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国豪专利>正文

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29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包括排渣座、排渣辊、过滤座、出液座和电机,排渣座包括排渣槽和排渣槽底,排渣槽位于排渣座两侧,排渣槽底上设有第一滤孔,内部安装有排渣辊,排渣辊通过大皮带轮和电机皮带连接,由电机可以带动排渣辊转动排渣,松脂液从进料斗的进料口进入排渣座,通过转动的排渣辊分离出松脂液中的杂质,松脂液从排渣槽底的第一滤孔内流入到过滤座中,在过滤座中通过第二滤孔进一步过滤出松脂液中的杂质,过滤后的松脂液进入到出液座中,由出液座的出液口流入到下道工序中,从排渣座产生的松脂杂质,通过排渣辊排到排渣座两侧的排渣槽内,可手工从排渣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松脂液排渣方便,便于松香生产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脂除渣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产化工松香生产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松脂除渣装置。
技术介绍
在松香的生产过程中,从松树割下来的松脂作为原料,割脂的过程中,会夹杂松叶、树皮等杂质,因此,松脂通过添加少量的松节油在溶解釜中进行溶解后,需要对产生的松脂液进行松脂除渣,去除松脂中的松叶、树皮等杂质。现有技术的松脂除渣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过滤网过滤,过滤的过程中,由于松脂渣很容易堆积在过滤网上,处理松脂渣的过程中需要将过滤网取出,不便于松香生产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包括排渣座、排渣辊、过滤座、出液座和电机,所述的排渣座包括排渣槽和排渣槽底,排渣槽位于排渣座两侧,所述的排渣槽底,其形状半圆形,其上设有第一滤孔,内部安装有排渣辊,所述的排渣辊,通过辊轴连接在所述的排渣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辊轴上连有大皮带轮,所述的电机,其输出轴连有小皮带轮,且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由电机可以带动排渣辊转动,所述的排渣座,其前端还设置有上板,上板安装有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其下部进料口深入到排渣座内,所述的排渣座下方连接有过滤座,所述的过滤座,其下方还具有出液座,出液座上设有出液口。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渣槽底和排渣槽之间还具有斜边连接,且斜边从排渣槽往下倾斜到排渣槽底的半圆形边缘处,排渣槽底和排渣槽的斜边连接,方便排渣辊产生的松脂渣进入到排渣槽的过程中将松脂渣夹带的松脂液通过斜边流回到排渣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渣槽,其一端设有排渣口,排渣槽内积压的松脂渣口可以通过排渣口手工排出,由于排渣槽的设置,手工排渣到排渣口的过程和松脂液排渣的过程互不干扰,从而,有利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渣辊,包括端盘和排渣板,端盘位于排渣辊的两端和中间,排渣板呈圆周排列均匀安装在端盘之间,排渣板上安装有U型排渣杆。排渣辊在电机带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U型排渣杆,松脂液中的杂质被U型排渣杆排出到排渣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座,包括圆弧形状的槽底,其两侧具有内套耳,在槽底上设有第二滤孔,且第二滤孔的孔径要小于第一滤孔的孔径,从排渣座的第一滤孔流入的松脂液进入到过滤座,可以通过第二滤孔进一步过滤。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座具有内套边,内套边的设置可以防止松脂液过滤座两端漏出。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座还设有拉手。进一步地,所的排渣槽底的下方还设有内套槽,所述的内套槽和所述的过滤座的内套耳相配合。过滤座的内套耳配合在排渣槽的内套槽中,从而实现过滤座和排渣座的可活动的连接,拉手可以将过滤座从排渣座的内部拉出,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方便清理过滤座中过滤产生的松脂液小杂质。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液座也具有圆弧形状的槽底,出液座的两侧具有外套耳,出液座的两侧具有外套边。出液座的外套耳和排渣座的下方连接,出液座的外套边也可以防止松脂液从出液座的两端漏出。本技术,松脂液从进料斗的进料口进入排渣座,通过转动的排渣辊分离出松脂液中的杂质,松脂液从排渣槽底的第一滤孔内流入到过滤座中,在过滤座中通过第二滤孔进一步过滤出松脂液中的杂质,过滤后的松脂液进入到出液座中,由出液座的出液口流入到下道工序中;从排渣座产生的松脂杂质,通过排渣辊排到排渣座两侧的排渣槽内,可手工从排渣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右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右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方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排渣座俯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7为排渣座仰视方向立体示意图。图8为排渣辊立体示意图。图9为过滤座立体示意图。图10为出液座立体示意图。其中:1-电机、2-排渣座、2a-排渣槽底、2b-斜边、2c-排渣槽、2d-第一滤孔、2e-排渣挡板、2f-后端、2g-轴承孔、2h-内套槽、2i-排渣口、2j-上板、2k-前端、2l-料孔、3-排渣辊、3a-端盘、3b-排渣板、3c-U型排渣杆、3d-轴孔、4-过滤座、4a-第二滤孔、4b-内套耳、4c-内套边、4d-拉手、5-出液座、5a-外套耳、5b-出液口、5c-外套边、6-后支座、7-前支座、8-进料斗、8a-进料口、9-大皮带轮、10-皮带、11-小皮带轮、12-辊轴、13-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本技术,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图1、图2、图4中,主要包括排渣座(2)、排渣辊(3)、过滤座(4)、出液座(5)和电机(1),排渣座(2)包括排渣槽(2c)和排渣槽底(2a),排渣槽(2c)位于排渣座(2)两侧,排渣槽底(2a)其形状半圆形,排渣槽底(2a)内部安装有排渣辊(3),在排渣座(2)的前端(2k)和后端(2f)上具有轴承孔(2g),轴承孔(2g)内安装有轴承(13),排渣辊(3)通过辊轴(12)连接在排渣座(2)的两侧的轴承孔(2g)的轴承(13),排渣辊(3)通过辊轴(12)成为一个能够有电机(1)可以转动的部件,轴辊(12)上连有大皮带轮(9),电机(1)的输出轴连有小皮带轮(11),且小皮带轮(11)和大皮带轮(9)之间通过皮带(10)连接,排渣辊(3)通过电机(1)带动转动,实现排渣辊(3)对松脂液的排渣,排渣座(2)的前端(2k)设置有上板(2j),上板(2j)安装有进料斗(8),进料斗(8)的下部进料口(8a)深入到排渣座(2)内,排渣座(2)下方连接有过滤座(4),过滤座(4)的下方还具有出液座(5),出液座(5)上设有出液口(5b),本技术,设置了前支座(7)和后支座(6)用来支撑排渣座(2)、出液座(5),具体地,前支座(7)支撑在排渣座(2)的前端(2k)的下部圆弧底部分,同时,前支座(7)还同时部分支撑了出液座(5)的前端,后支座(6)支撑了出液座(5)的后端,排渣座(2)的后端(2f)则通过连接在出液座(5)上得以支撑。图6和图7展示了排渣座(2)立体结构,排渣座(2)的排渣槽底(2a)和排渣槽(2c)之间还具有斜边(2b)连接,排渣槽底(2a)上具有第一滤孔(2d)用于漏液,斜边(2b)可以回流松脂液,排渣槽(2c)直通排渣口(2i),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松脂渣通过排渣槽(2c)手动排渣,松脂渣从排渣口(2i)排出外面,排渣槽底(2a)的背后设置了两个内套槽(2h),内套槽(2h)延伸至排渣座(2)的前端(2k),排渣座(2)的前端(2k)的上板(2j)具有料孔(2l),进料斗(8)的进料口(8a)通过料孔(2l)安装在排渣座(2)上。图8中揭示了排渣辊(3)的立体结构,排渣辊(3)设置了三个端盘(3a),端盘(3a)位于排渣辊(3)的两端和中间,端盘(3a)安装了多个排渣板(3b),排渣板(3b)呈圆周排列均匀安装在端盘(3a)之间,排渣板(3b)安装有一排U型排渣杆(3c),通过U型排渣杆(3c),松脂液中的杂质排出到排渣槽(2c)中。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渣座、排渣辊、过滤座、出液座和电机,所述的排渣座包括排渣槽和排渣槽底,排渣槽位于排渣座两侧,所述的排渣槽底,其形状半圆形,其上设有第一滤孔,内部安装有排渣辊,所述的排渣辊,通过辊轴连接在所述的排渣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辊轴上连有大皮带轮,所述的电机,其输出轴连有小皮带轮,且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由电机可以带动排渣辊转动,所述的排渣座,其前端还设置有上板,上板安装有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其下部进料口深入到排渣座内,所述的排渣座下方连接有过滤座,所述的过滤座,其下方还具有出液座,出液座上设有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渣座、排渣辊、过滤座、出液座和电机,所述的排渣座包括排渣槽和排渣槽底,排渣槽位于排渣座两侧,所述的排渣槽底,其形状半圆形,其上设有第一滤孔,内部安装有排渣辊,所述的排渣辊,通过辊轴连接在所述的排渣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辊轴上连有大皮带轮,所述的电机,其输出轴连有小皮带轮,且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由电机可以带动排渣辊转动,所述的排渣座,其前端还设置有上板,上板安装有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其下部进料口深入到排渣座内,所述的排渣座下方连接有过滤座,所述的过滤座,其下方还具有出液座,出液座上设有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槽底和排渣槽之间还具有斜边连接,且斜边从排渣槽往下倾斜到排渣槽底的半圆形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脂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槽,其一端设有排渣口。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朱国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