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锚具
本技术涉及锚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锚具。
技术介绍
锚具是指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也称之为预应力锚具。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应用的不断扩大,对基坑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为了不影响工程周边的地下环境,在基坑工程完工后,施工中起临时支护作用的锚索必须进行拆除。如果取消锚索而改用其他支护方案,将极大地提高工程造价和延长工期。现有的一些可拆卸锚具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成本高昂等问题,进而造成锚索拆除效果不佳,极大地阻碍了锚索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拆卸锚具,该可拆卸锚具能够夹紧穿入至锚孔内的预应力筋,也能够很简单地松开并移走预应力筋,从而实现了对预应力筋进行重复回收利用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锚具,包括:锚壳体,所述锚壳体轴向开设有锚孔;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装设于所述锚壳体的轴向端部并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锚壳体(10),所述锚壳体(10)轴向开设有锚孔(11);/n第一锁定件(20),所述第一锁定件(20)装设于所述锚壳体(10)的轴向端部并与所述锚孔(11)相连通;及,/n夹持机构(30),所述夹持机构(30)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0)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锁定件(20)的轴向滑动,当所述夹持机构(30)朝向所述锚孔(11)滑动并穿入至所述锚孔(11)内时,所述夹持机构(30)夹紧穿入至所述锚孔(11)内的预应力筋;当所述夹持机构(30)移出所述锚孔(11)时所述夹持机构(30)松开预应力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壳体(10),所述锚壳体(10)轴向开设有锚孔(11);
第一锁定件(20),所述第一锁定件(20)装设于所述锚壳体(10)的轴向端部并与所述锚孔(11)相连通;及,
夹持机构(30),所述夹持机构(30)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0)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锁定件(20)的轴向滑动,当所述夹持机构(30)朝向所述锚孔(11)滑动并穿入至所述锚孔(11)内时,所述夹持机构(30)夹紧穿入至所述锚孔(11)内的预应力筋;当所述夹持机构(30)移出所述锚孔(11)时所述夹持机构(30)松开预应力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0)包括:第二锁定件(31)及多个夹片(32),所述第二锁定件(31)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0)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锁定件(20)的轴向滑动;各个所述夹片(32)周向装设于所述第二锁定件(31)靠近所述锚孔(11)的端部,且各个所述夹片(32)相互围设形成有用于夹紧预应力筋的夹持工位(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31)面向所述锚孔(11)的端部形成有环形凸部(311),所述夹片(32)面向所述第二锁定件(31)的侧面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21),所述环形凸部(311)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321)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0)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与所述锚孔(11)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锁定件(31)可滑动式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0)背向所述锚壳体(10)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个第一凸部(22),各个所述第一凸部(22)相间隔设置,且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凸部(22)之间围设形成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士亮,程良奎,王哲,崔涵晟,白光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能岩土锚固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