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滞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5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卡滞离合器,包括压板、摩擦片组件和中心套;压板与所述中心套之间具有圆周方向相对转动的余隙,且压板与中心套之间通过端面斜齿啮合副形成啮合;离合器还包括用于将润滑油引至端面斜齿啮合副的斜齿润滑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压板和中心套之间设置端面斜齿啮合副,提高储备系数,解决了离合器滑磨时存在的系列问题以及减档收油门等操作导致的离合器分离缓慢出现的顿挫感问题,并利用发动机原有的润滑系统经简单的改进设置对端面斜齿啮合副进行润滑的油道,使得端面斜齿啮合副在离合器在接合以及分离过程中快速顺畅,防止卡滞发生并避免烧蚀,提高离合器整体性能,从而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卡滞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部件或附属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防卡滞离合器。
技术介绍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是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是发动机与变速箱动力之间用于传递或者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现有技术中心,为了提高离合器本身的性能,增加离合器的储备系数并减少降档或降速时的反拖过程;在离合器的压板与中心套之间形成斜齿啮合副,以达到提高储备系数以及离合器的顺畅滑动。但在实际使用时,斜齿啮合副啮合过程会有性对轴向运动,相互啮合的齿面之间会形成卡涩,导致最终的强化结合(高储备系数)以及快速分离(滑动)过程存在困难,从而导致整个离合器的运行不畅,甚至出现结合滑磨时间过长,减档顿挫感强烈等问题,行驶安全性较差。基于以上问题,需要对现有的离合器进行改进,解决储备系数导致的滑磨时存在的系列问题以及减档等操作导致的离合器分离缓慢导致的顿挫感问题,同时使得上述过程中接合或者分离快速顺畅,不发生卡滞,提高离合器整体性能,从而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卡滞离合器,解决储备系数导致的滑磨时存在的系列问题以及减档等操作导致的离合器分离缓慢导致的顿挫感问题,同时使得上述过程中接合或者分离快速顺畅,不发生卡滞并避免烧蚀,提高离合器整体性能,从而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防卡滞离合器,包括压板、摩擦片组件和中心套;所述压板与所述中心套之间具有圆周方向相对转动的余隙,且压板与中心套之间通过端面斜齿啮合副形成啮合;所述离合器还包括用于将润滑油引至端面斜齿啮合副的斜齿润滑通道;离合器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当然包括外罩、压板、中心套、升板、主弹簧、摩擦片组件(主动摩擦片设置于外罩,从动摩擦片设置于中心套)等部件,压板或者中心套设置有容纳主弹簧的弹簧座沉槽,中心套或者压板对应设有弹簧导柱,弹簧导柱穿过弹簧座沉槽底设置的通孔,升板通过螺栓基本紧固安装在弹簧导柱的端部,主弹簧一端抵住升板,另一端抵住弹簧座沉槽底,形成使压板和中心套压紧的预紧力,从而通过压板和中心套压紧位于之间的从动摩擦片和主动摩擦片,在外罩和中心套之间形成摩擦传动结构;需要分离时,通过外力驱动升板压缩弹簧并驱动弹簧导柱带动压板或者中心套移动使二者脱离压紧,从而实现离合器分离脱开传动;离合器的机械结构还具有其他辅助部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中,离合器的压板和中心套之间设有设置有端面斜齿啮合副,在压板和中心套之间具有相对转动时,端面斜齿啮合副形成拉紧或者外推轴向分力,当端面斜齿润滑不畅或者没有润滑时,则上述拉紧以及外推动作则会发生卡滞,该卡滞会阻碍离合器的压紧摩擦传动,当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斜齿润滑通道时,会将润滑油引至端面斜齿啮合副的啮合面,避免发生动作卡滞,特别是对于拉紧分力(增加离合器的储备系数)尤为重要;斜齿润滑通道的引流方式可采用现有的任何将润滑油引入离合器的机械结构,包括任何在离合器以及传动结构自身开设润滑油通道、通孔的结构,均能实现专利技术目的,在此不再赘述;压板与所述中心套之间在圆周方向相对转动的余隙可在二者的配合关系上进行设计,通常的设计是二者近似于同步转动,而具有相对转动的余隙则需要在近似于同步转动的基础上预留在圆周方向转动的空间,通过现有的机械设计手段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这里的余隙指的是具有相对转动的空间而不是转动较大的角度。进一步,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由在两个转动方向上均形成啮合;在离合器接合传动时,在压板相对于所述中心套在传动方向上具有相对转动时,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产生使压板与所述中心套拉近的轴向分力,在所述离合器分离时,在中心套相对于所述压板在传动方向上具有相对转动时,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产生使中心套与所述压板分离的轴向分力;在离合器接合传动时(滑磨过程中),在压板2相对于所述中心套3在传动方向上具有相对转动时,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产生使压板2与所述中心套3拉近的轴向分力,在所述离合器分离时,在中心套3相对于所述压板2在传动方向上具有相对转动时,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产生使中心套与所述压板分离的轴向分力;斜齿啮合副由两个相对啮合的斜齿形成,斜齿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制;端面斜齿指的是斜齿沿轴向形成(并不必然位于轴向的端面,可以是任意位置沿轴向形成斜齿),使得轴向相对的两个部件之间通过斜齿形成啮合,在此不再赘述,类似于端面凸轮结构;由于是端面斜齿啮合副的存在,且在两个转动方向上均啮合,因而,在设定的倾斜方向的条件下,当正常传动离合器接合滑磨过程中,压板相对于中心套向传动方向转动(具有转动的余隙,余隙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在根据需要设定斜齿的倾斜方向的条件下,端面斜齿啮合副会在压板和中心套之间产生轴向拉紧力,辅助离合器的主弹簧使离合器快速接合,减少操控离合器的力道,增加离合器的储备系数,提升舒适性和商品性,从而增加发动机可靠性;由于结合速度更快,减短摩擦片滑磨过程,摩擦片温升降低,散热效果更好,可增加离合器摩擦片使用寿命,从而增加离合器使用寿命;并且,在端面斜齿啮合副作用下,提供一个压紧摩擦片的除了主弹簧以外的力,结合力度加大,提高结合效率,提高车辆整体效率,降低能耗;由于结合速度更快,滑磨过程中消除从动摩擦片的颤音,降低整车噪声,商品性更好;同时,当离合器被操控的需要分离时,中心套被反拖转动,而压板则具有相对中心套停止的趋势,此时,端面斜齿啮合副会在压板和中心套之间产生轴向外推力,相对于普通离合器来说,加速离合器的分离,在退档或回油减速时,尽量避免了“发动机制动”现象,从而避免在高速时后轮反拖导致受到强大力矩制动的后轮跳动或者滑移,保证后轮维持既定车速,降低车辆顿挫感,避免撮车等比较危险的情况发生;高速入弯时,在端面斜齿啮合副的作用下,离合器实现短暂分离,对于摩托车来说,此时可以不操作离合器而直接降档,简化骑行操作过程,同时,可吸收发动机的制动力来减少车辆悬架的工作,从而减少转弯时的颠簸;可明显减少对变速器内部的冲击力,从而减少了变数器零部件之间的非正常冲击和磨损。进一步,所述斜齿润滑通道包括将润滑油引至端面斜齿啮合副的啮合面的齿面端润滑油道和与齿面端润滑油道连通的中间润滑油道;中间润滑油道指的是采用机械手段,将齿面端润滑油道与发动机润滑油通道进行连通,达到润滑目的,这种机械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开设润滑油道、润滑油孔以及储油空间等,在此不在赘述;齿面端润滑油道指的是直接将润滑油输送至啮合齿面的润滑油道,可采用引入油道、油孔等,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中间润滑油道与将离合器动力输出的主轴内的润滑油道连通,主轴内的润滑油道指的是发动机主轴内本身具有的润滑油道,当然,为了将润滑油引流至离合器,重新开设油道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主轴内的润滑油道;实践中,通过主轴内的润滑油道将润滑油输送至发动机各个转动副和往复摩擦副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齿面端润滑油道包括螺旋油槽,所述螺旋油槽一端为出口端且开口位于端面斜齿啮合副的啮合面,另一端为入口端与中间润滑油道形成连通,且螺旋油槽的旋向使得离合器旋转时其所述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卡滞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摩擦片组件和中心套;/n所述压板与所述中心套之间具有圆周方向相对转动的余隙,且压板与中心套之间通过端面斜齿啮合副形成啮合;/n所述离合器还包括用于将润滑油引至端面斜齿啮合副的斜齿润滑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7 CN 20201005505431.一种防卡滞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摩擦片组件和中心套;
所述压板与所述中心套之间具有圆周方向相对转动的余隙,且压板与中心套之间通过端面斜齿啮合副形成啮合;
所述离合器还包括用于将润滑油引至端面斜齿啮合副的斜齿润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滞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由在两个转动方向上均形成啮合;
在离合器接合传动时,在压板相对于所述中心套在传动方向上具有相对转动时,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产生使压板与所述中心套拉近的轴向分力,在所述离合器分离时,在中心套相对于所述压板在传动方向上具有相对转动时,所述端面斜齿啮合副产生使中心套与所述压板分离的轴向分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润滑通道包括将润滑油引至端面斜齿啮合副的啮合面的齿面端润滑油道和与齿面端润滑油道连通的中间润滑油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卡滞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润滑油道与将离合器动力输出的主轴内的润滑油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面端润滑油道包括螺旋油槽,所述螺旋油槽一端为出口端且开口位于端面斜齿啮合副的啮合面,另一端为入口端与中间润滑油道形成连通,且螺旋油槽的旋向使得离合器旋转时其所述入口端迎向中间润滑油道的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卡滞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的外罩通过滚针轴承转动配合外套于所述主轴,所述中间润滑油道由主轴上的径向过油孔、滚针轴承内部油道和滚针轴承侧储油空间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磊周良兵蒋博文陈艺方聂川
申请(专利权)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