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对退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60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9
一种轮对退轮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车轮定位机构,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车轴固定机构、车轮支撑座。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车轮支承板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和车轮支承板之间的立柱;轮对呈竖直状态置于所述主体框架中,上端车轮置于所述车轮支承板上。所述车轮定位机构设在所述车轮支承板上,所述车轴固定机构位于车轮支承板的下底面。所述车轮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本轮对退轮装置采用立式退轮方式,即将轮对竖直放入退轮装置,使车轮内侧轮辋面置于车轮支承板上,并依靠车轮定位机构进行定位支撑,在轮轴间注入高压油依靠轴向力实现车轴自然掉落一定行程。为保护车轴防止车轴侧翻,在车轮支承板上装有车轴固定机构将车轴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对退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对拆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对退轮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车辆轮对由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一根车轴上所组成。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零部件。由于轴承和车轮都是运动件,运行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而车轴是不动件,仍可继续使用,寿命比轴承和车轮长,因此在轮对压装质量不合格或驱动单元进行检修时,需要将车轮进行拆卸。轴承与车轮为过盈配合,车轮退卸一般在卧式退轮机上进行,卧式退轮机需要将轮对横向放置于退卸装置内,容易出现车轴与液压缸不同轴而出现轮轴拉伤、车轴端面墩粗等质量不良现象,且易因重力产生弯矩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轮对退轮装置,该轮对退轮装置在轮轴拆卸过程中受力状态较好,不会因重力产生弯矩的不利影响,拆卸后轮轴无划伤及端面墩粗等不良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对退轮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车轮定位机构,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对退轮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轮定位机构(4)、车轴固定机构、车轮支撑座(7);/n所述主体框架,设置为用于容纳和固定处于竖直状态下的轮对,包括底座(1)、车轮支承板(2)以及连接所述底座(1)和车轮支承板(2)之间的立柱(3);上端车轮置于所述车轮支承板(2)上;/n所述车轮定位机构设在所述车轮支承板(2)上;/n所述车轴固定机构位于车轮支承板(2)的下底面;/n所述车轮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对退轮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轮定位机构(4)、车轴固定机构、车轮支撑座(7);
所述主体框架,设置为用于容纳和固定处于竖直状态下的轮对,包括底座(1)、车轮支承板(2)以及连接所述底座(1)和车轮支承板(2)之间的立柱(3);上端车轮置于所述车轮支承板(2)上;
所述车轮定位机构设在所述车轮支承板(2)上;
所述车轴固定机构位于车轮支承板(2)的下底面;
所述车轮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退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定位机构(4)包括轮缘限位座(401)、车轮压铁装置,所述车轮压铁装置包括压铁底座(402)、压铁板(403)、压铁螺杆(404),所述压铁板(403)与压铁底座(40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压铁板(403)的一端压在车轮轮缘上,另一端与所述压铁螺杆(4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退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压铁装置至少有2个,且相对于所述轮缘限位座(401)和/或车轮轮心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退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固定机构为可闭合的卡环结构(5),包括位于车轮支承板(2)下底面的可转动的卡环,且卡环闭合时可与车轮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浒兰雄任富明易培芳王雪芳禹洲刘名涛李勇程林华林禄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