹紧气缸的伸缩杆伸长,弧形夹爪松开油桶;往复电机带动支架输送至输送带前端,继续夹持空油桶进行灌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带;2、灌装机本体;3、称重台;4、输送组件;41、底板;42、滑槽;43、支架;44、滚轮;5、驱动组件;51、往复电机;52、齿轮;53、齿条;6、夹持组件;61、支撑块;62、夹紧气缸;63、弧形夹爪;7、支撑架;71、U型槽;8、定位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的一侧设有灌装机本体2,灌装机本体2正对的输送带1上设有称重台3;输送带1远离灌装机本体2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4,输送组件4上设有与油桶相适配的夹持组件6。夹持组件6将空油桶夹住,输送组件4带动夹持组件6及油桶沿输送带1运输方向移动,将油桶输送至灌装机本体2正对处进行灌装,灌装的同时显示润滑油的灌装量;灌装到规定重量后,继续向前输送至输送带1终端,夹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包括输送带(1),所述输送带(1)的一侧设有灌装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远离灌装机本体(2)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4),所述输送组件(4)上设有与油桶相适配的夹持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包括输送带(1),所述输送带(1)的一侧设有灌装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远离灌装机本体(2)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4),所述输送组件(4)上设有与油桶相适配的夹持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4)包括沿输送带(1)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板(41),所述底板(41)上沿输送带(1)传送方向开设有滑槽(42),所述滑槽(42)内滑动连接有支架(43),所述支架(43)的底部连接有滚轮(44),所述滚轮(44)与滑槽(42)滑动连接;所述底板(41)上设有驱动支架(43)沿滑槽(42)滑动的驱动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41)上中间位置的往复电机(51),所述往复电机(51)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52),所述支架(43)上水平设有与齿轮(52)啮合的齿条(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准灌装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菁潞,孙石昆,孙田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澳博论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