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73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包括:扭转梁,沿车辆的水平方向布置,并结合至左纵臂和右纵臂;以及左扭杆和右扭杆,布置在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并沿扭转梁的长度方向彼此分离,其中,左扭杆的左侧连接到左纵臂和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右扭杆的右侧连接到右纵臂和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其中左扭杆的右侧和右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扭转梁。通过更换左扭杆和右扭杆来调节扭转梁的扭转刚度,具体地,通过改变左扭杆与扭转梁结合的位置和右扭杆与扭转梁结合的位置,调节翘曲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调节扭转刚度和翘曲刚度的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悬架是通过将车轴和车身彼此连接,以便在车辆行驶时不会将来自路面的振动或冲击直接传递到车身,以防止车身或货物被损坏,并改善乘坐舒适度的装置。车辆悬架主要分为前悬架和后悬架。车辆包括作为后悬架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其包括形成为具有U形或V形横截面的开环形状的扭转梁,其左侧和右侧各自连接到纵臂;以及位于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的扭杆,其沿扭转梁的长度方向水平地布置,并具有各自连接到纵臂的左侧和右侧。如上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具有较少的部件、低单位成本,特别是高空间利用率,因此主要应用于中小型车辆。然而,在传统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中,由于辅助刚度的扭杆通过焊接一体地结合到纵臂,因此扭杆不可替换,并且扭杆的位置也不可改变。因此,不能调节扭转刚度和翘曲刚度。换言之,赛车或高性能车辆,在必要时应该能够考虑驾驶特性来调节扭转刚度和翘曲刚度,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中,无法更换扭杆或改变其位置,因此,对于需要调节侧倾刚度的赛车或高性能车辆,不能使用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上面提供作为现有技术描述的内容,仅仅旨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而不应该被认为是对应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其能够通过扭杆的可替换结构来调节扭转刚度,更具体地,能够通过扭杆的位置可变结构来调节翘曲刚度,从而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特性调节侧倾刚度,因而可应用于普通车辆、赛车或高性能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包括:扭转梁,沿车辆的水平方向布置,并结合至左纵臂和右纵臂;以及左扭杆和右扭杆,布置在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并沿扭转梁的长度方向彼此分离,其中,左扭杆的左侧连接到左纵臂和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右扭杆的右侧连接到右纵臂和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左扭杆的右侧和右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扭转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结合到左纵臂和右纵臂,左扭杆的左侧结合到第一支架,以连接至左纵臂,右扭杆的右侧结合到第二支架,以连接至右纵臂,并且当将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左扭杆的右侧和右扭杆的左侧分别结合到扭转梁的中间区域。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各自包括两个固定部,两个固定部被布置成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同时彼此面对,在两个固定部之间插有第一管,第一管结合到左扭杆的左侧和右扭杆的右侧中的每一个,第一螺栓穿过两个固定部和第一管,以被紧固到第一螺母,并且在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左扭杆的左侧和右扭杆的右侧分别绕第一螺栓沿垂直方向旋转。当将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左扭杆的右侧和右扭杆的左侧结合到扭转梁的中间区域,并且左扭杆的左侧和右扭杆的右侧结合到位于中间区域的左侧和右侧的侧部区域。沿前后方向布置第二管,每个第二管结合到左扭杆的右侧和右扭杆的左侧,第二管布置在扭转梁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并且第二螺栓穿过扭转梁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与第二管,以被紧固到第二螺母。扭转梁上形成有第二螺栓穿过的孔,以贯穿扭转梁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并且多个孔沿扭转梁的垂直方向彼此间隔开。当将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左扭杆的右侧和右扭杆的左侧通过第二螺栓结合到中间区域。左扭杆和右扭杆能够彼此分离,并且通过更换左扭杆和右扭杆来调节扭转梁的扭转刚度。左扭杆和右扭杆被结合成,相对于将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二等分的中心线对称。多个孔沿着以左扭杆的左侧和右扭杆的右侧为中心的圆的轨迹彼此间隔开。沿圆的轨迹彼此垂直间隔开的多个孔中的最下部孔,可形成在最靠近将扭转梁的水平长度二等分的中心线的位置处,并且左扭杆的左侧和右扭杆的右侧,各自与最下部孔具有相同的高度。随着朝向上部孔紧固第二螺栓,扭转梁的翘曲减小以降低侧倾刚度;随着朝向下部孔紧固第二螺栓,扭转梁的翘曲最大化以增大侧倾刚度。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的后视图和仰视图;图3和图4是图2中第一管和第二管彼此结合的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穿过第二管的第二螺栓紧固在最下部孔中状态的视图;图6是在图5中结合第二管的部分的剖视图;图7和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左扭杆的左侧和右扭杆的右侧分别结合到扭转梁的左侧和右侧区域的状态的视图;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右扭杆的左侧结合到扭转梁的位置的视图。具体实施例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包括:扭转梁10,该扭转梁10被形成为具有U形或V形横截面的开环形状且向下开口,沿水平方向布置,并各自连接到左纵臂1和右纵臂3;以及左扭杆20和右扭杆30,其布置在扭转梁10的内部空间中,以便在扭转梁10的水平方向上彼此分离。左扭杆20的左侧(左端部)结合到左纵臂1和扭转梁10中的任何一个,右扭杆30的右侧(右端部)结合到右纵臂3和扭转梁10的任何一个,左扭杆20的右侧(右端部)和右扭杆30的左侧(左端部)结合到扭转梁10。图1至图3示出一个示例结构,其中左扭杆20的左侧连接到左纵臂1,右扭杆30的右侧连接到右纵臂3。换言之,第一支架40固定地结合到左纵臂1的底面,第二支架50固定地结合到右纵臂3的底面,左扭杆20的左侧结合到第一支架40以连接到左纵臂1,并且右扭杆30的右侧结合到第二支架50,以连接到右纵臂3。此外,当将扭杆10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将分割后的长度分为中间区域11和位于中间区域11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侧部区域12。在此,左扭杆20的右侧被结合以位于中间区域11处,而右扭杆30的左侧被结合以位于中间区域11处。更具体地,第一支架40和第二支架50各自设有两个固定部41和51,两个固定部41和51布置成沿前后方向分离的同时彼此面对,各自结合到左扭杆20的左侧和右扭杆30的右侧的第一管60,插入两个固定部41和51之间,并且第一螺栓70穿过两个固定部41、51和第一管60以被紧固到第一螺母80。因此,左扭杆20的左侧和右扭杆30的右侧,可通过第一螺栓70和第一螺母80的紧固而各自分别结合到第一支架40和第二支架50。此外,结合到左扭杆20的左侧的第一管60,和结合到右扭杆30的右侧的第一管60,可分别绕第一螺栓70转动。利用该结构,在第一螺栓70和第一螺母80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左扭杆20的左侧和右扭杆30的右侧可分别绕第一螺栓70沿垂直方向转动。此外,图7和图8示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其中左扭杆20的左侧和右扭杆30的右侧连接到扭转梁10。换言之,当将扭转梁10沿水平方向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包括:/n扭转梁,沿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布置,并结合至左纵臂和右纵臂;以及/n左扭杆和右扭杆,布置在所述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并沿所述扭转梁的长度方向彼此分离,/n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左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n其中,所述右扭杆的右侧连接到所述右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并且/n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扭转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7 KR 10-2019-00527871.一种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包括:
扭转梁,沿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布置,并结合至左纵臂和右纵臂;以及
左扭杆和右扭杆,布置在所述扭转梁的内部空间中,并沿所述扭转梁的长度方向彼此分离,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左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
其中,所述右扭杆的右侧连接到所述右纵臂和所述扭转梁中的任何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连接到所述扭转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结合到所述左纵臂和所述右纵臂,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结合到所述第一支架,以连接至所述左纵臂,
其中,所述右扭杆的右侧结合到所述第二支架,以连接至所述右纵臂,并且
其中,当将所述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分别结合到所述扭转梁的中间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各自包括两个固定部,所述两个固定部被布置成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同时彼此面对,
其中,在所述两个固定部之间插有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结合到所述左扭杆的左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右侧中的每一个,
其中,所述两个固定部和所述第一管,通过由第一螺栓穿过而被紧固到第一螺母,并且
其中,在紧固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母之前的状态下,所述左扭杆的左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右侧分别绕所述第一螺栓沿垂直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其中,当将所述扭转梁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三等分时,所述左扭杆的右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左侧结合到所述扭转梁的中间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左扭杆的左侧和所述右扭杆的右侧结合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左侧和右侧的侧部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玧衡林东民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