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03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极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多个电极,该电极检测装置包含:一感测单元,接收一参考电压,且该感测单元至少包含一第一检测开关以及一第二检测开关,该第一检测开关与该第二检测开关的一端连接任一前述电极的两端、或分别连接任两个不同电极的任一端,该些检测开关用以检测同一电极、或不同电极之间的电阻大小,并根据该检测出的电阻值产生一感测电压,比较单元比较感测电压值与一参考电压值以判断该受测电极是否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高检测速度的电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主要是利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透明导电膜作为透明导电物质,即作为电极(electrode)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单一个电极在功能正常的状态下,其本身会具有一个固定的电阻值,不会发生断路(电阻无穷大)的情形;而两个电极之间在功能正常的状态下,必须呈现断路,不会相互导通发生短路(电阻约等于零)的情形。然而,在实际的状况下,却会因为制程、环境...等因素造成单一电极的断路、或两个电极之间的短路现象。因此,生产时就必须利用电极检查装置来检查该些电极是否发生短路、或断路的情形,借以提高生产良率。图1是显示中国台湾地区专利第124700号所揭露的一种导体图案检查装置10(即上述电极检测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10检测两个电极L1、L2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该导体图案检查装置10包含一第一电压源V1、一第一电流检测计M1、一第二电压源V2、以及一第二电流检测计M2。该图显示的电路的量测机制是利用上述电压源与检测计配合欧姆定律来实现。在进行检测电极是否短路或断路时,一般会事先假设第一电极L1在设计时所预定的电阻RL1=R1+R2、第二电极L2的电阻RL2=R3+R4、并且假设两个电极L1、L2之间可能产生的泄漏电阻为RLL。在进行检测单一个电极L1是否断路时,必须利用第一电压源V1提供一预设电压V1p至电极L1上,并利用第一电流检测计M1量测在第一电极L1上的电流大小M1t,再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极L1的实际量测电阻Rre的大小,Rre=V1p/M1t。最后将电极L1的实际量测电阻值Rre与预定的电极电阻RL1比较,若实际量测Rre的大小等于预定的电极电阻RL1,则电极L1为正常电极;然若实际量测电阻Rre的数值大于预定的电极电阻RL1时,即可判定出电极L1发生断路,该电极L1属于不正常的电极。同样地,测量单一个电极L2是否发生断路的方式与测量单一个电极L1相同,依此类推。另一方面,在检测两个电极L1、L2之间是否发生短路时,首先会假设电极L1发生的泄漏部位在电阻R1与R2之间的节点A处、电极L2发生泄漏部位在电阻R3与R4之间的节点B处。因此,如图1所示,即假设泄漏电阻RLL的两端分别与节点A、B连接。而一般量测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一、仅利用电压源V1与检测计M2来检测;二、仅利用电压源V2与检测计M1来检测;三、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式检测出的数值相加后来计算出结果。以第一种方式而言,是将检测计M1与电压源V2开路,仅利用电压源V1提供电压V1p给电极L1,并利用检测计M2量测出从电极L1上的电压源V1、电阻R1,经过泄漏电阻RLL到电极L2上的电阻R3、以及检测计M2之间的电流M2t大小。之后再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泄漏电阻RLL的大小,RLL=V1p/M2t-(R1+R3)。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上,若不知道泄漏部位,即无法计算出(R1+R3)的大小。但是若无泄漏发生时,V1p/M2t将会变成非常大的数值(远大于预定的电阻R1+R3)。因此可判断出电极L1与电极L2之间没有发生短路现像,表示两电极之间属于正常状态。由于此三种方式的原理均相同因此仅举出上列第一种方式来说明,不再重复赘述另外两种方式。虽然,导体图案检查装置10可达成检测电极是否短路或断路的功效,但是无论是检查断路或是短路,该装置都必须在读取检测计的电流值大小后利用欧姆定律逐一计算出实际量测的电阻值,再判断该实际量测的电阻大小与设计之初预定的电阻大小是否相等或过大,借以达成量测的功效。如此,在量产时将提高人力与制造成本,且利用人力来进行量测容易产生量测误差;并且在计算每个电极电阻值、以及逐一检查电极发生泄漏的部位时往往花费许多时间,结果将导致所需时程增加、不符合生产线大量快速且准确测试的要求。再者,此电路的控制装置(未图标)不仅构造复杂、价格昂贵、且维修不易。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快速检测电极的电极检测装置,减少因计算电极电阻值所耗费的时间、节省外部控制装置的成本、借以增加整个系统的产能,实为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快速检测电极的装置,减少因计算电阻值所耗费的时间、达成节省外部检测电路的成本,增加系统产能的功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检测装置。该电极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多个电极,并且电极检测装置包含一感测单元与一比较单元。感测单元用以连接任一个电极的两端、或分别连接任两个不同电极的任一端,借以检测同一电极、或不同电极之间的电阻大小,并根据该检测出的电阻值产生一感测电压。而比较单元接收并比较感测电压与一参考电压,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产生一比较电压。接着判断比较电压是否大于一预设电压后产生一输出电压。最后利用输出电压的大小来判断受测电极是否发生断路或短路。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检测装置利用电极电阻值因短路、断路所造成的电压差异来判断受测电极是否正常,并且以运算放大器取代公知复杂的检测电路。而可精确的测量出电极的状态,减少传统检测装置计算每个电极电阻值所耗费的时间,更节省外部检测电路的成本,提高检测电极的速度,进而增加整个系统的产能。附图说明图1显示一种公知导体图案检查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B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图2C显示图2B的电极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图2D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2E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2F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图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且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图2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检测装置检测电极的示意图。该电极检测装置20用以检测单一个电极是否发生断路、或多个(包含两个)电极之间是否发生短路的状态。电极检测装置20包含一感测单元21与一比较单元22。该感测单元21接收一参考电压Vref,且感测单元21用以分别连接电极L1~Lm中任一电极Ln的两端、或分别连接任两个不同电极Ln与Lx的任一端,检测同一电极Ln、或不同电极Ln与Lx之间的电阻值大小,并根据所检测出来的电阻值产生一感测电压Vs。其中,m、n、x为正整数,1≤n≤m、1≤x≤m,且n≠x。比较单元22接收并比较参考电压Vref与感测电压Vs,且根据比较的结果产生一输出电压Vo,并利用该输出电压Vo的大小来判断受测电极是否正常。当然,此处的电极可为氧化铟锡、或是铟锌氧化物透明导电膜。图2B、图2C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电极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图2B是显示电极检测装置20检测单一个电极Lm是否发生断路的示意图。图2C是显示电极检测装置20检测两个电极L1与L3之间是否发生短路的示意图。由图2B、图2C可知,电极检测装置20包含一感测单元21与一比较单元22。感测单元21包含一电阻器R1与一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该电阻器R1的一端接地,且如图2B所示,在检测单一个电极Lm是否发生断路时,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极Lm的一端,并于连接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多个电极,该电极检测装置包含:一感测单元,接收一参考电压,且该感测单元至少包含一第一检测开关以及一第二检测开关,该第一检测开关与该第二检测开关的一端连接任一前述电极的两端、或分别连接任两个不同电极的任一端,该些检测开关用以检测同一电极、或不同电极之间的电阻大小,并根据该检测出的电阻值产生一感测电压;以及一比较单元,接收并比较前述参考电压与前述感测电压,且根据比较的结果产生一比较电压,并判断该比较电压是否大于一预设电压后产生一输出电压;其中,当受测的任一前述电极发生断路、或受测的任两个前述电极之间没有发生短路时,前述比较电压将大于前述预设电压,则前述比较单元将前述输出电压的大小设定为该预设电压的大小;当受测的任一前述电极没有发生断路、或受测的任两个前述电极之间发生短路时,前述比较电压将小于前述预设电压,则前述比较单元将前述输出电压的大小设定为该比较电压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利李广为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