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调节扭转刚度和翘曲刚度的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悬架是通过将车轴和车身彼此连接,以便在车辆行驶时不会将来自路面的振动或冲击直接传递到车身,以防止车身或货物被损坏,并改善乘坐舒适度的装置。车辆悬架主要分为前悬架和后悬架。车辆包括作为后悬架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其包括形成为具有U形或V形横截面的开环形状的扭转梁,其左侧和右侧各自连接到纵臂;以及位于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的扭杆,其沿扭转梁的长度方向水平地布置,并具有各自连接到纵臂的左侧和右侧。如上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具有较少的部件、低单位成本,特别是高空间利用率,因此主要应用于中小型车辆。然而,在传统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中,由于辅助刚度的扭杆通过焊接一体地结合到纵臂,因此扭杆不可替换,并且扭杆的位置也不可改变。因此,不能调节扭转刚度和翘曲刚度。换言之,赛车或高性能车辆,在必要时应该能够考虑驾驶特性来调节扭转刚度和翘曲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包括:/n扭转梁,沿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布置,并结合至左纵臂和右纵臂;以及/n左扭杆和右扭杆,布置在所述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并沿所述扭转梁的长度方向彼此分离,/n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左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n其中,所述右扭杆的右侧连接到所述右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并且/n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扭转梁。/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90507 KR 10-2019-00527871.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包括:
扭转梁,沿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布置,并结合至左纵臂和右纵臂;以及
左扭杆和右扭杆,布置在所述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并沿所述扭转梁的长度方向彼此分离,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左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
其中,所述右扭杆的右侧连接到所述右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扭转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结合到所述左纵臂和所述右纵臂,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结合到所述第一支架,以连接至所述左纵臂,
其中,所述右扭杆的右侧结合到所述第二支架,以连接至所述右纵臂,并且
其中,当将所述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分别结合到所述扭转梁的中间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各自包括两个固定部,所述两个固定部被布置成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同时彼此面对,
其中,在所述两个固定部之间插有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结合到所述左扭杆的左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右侧中的每一个,
其中,所述两个固定部和所述第一管,通过由第一螺栓穿过而被紧固到第一螺母,并且
其中,在紧固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母之前的状态下,所述左扭杆的左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右侧分别绕所述第一螺栓沿垂直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其中,当将所述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结合到所述扭转梁的中间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右侧结合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左侧和右侧的侧部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赵玧衡,林东民,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