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31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所述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包括锚具和多个夹片;所述锚具包括主圆盘体和副圆盘体,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锥形孔,所述副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锥形孔,所述主圆盘体内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滑腔,多个所述滑腔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副圆盘体靠近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纹杆,多个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副圆盘体的一端具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滑腔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具有夹片便于拆卸、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
本技术涉及锚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
技术介绍
锚具是指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也称之为预应力锚具,夹片锚具在使用时,是将预应力钢绞线先穿过锚具上的锥孔,然后将夹片一一插入到多个锥孔内,并且夹片包围在钢绞线外,最后用锤子将锤夹片的一端,使夹片进入到锥孔内,随着夹片的进入,两个夹片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从而能将钢绞线夹紧。然而现有技术的锚具使用时在对预应力钢绞线完成张拉后,夹片从锚具锥孔内拆卸掉时,需要相关工程人员使用顶杆配合锤子将夹片一一冲出,费时费力,不够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夹片便于拆卸、使用方便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包括:锚具和多个夹片;所述锚具包括主圆盘体和副圆盘体,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锥形孔,所述副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锥形孔,所述主圆盘体内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滑腔,多个所述滑腔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副圆盘体靠近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纹杆,多个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副圆盘体的一端具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滑腔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任意一个所述夹片均包括两个半夹片体,所述半夹片体上开设有弧槽。优选的,所述弧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防滑凹纹。优选的,多个所述滑腔靠近所述副圆盘体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贯穿孔,多个所述螺纹杆均贯穿相对应的所述贯穿孔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贯穿孔的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锥形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锥形孔的个数一致。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所述锚具是有主圆盘体和副圆盘体组成,且主圆盘体和副圆盘体可相对滑动,能极大的方便相关施工人员对夹片的拆卸工作,省时省力,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中锚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中夹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中夹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副圆盘体的右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主圆盘体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对夹片进行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锚具,101、主圆盘体,102、副圆盘体,103、第一锥形孔,104、第二锥形孔,105、滑腔,106、螺纹杆,107、滑块,108、螺母,2、夹片,201、半夹片体,202、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8,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中锚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中夹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中夹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副圆盘体的右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主圆盘体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对夹片进行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包括:锚具1和多个夹片2;所述锚具1包括主圆盘体101和副圆盘体102,所述主圆盘体10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锥形孔103,所述副圆盘体10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锥形孔104,所述主圆盘体101内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滑腔105,多个所述滑腔105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107,所述副圆盘体102靠近所述主圆盘体10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纹杆106,多个所述螺纹杆106远离所述副圆盘体102的一端具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滑腔105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块107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螺纹杆106的外壁上均螺纹套设有螺母108;任意一个所述夹片2均包括两个半夹片体201,所述半夹片体201上开设有弧槽202。所述弧槽202的内壁上开设有防滑凹纹。多个所述滑腔105靠近所述副圆盘体102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贯穿孔,多个所述螺纹杆106均贯穿相对应的所述贯穿孔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贯穿孔的内壁活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锥形孔103和多个所述第二锥形孔104的个数一致。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下,如图1所示,主圆盘体101和副圆盘体102之间的距离为最大状态,多个螺母108均与主圆盘体101相接触;在使用时,预应力钢绞线先穿过第二锥形孔104,随后再穿过对应的第一锥形孔103,所有预应力钢绞线均穿好后,将夹片2一一插入到多个第一锥形孔103内,并且使两个半夹片体201分别位于钢绞线的两侧,然后用锤子敲击半夹片体201的尾端,半夹片体201的前端会逐渐进入到第一锥形孔103内,随着半夹片体201的进入,两个半夹片体201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从而使得两个弧槽202将钢绞线包裹住,两个弧槽202内的防滑凹纹能增大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最终,随着锤子的不断敲击,夹片2的前端会进入到对应的第二锥形孔104中,如图7所示,此时,夹片2的大部分的外壁均与第一锥形孔103紧密接触;完成每个夹片2的插入及固定工作后,便可启动千斤顶推动副圆盘体101来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在对夹片2进行拆卸时,先依次逆时针拧动多个螺母108,使螺母8与副圆盘体102相接触,然后使用顶杆顶住主圆盘体101远离副圆盘体102的一侧外壁上的中心处,随后使用锤子敲击顶杆,主圆盘体101受到冲击力后会向副圆盘体102的方向运动,而多个夹片2由于受到对应的第二锥形孔104的限制无法再移动,最终,如图8所示,多个夹片2的外壁会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103的内壁相分离,此时,多个夹片2仅仅是前端与对应的第二锥形孔104有少部分的接触保持力,使用老虎钳之类的工具可轻易将夹片2夹出。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所述锚具1是有主圆盘体101和副圆盘体102组成,且主圆盘体101和副圆盘体102可相对滑动,能极大的方便相关施工人员对夹片2的拆卸工作,省时省力,使用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锚具和多个夹片;/n所述锚具包括主圆盘体和副圆盘体,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锥形孔,所述副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锥形孔,所述主圆盘体内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滑腔,多个所述滑腔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副圆盘体靠近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纹杆,多个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副圆盘体的一端具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滑腔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均螺纹套设有螺母;/n任意一个所述夹片均包括两个半夹片体,所述半夹片体上开设有弧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夹片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具和多个夹片;
所述锚具包括主圆盘体和副圆盘体,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锥形孔,所述副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锥形孔,所述主圆盘体内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滑腔,多个所述滑腔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副圆盘体靠近所述主圆盘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纹杆,多个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副圆盘体的一端具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滑腔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均螺纹套设有螺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三成徐健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三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