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5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其包括拦网和两锚杆,两锚杆插设在河道两岸地面内,两锚杆上共同与拦网固定连接,两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转动架,转动辊上开设有辊槽,两转动辊的辊槽上共同连接有钢带,钢带上固定连接有扫动框,扫动框部分位于水面下方,河流两岸均固定连接有运送架,运送架上均设有传送带,运送架远离扫动框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运送架远离扫动框的一端设有垃圾回收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设置拦网将水体中顺流而下的漂浮固体垃圾进行拦截,通过传送带将垃圾输送到岸上并倒入垃圾回收框内,完成了对河道漂浮垃圾的收集,同时由于拦网不与水体环境底部抵触,减少了对水体中生物活动的影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甚至人们在河道中随意倾倒一些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越发严重。而在河道中进行垃圾打捞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打捞效率低,清理难度大。公告号为CN2071438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河道垃圾清理系统。该园林河道垃圾清理系统包括两个固定板,栅栏和两个固定杆;所述的栅栏固定在两个固定板的同一侧,栅栏和每个固定板形成的角度为90度;所述的栅栏上下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栅栏上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和固定板位于栅栏的同一侧;所述的移动杆的上端设置有移动绳。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河道中顺流而下的固体垃圾通常会沿河流表面漂浮,而另外一些密度大于水的垃圾会沉在水底而不会随水流飘下,因此通过拦网对水中和水底的拦截不仅意义不大,而且会影响水体中生物的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了对水中生物影响的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包括拦网和两锚杆,两所述锚杆插设在河道两岸地面内,两所述锚杆共同与拦网固定连接,所述拦网部分伸入水面且不与水底接触,所述拦网高于水面的部分不小于半米,所述两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架上的转动轴穿出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穿出有转动轴的一侧固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转动轴穿出转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转动轴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开设有辊槽,两所述转动辊的辊槽上共同连接有钢带,所述钢带被两转动辊张紧,且所述钢带位于拦网朝向河流上游的一侧,所述钢带上固定连接有扫动框,所述扫动框部分位于水面下方,河流两岸与所述扫动框相对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部分伸入水中的运送架,所述运送架上均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运送架远离扫动框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运送架远离扫动框的一端设有垃圾回收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拦网,将河流上顺流而下的漂浮固定体垃圾进行拦截,由于拦网部分伸出水中且上端高于水面,从而有效的对不同体积的固体垃圾进行拦截,而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重复正转和反转的动作驱动转动辊,并使转动辊上张紧的钢带带动扫动框在平行于拦网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扫动框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将被拦网阻拦的漂浮垃圾推动至河岸两侧,并将漂浮垃圾推动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垃圾托运到岸上并运送至垃圾回收框中,自动完成了对河流中固体漂浮垃圾的清理和收集,并且不会完全阻断水下水路,减少了对水体中生物活动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槽在每个转动辊设有若干个,所述钢带设有与两转动辊上转动槽数量相匹配的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钢带共同与扫动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个相互配合的辊槽和钢带,并通过若干钢带同时对扫动框进行连接,提升了扫动框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了水体扰动对扫动框正常工作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扫动框上固定连接有透水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水网,减少了扫动框运动过程中水流对扫动框造成的阻力,同时减少扫动框对水流的扰动,降低被推动的垃圾在水流的扰动下下脱离扫动框的可能性,提升了扫动框对漂浮垃圾推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传送带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垂直于传送带表面的挡板,所述挡板与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挡板均匀分布在传送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减少了垃圾运动至传送带后,由于垃圾表面附有水而产生湿滑,导致垃圾沿传动带不断下滑的可能性,挡板对运送至传送带上的垃圾进行阻挡,提升了传送带运送垃圾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嵌设有沥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挡板上设置沥水板,当传送带对垃圾进行运送的过程中,进一步对垃圾上沾染的水分进行沥干,并使水分沿传送带回流至河水中,减少水随垃圾不断被运送至岸上导致装置周围土壤泥泞和土质流失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传送带相互远离的一端下方的底面上均设有底座,所述垃圾回收框设有分别设有两个且均位于底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两个垃圾回收框,当工作人员对其中一个垃圾回收框中收集的垃圾进行清理时,将另一个垃圾回收框推动至传送带的下方对垃圾进行承接,从而在不停止垃圾收集结构工作的情况下对垃圾回收框中的垃圾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均开设有轮槽,所述垃圾回收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位于轮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垃圾回收框底端设置滚轮,便于工作人员推动垃圾回收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平台、两个翻转平台和基座,所述固定平台和翻转平台位于基座上,且两个所述翻转平台位于固定平台的两端,所述轮槽沿长度方向贯穿两翻转平台和固定平台,所述轮槽为倒T字型槽,所述垃圾回收框底端设有若干倒T形的轮架,所述轮架位于轮槽中,若干所述滚轮分别位于各个轮架上,两所述翻转平台与基座铰接,所述基座上铰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顶端与翻转平台的底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垃圾回收框中的垃圾进行清理时,首先将垃圾回收框推动至翻转平台上,通过驱动气缸将翻转平台的一侧顶升,使位于翻转平台上的垃圾回收框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垃圾回收框中的垃圾取出,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拦网将水体中顺流而下的漂浮固体垃圾进行拦截,并通过扫动框将被拦网阻拦的垃圾推动至岸边两侧,最后通过传送带将垃圾输送到岸上并倒入垃圾回收框内,完成了对河道漂浮垃圾的收集,同时由于拦网不与水体环境底部抵触,减少了对水体中生物活动的影响;2.通过设置透水网,减少了扫动框推动垃圾时扰动水体使垃圾飘出扫动框推动范围的可能性,提升了装置的可靠性;3.通过设置包括固定平台、翻转平台和基座的底座,便于在需要对垃圾回收框进行清理时,将垃圾回收框倾斜一定的角度,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底座和垃圾回收框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用于体现底座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拦网;11、锚杆;2、转动架;21、转动轴;22、第一驱动电机;23、转动辊;231、辊槽;3、钢带;31、扫动框;311、透水网;4、运送架;41、传送带;411、挡板;4111、沥水板;42、第二驱动电机;5、垃圾回收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拦网(1)和两锚杆(11),两所述锚杆(11)插设在河道两岸地面内,两所述锚杆(11)共同与拦网(1)固定连接,所述拦网(1)部分伸入水面且与水底分离,所述拦网(1)高于水面的部分不小于半米,所述两锚杆(1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架(2)上的转动轴(21)穿出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穿出有转动轴(21)的一侧固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的电机轴与转动轴(21)穿出转动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转动轴(21)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辊(23),所述转动辊(23)上开设有辊槽(231),两所述转动辊(23)的辊槽(231)上共同连接有钢带(3),所述钢带(3)被两转动辊(23)张紧,且所述钢带(3)位于拦网(1)朝向河流上游的一侧,所述钢带(3)上固定连接有扫动框(31),所述扫动框(31)部分位于水面下方,河流两岸与所述扫动框(31)相对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部分伸入水中的运送架(4),所述运送架(4)上均设有传送带(41),所述传送带(41)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2)驱动,所述运送架(4)远离扫动框(31)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运送架(4)远离扫动框(31)的一端设有垃圾回收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拦网(1)和两锚杆(11),两所述锚杆(11)插设在河道两岸地面内,两所述锚杆(11)共同与拦网(1)固定连接,所述拦网(1)部分伸入水面且与水底分离,所述拦网(1)高于水面的部分不小于半米,所述两锚杆(1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架(2)上的转动轴(21)穿出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穿出有转动轴(21)的一侧固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的电机轴与转动轴(21)穿出转动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转动轴(21)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辊(23),所述转动辊(23)上开设有辊槽(231),两所述转动辊(23)的辊槽(231)上共同连接有钢带(3),所述钢带(3)被两转动辊(23)张紧,且所述钢带(3)位于拦网(1)朝向河流上游的一侧,所述钢带(3)上固定连接有扫动框(31),所述扫动框(31)部分位于水面下方,河流两岸与所述扫动框(31)相对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部分伸入水中的运送架(4),所述运送架(4)上均设有传送带(41),所述传送带(41)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2)驱动,所述运送架(4)远离扫动框(31)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运送架(4)远离扫动框(31)的一端设有垃圾回收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槽(231)在每个转动辊(23)设有若干个,所述钢带(3)设有与两转动辊(23)上转动槽数量相匹配的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钢带(3)共同与扫动框(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修复用河道垃圾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动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占新宣文轩贺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青山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