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池,所述水解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淀池,且水解池的内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布水主管道,所述布水主管道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布水支管道,所述沉淀池和水解池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水解池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清洁组件,调节组件可以方便控制水解池内水解后的有机废水的出水量,使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尽可能的避免有机废水处理不彻底就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清洁组件可以方便的清洁水解池内壁上附着的死泥,使水解池内水解有机废水的效率更高,同时减少了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水解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和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但是,现有的水解酸化设备在处理有机废水时水解酸化池内壁会残留许多死泥影响水解处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池,所述水解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淀池,且水解池的内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布水主管道,所述水解池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布水主管道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布水支管道,所述沉淀池和水解池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水解池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清洁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堰板、滑块、连接杆、滑槽、第二限位板和调节丝杆,所述水解池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沉淀池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沉淀池的上表面嵌入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堰板,且滑块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组件包括齿轮轨道、控制器、电机、齿轮槽、刷毛、固定架和刷板,所述水解池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且水解池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轨道,所述固定架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刷板,所述刷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固定架的内表面开设有齿轮槽,且固定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阀门和第一阀门的直径相同,且第二阀门和第一阀门的材质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处于同一竖直线,且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形状为正方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与连接杆相适配,且滑槽与连接杆相互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槽与齿轮轨道相适配,且齿轮槽与齿轮轨道相互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增加了调节组件可以方便控制水解池内水解后的有机废水的出水量,使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尽可能的避免有机废水处理不彻底就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增加了清洁组件可以方便的清洁水解池内壁上附着的死泥,使水解池内水解有机废水的效率更高,同时减少了运行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中布水主管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调节组件;2、水解池;3、第一限位板;4、清洁组件;5、齿轮轨道;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沉淀池;9、布水主管道;10、布水支管道;11、堰板;12、滑块;13、连接杆;14、控制器;15、电机;16、齿轮槽;17、刷毛;18、固定架;19、刷板;20、滑槽;21、第二限位板;22、调节丝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池2,水解池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淀池8,且水解池2的内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布水主管道9,水解池2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阀门6,沉淀池8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二阀门7,布水主管道9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布水支管道10,第二阀门7和第一阀门6的直径相同,且第二阀门7和第一阀门6的材质相同。在图1、图3和图5中:沉淀池8和水解池2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1,调节组件1包括第一限位板3、堰板11、滑块12、连接杆13、滑槽20、第二限位板21和调节丝杆22,水解池2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3,第一限位板3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调节丝杆22,沉淀池8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20,且沉淀池8的上表面嵌入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堰板11,且滑块1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1,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21处于同一竖直线,且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21的形状为正方形,滑槽20与连接杆13相适配,且滑槽20与连接杆13相互滑动连接,本技术通过增加了调节组件1可以方便控制水解池2内水解后的有机废水的出水量,使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尽可能的避免有机废水处理不彻底就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图1和图4中:水解池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清洁组件4,清洁组件4包括齿轮轨道5、控制器14、电机15、齿轮槽16、刷毛17、固定架18和刷板19,水解池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架18,且水解池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轨道5,固定架18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刷板19,刷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毛17,固定架18的内表面开设有齿轮槽16,且固定架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5,固定架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4,齿轮槽16与齿轮轨道5相适配,且齿轮槽16与齿轮轨道5相互啮合连接,通过增加了清洁组件4可以方便的清洁水解池2内壁上附着的死泥,使水解池内水解有机废水的效率更高,同时减少了运行费用,电机15的型号为YVF2-80M1-40.55KW,控制器14的型号为LJK-III32A。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技术对有机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时,首先将有机废水通过第一阀门6通入水解池2内,然后有机废水进入布水主管道9,然后通过布水主管道9上的布水支管道10在水解池2内散开,有利于更好的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通过调节组件1进入到沉淀池8内,在沉淀池8内沉淀过后通过第二阀门7进入到下一步的处理工序,在水解池2内处理一段时间有机废水之后,水解池2内表面会附着许多死泥,可以通过清洁组件4来对水解池2内表面的死泥进行清洁,以提高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同时进一步减少运行费用,在使用调节组件1时,通过旋转第一限位板3上的调节丝杆22在来调节第二限位板21的高度,以此调节滑块12上堰板11的高度,来控制出水量,在使用清洁组件4时,通过电机15带动齿轮槽16内齿轮转动在齿轮轨道5上行走,然后刷毛17在水解池2内壁上来回滑动,对水解池2的内壁进行清洁。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淀池(8),且水解池(2)的内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布水主管道(9),所述水解池(2)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阀门(6),所述沉淀池(8)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二阀门(7),所述布水主管道(9)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布水支管道(10),所述沉淀池(8)和水解池(2)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1),所述水解池(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清洁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包括水解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淀池(8),且水解池(2)的内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布水主管道(9),所述水解池(2)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一阀门(6),所述沉淀池(8)的一侧贯穿连接有第二阀门(7),所述布水主管道(9)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布水支管道(10),所述沉淀池(8)和水解池(2)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1),所述水解池(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清洁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第一限位板(3)、堰板(11)、滑块(12)、连接杆(13)、滑槽(20)、第二限位板(21)和调节丝杆(22),所述水解池(2)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限位板(3)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调节丝杆(22),所述沉淀池(8)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20),且沉淀池(8)的上表面嵌入滑动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堰板(11),且滑块(1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4)包括齿轮轨道(5)、控制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