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盖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88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4
本公开涉及一种雨刷盖板及车辆,所述雨刷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和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1)的排水块(2);所述盖板本体(1)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块(2)具有与所述排水孔连通的通孔(21);所述排水块(2)形成有从所述通孔(21)的孔壁向内凹入的多个弹性遮挡件(22),多个所述弹性遮挡件(22)沿所述通孔(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遮挡件(22)之间形成有缝隙(23),所述弹性遮挡件(22)构造为能够被所述通孔中的水推动变形而使所述缝隙(23)增大。该雨刷盖板能够使得自身的排水量可调节,保证自身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刷盖板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装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雨刷盖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雨刷盖板设置在前风挡玻璃、发动机舱盖和翼子板之间,在下雨时或车辆进行清洗时,水会沿前风挡玻璃向下流,经雨刷盖板上的排水结构流出,由于雨刷盖板上还设置有通风格栅,该通风格栅区域设有雨刷系统和空调进风口等部件,因此,需要保证水的及时流出,避免水漫过最高点后进入发动机舱内部。相关技术中,排水结构为在雨刷盖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然而排水量难于调节,存在排水不及时的风险,且导致排水孔因安全需要尺寸会较大或者数量较多,不利于保证雨刷盖板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刷盖板,该雨刷盖板能够使得自身的排水量可调节,保证自身的结构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雨刷盖板,所述雨刷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的排水块;所述盖板本体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块具有与所述排水孔连通的通孔;所述排水块形成有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向内凹入的多个弹性遮挡件,多个所述弹性遮挡件沿所述通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遮挡件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弹性遮挡件构造为能够被所述通孔中的水推动变形而使所述缝隙增大。可选地,所述弹性遮挡件包括互成角度的两个平面,两个所述平面具有共同的边线,所述边线从所述通孔的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靠近轴线地倾斜延伸。可选地,所述弹性遮挡件的数量为四个且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布置以形成四个所述缝隙,四个所述缝隙彼此连通以构造为十字形。可选地,所述排水块与所述盖板本体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排水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盖板本体。可选地,所述排水块的上部构造为工字形结构,并包括上卡止部、中间部以及下卡止部,所述排水块从一个方向穿过所述排水孔并将所述盖板本体卡接在所述上卡止部和所述下卡止部之间。可选地,所述排水孔形成为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的阶梯孔,所述上卡止部形状配合地容纳在所述大径段中,且所述上卡止部的顶面与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面平齐。可选地,所述下卡止部的顶面形成为从上到下直径渐增的锥面。可选地,所述排水块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盖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雨刷盖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雨刷盖板中,盖板本体上的排水孔与排水块的通孔连通,从而经雨刷盖板排出的水能够通过排水孔以及通孔排出,其中,通孔内相邻两个弹性遮挡件之间形成的缝隙能够使水流出排水块,在需要排出的水量较小时,水形成的冲击力小于弹性遮挡件自身抵抗变形的阻力,从而水能够从初始尺寸的缝隙排出;在需要排出的水量较大时,即水形成的冲击力大于弹性遮挡件自身抵抗变形的阻力,弹性遮挡件被水推动变形以使缝隙增大,从而使得通孔的排水量随之增大,进而在需要排出的水量较大时水也能够及时通过排水块排出,避免水排出不及时而漫入发动机舱内部;在需要排除的水量逐渐减小时,由于冲击力的减小而使弹性遮挡件能够逐渐复位,缝隙逐渐减小,从而实现排水块的排水量可以根据水量的大小适应变化,实现雨刷盖板自身排水量的可调节,同时由于缝隙的尺寸可以随水量变化,因此不需要在盖板本体上开设多个辅助排水的排水通孔,从而也保证了雨刷盖板自身的结构强度。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雨刷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雨刷盖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排水块处于仰视状态且弹性遮挡件未向外折叠;图3是图2中排水块与盖板本体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雨刷盖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排水块处于仰视状态且弹性遮挡件向外折叠;图5是图4中排水块与盖板本体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块与盖板本体的装配示意图,其中,弹性遮挡件未向外折叠;图7是图6中排水块与盖板本体的另一状态的装配示意图,其中,弹性遮挡件向外折叠;图8是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块与盖板本体处于装配状态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盖板本体,11-阶梯孔,2-排水块,21-通孔,22-弹性遮挡件,221-平面,222-边线,23-缝隙,241-上卡止部,242-下卡止部,2421-锥面,3-避让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基于车辆定义的,具体地,以车顶的一侧为上,车底的一侧为下,“内、外”是指各零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和外,“上游、下游”是基于水流动的先后顺序定义的。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雨刷盖板,参考图1至图8中所示,雨刷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和向下凸出于盖板本体1的排水块2;盖板本体1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块2具有与排水孔连通的通孔21;排水块2形成有从通孔21的孔壁向内凹入的多个弹性遮挡件22,多个弹性遮挡件22沿通孔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弹性遮挡件22之间形成有缝隙23,弹性遮挡件22构造为能够被通孔中的水推动变形而使缝隙23增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雨刷盖板中,盖板本体1上的排水孔与排水块2的通孔21连通,从而经雨刷盖板排出的水能够通过排水孔以及通孔21排出,其中,通孔21内相邻两个弹性遮挡件22之间形成的缝隙23能够使水流出排水块2,在需要排出的水量较小时,水形成的冲击力小于弹性遮挡件22自身抵抗变形的阻力,从而水能够从初始尺寸的缝隙23排出;在水量达到一定值时,即水形成的冲击力大于弹性遮挡件22自身抵抗变形的阻力,弹性遮挡件22被水推动变形以使缝隙23增大,从而使得通孔21的排水量随之增大,进而在需要排出的水量较大时水也能够及时通过排水块2排出,避免水排出不及时而漫入发动机舱内部;在需要排除的水量逐渐减小时,由于冲击力的减小而使弹性遮挡件22能够逐渐复位,缝隙23逐渐减小,从而实现排水块2的排水量可以根据水量的大小适应变化,实现雨刷盖板自身排水量的可调节,同时由于缝隙23的尺寸可以随水量变化,因此不需要在盖板本体1上开设多个辅助的排水通孔,从而也保证了雨刷盖板自身的结构强度,此外,弹性遮挡件22还可以遮挡雨刷盖板下面的钣金,避免外部杂物通过排水块2进入雨刷盖板的下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遮挡件22在水量形成的冲击力小于自身抵抗变形的阻力时,上述的缝隙23的尺寸始终不变,使得在水量较小时,本公开的排水块2也能够进行排水;在水量逐渐减小时,弹性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刷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和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1)的排水块(2);所述盖板本体(1)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块(2)具有与所述排水孔连通的通孔(21);所述排水块(2)形成有从所述通孔(21)的孔壁向内凹入的多个弹性遮挡件(22),多个所述弹性遮挡件(22)沿所述通孔(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遮挡件(22)之间形成有缝隙(23),所述弹性遮挡件(22)构造为能够被所述通孔(21)中的水推动变形而使所述缝隙(23)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刷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和向下凸出于所述盖板本体(1)的排水块(2);所述盖板本体(1)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块(2)具有与所述排水孔连通的通孔(21);所述排水块(2)形成有从所述通孔(21)的孔壁向内凹入的多个弹性遮挡件(22),多个所述弹性遮挡件(22)沿所述通孔(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遮挡件(22)之间形成有缝隙(23),所述弹性遮挡件(22)构造为能够被所述通孔(21)中的水推动变形而使所述缝隙(23)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遮挡件(22)包括互成角度的两个平面(221),两个所述平面(221)具有共同的边线(222),所述边线(222)从所述通孔(21)的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靠近轴线地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遮挡件(22)的数量为四个且沿所述通孔(21)的周向布置以形成四个所述缝隙(23),四个所述缝隙(23)彼此连通以构造为十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块(2)与所述盖板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茜牛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