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64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其中弹簧座和摆臂均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的两端侧壁上,法兰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两个横梁的两端端面上,法兰上开设第一安装通孔且第一安装通孔的端面四周间隔布置第一固定通孔,轮毂轴承安插在第一安装通孔中且轮毂轴承四周的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通孔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实现固定,法兰的边缘开设两个第三固定通孔,车轮制动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三固定通孔处,法兰朝向摆臂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台,凸台的外端面上开设沉头孔,与沉头孔相对的摆臂上开设第四固定通孔,减震器的安装孔夹持在第一固定通孔和沉头孔之间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结构较为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
本技术涉及汽车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工业、物流业及道路交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国内汽车市场不断扩大,汽车越来越普及,后扭力梁属于汽车行驶系统部件,是汽车后悬挂装置类型的一种,主要用于承载汽车后部载荷,缓冲来自路面传递给车架的力,减少震动,保证车辆平稳行驶。现有技术中,后扭力梁多数安装点会分布在横梁的两侧,空间相对宽裕,车轮制动器、轮毂轴承、减震器及与横梁的连接多为冲压件拼焊实现功能,散件数量多,焊缝多,因焊缝失效而导致扭力梁失效的风险大,使得产品的安全风险增大,过多焊缝也会对产品外倾角和前束角有影响,冲压模具、焊接工装及检具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导致产品价格昂贵而失去市场竞争力,遇到结构紧凑的情况冲压拼焊件更是无法实现和安装产品的功能,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使得车轮制动器、轮毂轴承、减震器及与横梁的连接结构较为紧凑且连接较为可靠、使用起来安全系数较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包括横梁、弹簧座、摆臂、法兰和推力杆支架,弹簧座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的两端侧壁上,摆臂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的两端侧壁上,两个弹簧座布置在两个摆臂之间,法兰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两个横梁的两端端面上,推力杆支架布置在横梁的一端侧壁上,法兰上开设第一安装通孔且第一安装通孔的端面四周间隔布置第一固定通孔,轮毂轴承安插在第一安装通孔中且轮毂轴承四周的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通孔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实现固定,法兰的边缘临近第一固定通孔处开设两个第三固定通孔,车轮制动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三固定通孔处,法兰朝向摆臂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台,凸台的外端面上开设沉头孔,与沉头孔相对的摆臂上开设第四固定通孔,减震器的安装孔夹持在第一固定通孔和沉头孔之间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侧壁上悬伸有线束固定架,线束固定架为弯折板状,线束固定架的悬伸端开设第五固定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摆臂为板条状且和横梁垂直相连,位于相同端部的弹簧座和法兰分别布置在该端部摆臂的板面两侧。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一个法兰便能将轮毂轴承、车轮制动器、减震器集中安装在一起,结构较为紧凑,且分别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螺钉实现可拆卸式固定,避免因焊缝失效而导致扭力梁失效的风险,使用起来安全系数较高,有利于保证产品前束角和外倾角,大幅度减少冲压模具、焊接工装及检具数量,降低产品价格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法兰中的凸台和摆臂之间形成夹持部对减震器进行夹持固定,节省安装成本,且安装起来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法兰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包括横梁10、弹簧座20、摆臂30、法兰40和推力杆支架50,弹簧座20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10的两端侧壁上,摆臂30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10的两端侧壁上,两个弹簧座20布置在两个摆臂30之间,法兰40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两个横梁10的两端端面上,推力杆支架50布置在横梁10的一端侧壁上,法兰40上开设第一安装通孔41且第一安装通孔41的端面四周间隔布置第一固定通孔42,轮毂轴承安插在第一安装通孔41中且轮毂轴承四周的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通孔4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实现固定,法兰40的边缘临近第一固定通孔42处开设两个第三固定通孔43,车轮制动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三固定通孔43处,法兰40朝向摆臂30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台44,凸台44的外端面上开设沉头孔45,与沉头孔45相对的摆臂30上开设第四固定通孔31,减震器的安装孔夹持在第一固定通孔42和沉头孔45之间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本申请通过一个法兰40便能将轮毂轴承、车轮制动器、减震器集中安装在一起,结构较为紧凑,且分别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螺钉实现可拆卸式固定,避免因焊缝失效而导致扭力梁失效的风险,使用起来安全系数较高,有利于保证产品前束角和外倾角,大幅度减少冲压模具、焊接工装及检具数量,降低产品价格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法兰40中的凸台44和摆臂30之间形成夹持部对减震器进行夹持固定,节省安装成本,且安装起来较为方便。优选的,所述凸台44的侧壁上悬伸有线束固定架60,线束固定架60为弯折板状,线束固定架60的悬伸端开设第五固定通孔61,线束上固定的安装垫片中开设的固定孔和第五固定通孔61之间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将线束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摆臂30为板条状且和横梁10垂直相连,位于相同端部的弹簧座20和法兰40分别布置在该端部摆臂30的板面两侧。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0)、弹簧座(20)、摆臂(30)、法兰(40)和推力杆支架(50),弹簧座(20)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10)的两端侧壁上,摆臂(30)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10)的两端侧壁上,两个弹簧座(20)布置在两个摆臂(30)之间,法兰(40)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两个横梁(10)的两端端面上,推力杆支架(50)布置在横梁(10)的一端侧壁上,法兰(40)上开设第一安装通孔(41)且第一安装通孔(41)的端面四周间隔布置第一固定通孔(42),轮毂轴承安插在第一安装通孔(41)中且轮毂轴承四周的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通孔(4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实现固定,法兰(40)的边缘临近第一固定通孔(42)处开设两个第三固定通孔(43),车轮制动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三固定通孔(43)处,法兰(40)朝向摆臂(30)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台(44),凸台(44)的外端面上开设沉头孔(45),与沉头孔(45)相对的摆臂(30)上开设第四固定通孔(31),减震器的安装孔夹持在第一固定通孔(42)和沉头孔(45)之间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集多功能一体式法兰的后扭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0)、弹簧座(20)、摆臂(30)、法兰(40)和推力杆支架(50),弹簧座(20)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10)的两端侧壁上,摆臂(30)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横梁(10)的两端侧壁上,两个弹簧座(20)布置在两个摆臂(30)之间,法兰(40)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两个横梁(10)的两端端面上,推力杆支架(50)布置在横梁(10)的一端侧壁上,法兰(40)上开设第一安装通孔(41)且第一安装通孔(41)的端面四周间隔布置第一固定通孔(42),轮毂轴承安插在第一安装通孔(41)中且轮毂轴承四周的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通孔(4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实现固定,法兰(40)的边缘临近第一固定通孔(42)处开设两个第三固定通孔(43),车轮制动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钟孝伟周成磊王科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星乔威泰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