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薄液层下金属极化曲线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947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测定薄液层下金属极化曲线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属测量领域。先通过调节工作电极表面上的溶液量,控制工作电极表面的液膜厚度至所需值,而后用恒电位仪进行恒电流极化,用大气腐蚀电位非接触测量装置测定工作电极的电位,获得极化曲线上的一个极化状态点,每改变一次极化电流密度后立即测定工作电极的电位,并获得一个极化状态点,将上述获得的多个极化状态数据点平滑连接,绘制出极化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测量装置。由于测量电极组采用非接触式电极加辅助电极的结构,解决了现有“三电极”之间的溶液电阻I↓[R]会严重影响极化曲线测定结果的问题,可准确测定1微米~300微米间液层厚度下金属的极化曲线。可用于金属防腐蚀研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电的方法测试或分析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电化学体系中,当外加电流通过电极(electrode)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 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在电极的极化引发的电极反应中,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极 化曲线(polarization curve)。它的测量和研究是电极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其结果 也是电化学过程控制的重要依据。此外,极化曲线的测定除应用于金属防腐蚀和材料 的环境适应性等研究之外,在电镀行业中也有重要应用。由于在两电极体系中,电流发生变化时,阴、阳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均发生变化, 故不能用两电极体系法测定极化曲线。所以,现行之极化曲线测量均采用三电极体系(即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 极),其中,待测之金属材料构成工作电极(working electrode,简称WE);与工作电极 构成电流回路、以形成对研究电极极化的电极称为辅助电极(counter electrode,简称 CE);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简称RE)是测量研究电极电势的比较标准,与研 究电极组成测量电池。将三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薄液层下金属极化曲线的方法,其特征是:    (1)将一个工作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恒电位仪的工作电极输入端W,将两个辅助电极通过导线与恒电位仪的输入端C和参比电极输入端R连接;    (2)在电解池上方设置一个大气腐蚀电位非接触测量装置;    (3)通过调节工作电极表面上的溶液量,控制工作电极表面的液膜厚度至所需值;    (4)用恒电位仪进行恒电流极化;    (5)同时用大气腐蚀电位非接触测量装置测定工作电极的电位,获得极化曲线上的一个极化状态点;    (6)改变极化电流密度,重复上述(4)~(5)步骤;    (7)每改变一次极化电流密度后立即测定工作电极的电位,并获得一个极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凡王佳陈红星李亚坤祁庆琚王印旭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