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悬架装置、车架机构和工程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73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平衡悬架装置、车架机构和工程车辆,其中,平衡悬架装置可安装于车架上,平衡悬架装置包括:平衡悬架支架,平衡悬架支架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可与车架相连接;平衡轴,集成式设置于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安装支座,集成式设置于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推力杆总成,设置于第一安装支座上,位于车架的下方,并可避让车架的上方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平衡悬架装置,可有效避让平衡悬架装置中上部空间,以及有效避让车架靠背梁两侧空间,保证平衡悬架支架上方其他部件具有足够的布置空间,同时满足车架多样化设置的空间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悬架装置、车架机构和工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悬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衡悬架装置、车架机构及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车辆的平衡悬架装置一般为悬臂梁结构,上推力杆支架桥端位于车桥中上部,悬架端位于车架靠背梁中部或车架两侧,严重限制了上推力杆布置方式,上推力杆总成及上推力杆支架占用平衡悬架中上部空间,很大程度限制了平衡悬架装置中上部其他部件的布置空间,影响车架横梁的设计,影响整车布局及车架横梁结构形式,从而限制了整车性能提升空间,如减小泵车输送缸安装角度,提升输送缸容积效率,降低搅拌桶布置高度和重心等。如需空余悬架中上部空间时,上推力杆悬架端无安装位置,无法进行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衡悬架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架机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衡悬架装置,平衡悬架装置可安装于车架上,平衡悬架装置包括:平衡悬架支架,平衡悬架支架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可与车架相连接;平衡轴,集成式设置于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安装支座,集成式设置于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推力杆总成,设置于第一安装支座上,可避让车架的上方空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平衡悬架装置包括平衡悬架支架、平衡轴、第一安装支座和第一推力杆总成。其中,平衡悬架支架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可与车架相连接;平衡轴和第一安装支座集成式设置在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安装支座为第一推力杆总成提供安装位置。当第一推力杆总成设置在第一安装支座时,第一推力杆总成位于车架的下方,进而使得第一安装支座和第一推力杆总成均位于车架的下翼面的下方,避让平衡悬架支架上方空间,保证了平衡悬架支架上方其他部件具有足够的布置空间,同时有助于车架上靠背梁的多样化设计,实现了车架横上梁结构多样性设计。具体地,第一推力杆总成为上推力杆总成。具体地,“上方空间”指的平衡悬架装置中上部空间,以及车架靠背梁两侧空间。此外,将第一安装支座、平衡轴和平衡悬架支架一体化集成设计,一方面可避免采用过多的连接结构,并保证第一安装支座、平衡轴和平衡悬架支架的强度;另一方面,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分体式结构,本专利技术取消了独立的安装支座,直接将第一推力杆总成设置在一体式的平衡悬架支架上,保证了第一推力杆总成的设置位置,更保证了可有效避让平衡悬架装置中上部空间,以及有效避让车架靠背梁两侧空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平衡悬架装置,平衡悬架支架、平衡轴和第一安装支座三者集成式一体化设置。当平衡悬架装置安装在车架上时,第一安装支座和第一推力杆总成设置在车架下翼面的下方,可有效避让平衡悬架支架装置中上部空间,以及有效避让车架靠背梁两侧空间,保证平衡悬架支架上方其他部件具有足够的布置空间,同时满足车架多样化设置的空间要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平衡悬架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支架的侧壁凸出形成有平衡轴;和/或平衡轴的内部中空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支架的侧壁向外凸出形成有平衡轴,进而使得平衡轴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使得平衡轴与平衡悬架支架集成设置,可有效避免其他连接结构的使用,进而简化平衡悬架装置的结构。此外,平衡轴的内部中空设置,进而降低平衡轴的重量,减轻平衡悬架装置的负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安装位包括:第一连接壁面,第一连接壁面可与车架的侧翼面相连接;第二连接壁面,第二连接壁面可与车架的下翼面相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支座形成于第二连接壁面的下方,平衡轴形成于第一连接壁面的侧方。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位包括第一连接壁面和第二连接壁面,进而构成L型的安装区域。其中,第一连接壁面可与车架的侧翼面相连接,第二连接壁面可与车架的下翼面相连接,进而保证平衡悬架装置与车架的连接强度。此外,第一安装支座形成于第二连接壁面的下方,进而使得安装在第一安装支座上的第一推力杆总成位于车架的下方,可完全避让车架上其他结构,并且避让平衡悬架支架的上方位置;平衡轴形成于第一连接壁面的侧方,保证平衡轴与第一安装支座的位置设置合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支座,集成式设置于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推力杆总成,设置于第二安装支座上,位于第一推力杆总成的下方。在该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支座和第二推力杆总成。其中,第二安装支座集成设置在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为第二推力杆总成提供安装位置,使得第二推力杆总成安装在第二安装支座。当第二推力杆总成设置在第二安装支座时,第二推力杆总成位于第一推力杆总成的下方,保证了第一推力杆总成和第二推力杆总成的设置位置,同时保证第二推力杆总成同样不会影响车架上方区域。具体地,第二推力杆总成为下推力杆总成,并且,第二安装支座与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进而保证第二推力杆总成的安装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板簧座,套设于平衡轴上;U型螺栓,穿设于板簧座设置;螺母,设置于U型螺栓上;板簧,设置于U型螺栓和板簧座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板簧座、U型螺栓、螺母和板簧。其中,板簧座套设在平衡轴上,板簧设置在板簧座的下方,并位于U型螺栓和板簧座之间,U型螺栓的端部穿过板簧座设置,并将螺母拧紧于U型螺栓上,进而保证板簧的固定安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衬套,套设于平衡轴上,位于平衡轴和板簧座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衬套。其中,衬套套设于平衡轴上,板簧座套设在衬套的外部,使得衬套可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具体地,衬套为免维护的橡胶衬套,进而保证了平衡悬架支架具体有足够的强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端盖,设置于平衡轴上,位于平衡轴的一端;和/或密封垫,设置于平衡轴的另一端,位于板簧座和平衡悬架支架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端盖。其中,端盖设置于平衡轴上,并位于平衡轴远离平衡悬架支架的一端。端盖与平衡悬架支架配合使用,可保证衬套和板簧座的轴向定位。此外,平衡悬架装置还可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设置于平衡轴朝向平衡悬架支架的一端,并位于板簧座和平衡悬架支架之间。密封垫可有效密封板簧座和平衡悬架支架之间的间隙,进而避免外部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板簧座的内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降重孔,降重孔设置于平衡悬架支架上;和/或平衡悬架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两个平衡悬架支架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平衡悬架装置还包括降重孔。其中,降重孔贯穿于平衡悬架支架设置,在保证平衡悬架装置整体强度情况下,降低平衡悬架支架的重量,进而降低负载。此外,平衡悬架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平衡悬架支架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第二安装支座、平衡轴,两个平衡悬架支架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悬架装置可安装于车架上,所述平衡悬架装置包括:/n平衡悬架支架,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n平衡轴,集成式设置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n第一安装支座,集成式设置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n第一推力杆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座上,可避让所述车架的上方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悬架装置可安装于车架上,所述平衡悬架装置包括:
平衡悬架支架,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平衡轴,集成式设置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第一安装支座,集成式设置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第一推力杆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座上,可避让所述车架的上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悬架支架的侧壁凸出形成有所述平衡轴;和/或
所述平衡轴的内部中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包括:
第一连接壁面,所述第一连接壁面可与所述车架的侧翼面相连接;
第二连接壁面,所述第二连接壁面可与所述车架的下翼面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支座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的下方,所述平衡轴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侧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安装支座,集成式设置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上,并与所述平衡悬架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第二推力杆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支座上,位于所述第一推力杆总成的下方。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扬夏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