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渣回收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0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渣回收池,属于工业生产设备领域,所述的矿渣回收池的进料口与冶炼炉的出渣口连通,矿渣进入到回收池本体内部,从进水管进水,水流通过雾化喷头喷入,喷入的水雾与矿渣接触,产生的水蒸气从出气管处回收,矿渣进入回收池本体后堆积在分隔网上,进水管处进入的水雾对矿渣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水流从分隔网处漏下,漏下的水流携带有矿渣处冲下的灰尘,在分隔网下方蓄积分层,上层水从出水管处流出,下层泥从出料口处收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回收矿渣,可有效避免矿渣问过过后,同时还可避免矿渣回收时的扬尘,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渣回收池
本技术属于工业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矿渣回收池。
技术介绍
在矿石冶炼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矿渣,矿渣在冶炼生产结束后一般作为工业垃圾进行处理,矿石冶炼一般都是高温冶炼,矿渣的温度一般都很高,为保证生产安全,矿渣一般都回收再渣池内,渣池一般都是方形池体,连接在冶炼炉的出渣口处,矿渣进入到渣池内堆积,大量的矿渣堆积渣池内的温度也会很高,为保证生产安全一般会进水对矿渣进行降温,但是矿渣高温预冷会碎裂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蒸汽,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矿渣的回收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渣回收池,所述的矿渣回收池的进料口与冶炼炉的出渣口连通,矿渣进入到回收池本体内部,从进水管进水,水流通过雾化喷头喷入,喷入的水雾与矿渣接触,产生的水蒸气从出气管处回收,矿渣进入回收池本体后堆积在分隔网上,进水管处进入的水雾对矿渣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水流从分隔网处漏下,漏下的水流携带有矿渣处冲下的灰尘,在分隔网下方蓄积分层,上层水从出水管处流出,下层泥从出料口处收集,本技术可有效回收矿渣,可有效避免矿渣问过过后,同时还可避免矿渣回收时的扬尘,方便实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矿渣回收池主要包括回收池本体、顶盖、出气管、连接轴、拉手、进水管、出料口、仓门、出水管,所述回收池本体为长方体结构,顶盖设置在回收池本体顶部,出气管设置在顶盖顶面,所述顶盖通过连接轴与回收池本体连接,拉手设置在顶盖正面,进水管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出料口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仓门设置在出料口正面,出水管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出水管位于进水管及出料口之间,所述回收池本体内部设置有进料口、分隔网、缓冲坡,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左侧,所述分隔网横向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内部,缓冲坡位于分隔网下方。所述出气管与回收池本体连通,出气管设置有两排,每排设置有至少两根出气管。所述回收池本体右侧设置有至少三根进水管,进水管位于回收池本体内部的端口位置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回收池本体右侧设置有至少三个出料口,出料口设置在回收池本体的底部位置。所述缓冲坡为斜向右的45°坡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的矿渣回收池的进料口与冶炼炉的出渣口连通,矿渣进入到回收池本体内部,从进水管进水,水流通过雾化喷头喷入,喷入的水雾与矿渣接触,产生的水蒸气从出气管处回收,矿渣进入回收池本体后堆积在分隔网上,进水管处进入的水雾对矿渣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水流从分隔网处漏下,漏下的水流携带有矿渣处冲下的灰尘,在分隔网下方蓄积分层,上层水从出水管处流出,下层泥从出料口处收集,本技术可有效回收矿渣,可有效避免矿渣问过过后,同时还可避免矿渣回收时的扬尘,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回收池本体、2-顶盖、3-出气管、4-连接轴、5-拉手、6-进水管、7-出料口、8-仓门、9-出水管、10-进料口、11-分隔网、12-缓冲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如图1-2所示,所述矿渣回收池主要包括回收池本体1、顶盖2、出气管3、连接轴4、拉手5、进水管6、出料口7、仓门8、出水管9,所述回收池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顶盖2设置在回收池本体1顶部,出气管3设置在顶盖2顶面,所述出气管3与回收池本体1连通,出气管3设置有两排,每排设置有至少两根出气管3,所述顶盖2通过连接轴4与回收池本体1连接,拉手5设置在顶盖2正面,进水管6设置在回收池本体1右侧,所述回收池本体1右侧设置有至少三根进水管6,进水管6位于回收池本体1内部的端口位置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回收池本体1右侧设置有至少三个出料口7,出料口7设置在回收池本体1的底部位置,仓门8设置在出料口7正面,出水管9设置在回收池本体1右侧,出水管9位于进水管6及出料口7之间,所述回收池本体1内部设置有进料口10、分隔网11、缓冲坡12,所述进料口10设置在回收池本体1左侧,所述分隔网11横向设置在回收池本体1内部,缓冲坡12位于分隔网11下方,所述缓冲坡12为斜向右的45°坡体。所述的矿渣回收池的进料口10与冶炼炉的出渣口连通,矿渣进入到回收池本体1内部,从进水管6进水,进水管6设置有至少三根,三根进水管6可保证进水均匀,与矿渣均匀接触,水流通过雾化喷头喷入,喷入的水雾与矿渣接触,产生的水蒸气从出气管3处回收,出气管3设置在顶盖2上,出气管3可与外部的气体回收仓连通,回收池本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2,顶盖2通过连接轴4与回收池本体1连接,连接轴4为转轴,活动连接,方便开合顶盖2,顶盖2开合方便对分隔网11上方的矿渣进行收集,矿渣进入回收池本体1后堆积在分隔网11上,进水管6处进入的水雾对矿渣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水流从分隔网11处漏下,漏下的水流携带有矿渣处冲下的灰尘,在分隔网11下方蓄积分层,上层水从出水管9处流出,下层泥从出料口7处收集,出料口7设置在回收池本体1的底部位置,下层泥可直接从出料口7处收集,分隔网11下方设置有缓冲坡12,缓冲坡12为斜向右的45°坡体,缓冲坡12可防止矿渣在一侧堆积的同时,下漏的灰尘也在一侧堆积,不易清理,缓冲坡12的设置可避免灰尘在回收池本体1左侧堆积,方便从右侧出料口7处收集分隔网11下方的尘土,本技术可有效回收矿渣,可有效避免矿渣问过过后,同时还可避免矿渣回收时的扬尘,方便实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渣回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回收池主要包括回收池本体、顶盖、出气管、连接轴、拉手、进水管、出料口、仓门、出水管,所述回收池本体为长方体结构,顶盖设置在回收池本体顶部,出气管设置在顶盖顶面,所述顶盖通过连接轴与回收池本体连接,拉手设置在顶盖正面,进水管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出料口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仓门设置在出料口正面,出水管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出水管位于进水管及出料口之间,所述回收池本体内部设置有进料口、分隔网、缓冲坡,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左侧,所述分隔网横向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内部,缓冲坡位于分隔网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渣回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回收池主要包括回收池本体、顶盖、出气管、连接轴、拉手、进水管、出料口、仓门、出水管,所述回收池本体为长方体结构,顶盖设置在回收池本体顶部,出气管设置在顶盖顶面,所述顶盖通过连接轴与回收池本体连接,拉手设置在顶盖正面,进水管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出料口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仓门设置在出料口正面,出水管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右侧,出水管位于进水管及出料口之间,所述回收池本体内部设置有进料口、分隔网、缓冲坡,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左侧,所述分隔网横向设置在回收池本体内部,缓冲坡位于分隔网下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煜翁敏王慰慈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霖启化工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