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臭水沟治理的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02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臭水沟治理的净水系统,包括框架体,框架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框架体内固设有间隔板,间隔板的底端与框架体内底面之间存在间隙且间隔板将框架体内部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分别位于间隔板的两侧,框架体内水平固设有格栅板,格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设在间隔板的两侧,格栅板下方填充有潜流填料,格栅板上方设置有净化植物;间隔板顶端固设有投放箱,投放箱内填充有稀释过的营养液,投放箱通过管道顺序连接有计量泵和投放管口,间隔板的两侧均固设有氨氮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与计量泵的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控制营养液多次缓释投放,不易造成富营养化污染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臭水沟治理的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修复的
,尤其是涉及适用于臭水沟治理的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臭水沟内混杂有生活废水、地表雨水以及供液废水,水体散发腐臭气味,是环境治理的重要项目之一。现有的臭水沟治理系统多为污水源处理、管网泵站以及处理厂共同作用的联动处理系统,实现麻烦且工程量大。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3326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城市臭水沟的景观型湿地装置,包括表流人工框架总成和位于表流人工框架总成的潜流人工框架总成,表流人工框架总成包括表流人工支撑立杆和表流人工面板,表流人工支撑立杆上端活动铰接人工面板且其下端固定连接潜流人工框架总成,表流人工支撑立杆侧壁设有横向扶杆,横向扶杆和表流人工支撑立杆通过连接板连接,表流人工支撑立杆内侧壁上方设有用于盛装营养基质液的第一装载凹槽,第一装载凹槽左侧设有进水管道连接管,第一装载凹槽右侧设有出水管连接管,表流人工支撑立杆内侧壁下方设有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第二装载凹槽,潜流人工支撑横杆外侧壁设有开口槽,其开口远离潜流人工支撑横杆中心轴,潜流人工支撑横杆设有第一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臭水沟治理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顶部敞开的盒体状的框架体(1),所述框架体(1)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口(11)和出水管口(12),所述框架体(1)内竖直固设有间隔板(15),所述间隔板(15)的底端与框架体(1)内底面之间存在间隙且间隔板(15)将框架体(1)内部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所述进水管口(11)和出水管口(12)分别位于间隔板(15)的两侧,所述框架体(1)内水平固设有格栅板(16),所述格栅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设在间隔板(15)的两侧,所述格栅板(16)下方填充有潜流填料(2),所述格栅板(16)上方设置有净化植物(17);/n所述间隔板(15)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臭水沟治理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顶部敞开的盒体状的框架体(1),所述框架体(1)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口(11)和出水管口(12),所述框架体(1)内竖直固设有间隔板(15),所述间隔板(15)的底端与框架体(1)内底面之间存在间隙且间隔板(15)将框架体(1)内部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所述进水管口(11)和出水管口(12)分别位于间隔板(15)的两侧,所述框架体(1)内水平固设有格栅板(16),所述格栅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设在间隔板(15)的两侧,所述格栅板(16)下方填充有潜流填料(2),所述格栅板(16)上方设置有净化植物(17);
所述间隔板(15)顶端固设有投放箱(3),所述投放箱(3)内填充有稀释过的营养液,所述投放箱(3)通过管道顺序连接有计量泵(31)和投放管口(32),所述投放管口(3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间隔板(15)的两侧,所述间隔板(15)的两侧均固设有氨氮传感器(33),所述氨氮传感器(33)与计量泵(31)的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臭水沟治理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填料(2)包括一级碎石床(21)、二级碎石床(22)和三级碎石床(23),所述一级碎石床(21)、二级碎石床(22)以及三级碎石床(23)均由碎石组成且碎石粒径顺次递减,所述间隔板(15)靠近进水管口(11)的一侧由上至下顺次设置一级碎石床(21)、二级碎石床(22)以及三级碎石床(23),所述间隔板(15)靠近出水管口(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占新施祖高田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青山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