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用涨壳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6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岩用涨壳锚杆,包括涨壳、锚杆,所述涨壳两端分别设置有涨壳内楔、锥形顶块,涨壳内楔与涨壳顶部、锥形顶块与涨壳底部均构成滑动式接触;所述锚杆包括锚杆体,锚杆体一端通过连接套固定安装有螺杆,螺杆与涨壳内楔通过螺纹传动连接,连接套顶部嵌入锥形顶块内并紧压锥形顶块的支撑凸缘;转动锚杆驱动涨壳内楔和锥形顶块向涨壳内运动直至锥形顶块的支撑凸缘断裂,使得涨壳片向外变形扩胀至围岩孔壁对岩体施加预应力;同时还提供了该软岩用涨壳锚杆的施工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锚固效果好,施工效率高,能很好地应用于软质岩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岩用涨壳锚杆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质岩层的涨壳锚杆。
技术介绍
在地下工程、矿上巷道、铁路隧道、边坡防护和军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地层变形、坍塌、失稳,需要对地层进行加固,所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在地层中埋设砂浆锚杆或含涨壳头的锚杆,利用锚杆的拉力以及与锚杆一体化的混泥土注浆体而使地层形成整体性加固结构,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与普通砂浆锚杆相比,预应力锚杆体现出了如下优势:1、通过对在内外锚头之间的岩体施加预应力,将形成岩石压缩区;2)在岩体中连续安装预应力锚杆,相互重叠交叉的压缩区,将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压缩承载层;3)特别在隧道工程中,预应力锚杆形成的压缩区能形成岩体的承载拱,在拱效应作用下,不但充分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且对拱外侧围岩的抗力得到极大提升。预应力锚杆包括快速药卷、涨壳锚杆等种类。其中,涨壳锚杆通常由涨壳、杆体、垫板、螺母等基本构件组成,必要时增加球垫、注浆管、排气管、止浆塞、居中装置等其它部件,属于一种可预应力的机械式锚固锚杆。与快速药卷等锚杆相比,在钻孔深度、杆体长度相当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岩用涨壳锚杆,包括涨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壳两端分别设置有涨壳内楔、锥形顶块,涨壳内楔与涨壳顶部、锥形顶块与涨壳底部均构成滑动式接触;所述锚杆包括锚杆体,锚杆体一端通过连接套固定安装有螺杆,螺杆与涨壳内楔通过螺纹传动连接,连接套顶部嵌入锥形顶块内并紧压锥形顶块的支撑凸缘;转动锚杆驱动涨壳内楔和锥形顶块向涨壳内运动直至锥形顶块的支撑凸缘断裂,使得涨壳片向外变形扩胀至围岩孔壁对岩体施加预应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岩用涨壳锚杆,包括涨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壳两端分别设置有涨壳内楔、锥形顶块,涨壳内楔与涨壳顶部、锥形顶块与涨壳底部均构成滑动式接触;所述锚杆包括锚杆体,锚杆体一端通过连接套固定安装有螺杆,螺杆与涨壳内楔通过螺纹传动连接,连接套顶部嵌入锥形顶块内并紧压锥形顶块的支撑凸缘;转动锚杆驱动涨壳内楔和锥形顶块向涨壳内运动直至锥形顶块的支撑凸缘断裂,使得涨壳片向外变形扩胀至围岩孔壁对岩体施加预应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用涨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壳包括一体成型的涨壳连接部和分别设置在涨壳连接部两侧的两组涨壳片,每组涨壳片周向设置在涨壳连接部上,涨壳内侧上下形成有第一内锥面、内环面和第二内锥面,其中第一内锥面、第二内锥面分别与涨壳内楔、锥形顶块的形状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岩用涨壳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顶块内具有通孔并在通孔上方设置有环状、与连接套顶部适配的支撑凸缘,锥形顶块的外锥面与涨壳的第二内锥面为滑动式接触。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士亮程良奎陶燕丽王哲虞兴福戚玉亮董文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能岩土锚固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