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55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两第一滑槽,两第一滑槽内分别滑动有两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相邻两立柱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杆,立柱的顶端共同滑动连接有承载框,承载框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槽壁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第二滑槽内分别滑动有两第二滑块,两第二滑块分别与双向螺杆螺纹配合;其具有通过设置能在平行与工作平台平面内运动的承载框,并通过两第二滑块对板料进行夹紧,钻头贯穿板料后废料从板料下方直接落下,从而不会影响下次固定板料的平整度,因而工作人员不必每次清理后对工作平台进行清扫,提升了加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参照图6,现有的钻床一般包括工作台(10)和主轴箱(20),钻头位于主轴箱的下方并由主轴箱驱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钻床在对板料进行通孔加工时,板料直接放置在工作平台上,当钻头穿过板料后废屑会落在工作平台上,工作人员在每次加工后均需要对工作平台进行清理,否自废屑对板料与工作平台表面的平行度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孔轴线与板料的垂直度,然而,每次加工后对工作台表面清理费时费力,影响加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两第一滑槽,两所述第一滑槽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工作平台的一个侧边,两所述第一滑槽内分别滑动有两个第一滑块,各个所述第一滑块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立柱,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杆,四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共同滑动连接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包括四根结构杆,四根所述结构杆首位依次相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承载框与各个立柱顶端的滑动方向垂直与各个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所述承载框上相对的两结构杆顶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长度方向两端的槽壁上共同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第二滑槽内分别滑动有两第二滑块,两所述第二滑块顶端分别伸出第二滑槽且分别与双向螺杆两端旋向相反的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转动两双向螺杆,从而使两第二滑块向相互靠近或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并与板料相背的两侧抵紧,从而实现了对板料的夹紧,夹紧时,两第二滑块的侧壁应该分别与被加工板件的侧壁平齐抵紧,从而提升板料与工作平台的平行程度,对板料进行夹紧后,工作人员可手动推动承载框,并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及立柱与承载框的滑动配合,实现了承载框带动板料在平行与工作平台的平面内运动,从而调整了板料的钻孔位置,实现了上料,下料时,工作人员转动双向螺杆,使两第二滑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放松对板料的夹持,工作人员将板料取走完成下料,由于板料钻孔位置下方空置,当钻头穿过板料后,废屑直接向下掉落,不会积存在装置用于定位板料的工作面上,影响下次板料上料时的平整度,从而使工作人员不必每次钻孔加工后对工作台进行清理,提升了加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所述第二滑槽内的两第二滑块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侧壁平行与工作台表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承载板,工作人员对进行上位时,将板料放置到承载板上,更容易使板料处于与工作平台平行的状态,进一步提升了板料于工作平台表面的平行程度,提升了钻孔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框的两平行结构杆相对的侧壁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两支撑杆,两支撑杆顶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与承载板顶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块,两支撑块在钻床对板料进行打孔的过程中支撑在板料下方位于钻孔位置的两侧,从而减少由于板料自身强度不足,在打孔时由于钻头的下压力造成板料变形而影响钻孔质量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所述第二滑槽内的两第二滑块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导向柱相适配,所述压板上设有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竖直向下延伸并与连接板螺纹配合,所述压板位于两第二滑块相对一侧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竖向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板料放置到承载框上,并通过两第二滑块对板料两侧进行夹紧后,转动压紧螺钉,使压板向靠近连接板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竖向压块向下运动对板料表面进行压紧,实现了对板料纵向的压紧,减少板料在钻头推进和退刀的过程中造成板料沿竖直方向窜动,造成钻孔精度下降甚至使钻头折断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压块的底壁上均设有软质衬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软质衬垫,减少了竖向压块在夹紧板料表面时,在板料表面产生划痕,影响板料表面光洁度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直角量尺,所述直角量尺的两尺边分别平行与工作台相邻的两侧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直角量尺,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承载框从而对板料位置进行改变时,可参考直角量尺的刻度快速对板料进行定位,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立柱共同连接有一个底板,所述底板上放置有废屑收纳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板,并在底板下方放置废屑收纳盒,使废屑收纳盒随底板一起跟随第一滑块运动,当钻头钻通板料时,通过废屑收纳盒即使的承接废屑并对废屑进行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顶壁高于底板的顶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限制收纳盒的位置,减少在承载框运动的过程中造成收纳盒的偏移盒掉落,使内部废屑洒出造成麻烦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能在平行与工作平台平面内运动的承载框,承载框中空设置并通过两第二滑块对板料进行夹紧,钻头贯穿板料后废料从板料下方直接落下,不会积存在装置用于定位板料的工作平面处,从而不会影响下次固定板料的平整度,因而工作人员不必每次清理后对工作平台进行清扫,提升了加工效率;2.通过设置滑动的支撑杆和支撑块,当钻头对板料进行钻孔前,工作人员挪动支撑杆从而调节支撑块位置,使支撑块位于板料下侧且位于钻头钻孔位置的两侧,使支撑块对板料底面进行支撑,减少钻孔时被加工板料发生形变的可能性;3.通过竖向压块,工作人员通过两第二滑块对板料进行夹紧后,通过竖向压块压紧板料,减少板料在钻孔过程中沿竖直方向窜动影响钻孔质量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工作平台上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仰角视角的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立柱与承载框底面的滑动连接。图6是用于体现
技术介绍
钻床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工作平台;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立柱;131、连杆;2、承载框;21、结构杆;22、第二滑槽;221、双向螺杆;222、第二滑块;2221、承载板;23、支撑杆;231、支撑块;3、导向柱;31、压板;312、压紧螺钉;313、竖向压块;3131、软质衬垫;314、连接板;4、直角量尺;5、底板;51、废屑收纳盒;52、限位板;10、工作台;20、主轴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开设有两第一滑槽(11),两所述第一滑槽(11)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工作平台(1)的一个侧边,两所述第一滑槽(11)内分别滑动有两个第一滑块(12),各个所述第一滑块(12)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立柱(13),相邻两所述立柱(13)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杆(131),四个所述立柱(13)的顶端共同滑动连接有承载框(2),所述承载框(2)包括四根结构杆(21),四根所述结构杆(21)首位依次相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承载框(2)与各个立柱(13)顶端的滑动方向垂直与各个第一滑槽(11)的延伸方向,所述承载框(2)上相对的两结构杆(21)顶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长度方向两端的槽壁上共同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21),所述第二滑槽(22)内分别滑动有两第二滑块(222),两所述第二滑块(222)顶端分别伸出第二滑槽(22)且分别与双向螺杆(221)两端旋向相反的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开设有两第一滑槽(11),两所述第一滑槽(11)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工作平台(1)的一个侧边,两所述第一滑槽(11)内分别滑动有两个第一滑块(12),各个所述第一滑块(12)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立柱(13),相邻两所述立柱(13)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杆(131),四个所述立柱(13)的顶端共同滑动连接有承载框(2),所述承载框(2)包括四根结构杆(21),四根所述结构杆(21)首位依次相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承载框(2)与各个立柱(13)顶端的滑动方向垂直与各个第一滑槽(11)的延伸方向,所述承载框(2)上相对的两结构杆(21)顶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长度方向两端的槽壁上共同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21),所述第二滑槽(22)内分别滑动有两第二滑块(222),两所述第二滑块(222)顶端分别伸出第二滑槽(22)且分别与双向螺杆(221)两端旋向相反的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二滑槽(22)内的两第二滑块(22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221),所述承载板(2221)上侧壁平行与工作台表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废屑排出的钻床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2)的两平行结构杆(21)相对的侧壁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两支撑杆(23),两支撑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端木家国谢梦婷罗道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聪源仓储货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