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94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应用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污水过滤的问题,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排水管,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过滤池,所述筒体靠近过滤池的一端沿周缘方向设有截面呈倒U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扣合在过滤池开口的边缘上;所述筒体的外侧壁沿周缘方向设有若干个齿条,所述过滤池与齿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过滤池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管设置在筒体上,所述过滤池在进水口远离底壁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操作者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2096854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用油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滑动套接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侧壁开设有齿槽,所述抽油管的底端连通有锥型的吸油罩,所述吸油罩的侧边通过连杆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侧边固定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生活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污水中会含有大量的沉淀物,上述方案没有对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而是将污水直接排出,处理效果不好,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其优点是:通过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操作者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有利于环保。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排水管,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过滤池,所述筒体靠近过滤池的一端沿周缘方向设有截面呈倒U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扣合在过滤池开口的边缘上;所述筒体的外侧壁沿周缘方向设有若干个齿条,所述过滤池与齿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过滤池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管设置在筒体上,所述过滤池在进水口远离底壁的一侧设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污水通过进水口输送到过滤池中,过滤池中的污水逐渐增多,直至污水漫过过滤网,此时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从而过滤网对污水起到了过滤的作用,进而便于操作者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有利于环保,同时筒体通过定位槽扣合在过滤池上可以增加筒体的稳定性,当操作者启动伺服电机驱动齿轮时,齿轮驱动齿条向上移动,此时定位槽从过滤池上脱离,使得筒体与过滤池之间产生缝隙,此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缝隙将过滤网从过滤池中取出,从而齿条便于操作者快速的将筒体升高,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壁沿周缘方向设置有环形气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气囊中充有气体,使得环形气囊容易产生形变,当定位槽扣合在过滤池上时,环形气囊可以将过滤池侧壁与定位槽之间的缝隙填满,从而环形气囊对过滤池侧壁与定位槽之间的缝隙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进而增加筒体与过滤池之间的密封性,以减少筒体与过滤池之间出现渗漏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池上设有与齿条相配合的匚形块,所述匚形块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与齿条的两个侧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通过齿轮驱动齿条移动时,匚形块可以限制齿条的移动方向,使得齿条做直线运动,从而匚形块对齿条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增加筒体移动时的稳定性,以减少筒体出现倾倒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池在齿条沿长度的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齿条的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齿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条向上移动时,齿槽对限位块产生斜向的推力,此时限位块向限位槽的槽底移动,限位块对弹簧进行压缩,受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恢复力,并且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簧对限位块产生反向推力,当齿条停止移动时,限位块嵌入到齿槽中,限位块通过齿槽限制齿条的移动方向,从而限位块对齿条起到了限位的作用,进而减少齿条出现反向移动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块远离齿条的一端设有延伸出固定座的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筒体需要与过滤池连接时,操作者拉动拉杆,拉杆带动限位块向限位槽的槽底靠近,使得限位块从齿槽中脱离,此时伺服电机通过齿轮驱动齿条移回原位,从而拉杆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拉动限位块,进而便于调节齿条恢复原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池的底壁上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沉淀池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输出端与绞龙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沉淀池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沉淀池上设有用于封闭出料口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中的沉淀物经过长期沉淀后,沉淀物沉淀到沉淀池中,当筒体中的水排出以后,操作者将盖板打开,此时第一电机驱动绞龙转动,绞龙推动沉淀物从出料口排出,从而绞龙实现了自动清理沉淀物的目的,进而便于操作者对沉淀物做进一步处理,以减少沉淀物过多堵塞过滤网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与沉淀池之间设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由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自身较软具有弹性,且容易产生形变,当盖板盖合在出料口上时,橡胶垫可以将盖板与沉淀池之间的缝隙填满,从而橡胶垫对盖板与沉淀池之间的缝隙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进而增加盖板与沉淀池之间的密封性,以减少出料口出现渗漏的可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池的底壁与过滤网之间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通过连杆连接在过滤池上;所述定位座中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定位座上,所述转轴的轴心与过滤池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转轴远离过滤网的一端设有与过滤池底壁相抵触的刮板,所述过滤池的外侧壁上设有输出端延伸入过滤池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通过一对锥齿轮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通过锥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刮板转动,刮板可以对过滤池底壁上的沉淀物进行清扫,当刮板经过沉淀池时,沉淀物落入到沉淀池中,从而刮板对过滤池底壁上的沉淀物起到了刮除的作用,进而便于绞龙将沉淀物从出料口排出,以减少过滤池中沉积的沉淀物过多造成过滤网堵塞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操作者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有利于环保;2.通过绞龙实现了自动清理沉淀物的目的,便于操作者对沉淀物做进一步处理,以减少沉淀物过多堵塞过滤网的情况发生;3.通过刮板将过滤池底壁上的沉淀物刮入到沉淀池中,便于绞龙将沉淀物从出料口排出,以减少过滤池中沉积的沉淀物过多造成过滤网堵塞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11、筒体;12、过滤池;13、排水管;14、进水口;15、定位槽;16、环形气囊;17、过滤网;2、伺服电机;21、齿轮;22、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排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筒体(11)和过滤池(12),所述筒体(11)靠近过滤池(12)的一端沿周缘方向设有截面呈倒U形的定位槽(15),所述定位槽(15)扣合在过滤池(12)开口的边缘上;/n所述筒体(11)的外侧壁沿周缘方向设有若干个齿条(22),所述过滤池(12)与齿条(2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与齿条(22)相啮合的齿轮(21);/n所述过滤池(12)上设有进水口(14),所述排水管(13)设置在筒体(11)上,所述过滤池(12)在进水口(14)远离底壁的一侧设有过滤网(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排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筒体(11)和过滤池(12),所述筒体(11)靠近过滤池(12)的一端沿周缘方向设有截面呈倒U形的定位槽(15),所述定位槽(15)扣合在过滤池(12)开口的边缘上;
所述筒体(11)的外侧壁沿周缘方向设有若干个齿条(22),所述过滤池(12)与齿条(2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与齿条(22)相啮合的齿轮(21);
所述过滤池(12)上设有进水口(14),所述排水管(13)设置在筒体(11)上,所述过滤池(12)在进水口(14)远离底壁的一侧设有过滤网(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5)的内侧壁沿周缘方向设置有环形气囊(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2)上设有与齿条(22)相配合的匚形块(23),所述匚形块(23)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与齿条(22)的两个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液分离系统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2)在齿条(22)沿长度的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座(3),两个所述固定座(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一个限位槽(31),所述限位槽(31)中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与限位槽(31)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33),所述齿条(22)的侧壁沿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青山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