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48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包括底架、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两个区域的水平隔板,所述外壳中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冷却系统,汽油机,以及联轴器与油泵,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水平隔板下方,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前后对穿的进风口,所述汽油机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散热进气口,所述散热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下方,汽油机和液压系统吸风口及散热通道分为上下两层,互不影响。液压油箱可以做到形状规整,加工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可靠易控制,成本低。液压油温主动可控,避免油温偏低时散热器仍然持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
本技术涉及液压泵站,属于施工机械

技术介绍
液压泵站一般采用水平轴或竖直轴两种设计方案,需要对汽油机和液压油进行散热,采用水平轴方案,液压油尾部轴流风机散热。若轴流风机为吸风,则汽油机吸入热分,影响汽油的散热;若轴流风机为吹风,则轴流风机和汽油机抢风,两者散热效率均受到影响。液压油箱分为主副2个油箱,造成浪费。并且,一般水平轴方案的汽油机输出轴与液压油冷却风机串联,汽油机启动则散热器持续工作。在低温环境下,液压油温度可能持续偏低。油温过低会导致液压油的粘度升高,液压泵的吸油阻力变大,此时容易吸入空气,当泵吸油腔的的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气体分离压力时,空气会析出,造成气穴现象,产生巨大的噪音。采用垂直轴方案,通过尾部散热,虽然油箱设计比较规整,但是离心风机的蜗壳比较复杂,导致底架加工制造难度大,质量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填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散热可控、互不干涉的双风道液压动力站。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两个区域的水平隔板,所述外壳中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冷却系统,汽油机,以及联轴器与油泵,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水平隔板下方,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前后对穿的进风口,所述汽油机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散热进气口,所述散热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下方,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主控阀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外壳,以及将外壳隔成上下两个区域的水平隔板,所述外壳中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箱和液压油冷却系统,汽油机,以及联轴器与油泵,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水平隔板下方,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前后对穿的进风口,所述汽油机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散热进气口,所述散热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水平隔板下方,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主控阀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置有车轮和支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前端对应所述进风口位置设置有进风罩,对应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设置有散热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风-油散热器、吸式轴流风机和马达,所述马达驱动液压油流经风-油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吸式轴流风机将空气吸入通过所述风-油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液压动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后方的水平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文贤孙丹周现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