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式双向加速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8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弹丸-引信系统发射冲击过载系数和碰目标冲击过载系数的铜柱式双向加速度计。它主要包括一圆柱状本体,沿本体轴线方向设置阶梯通孔,在阶梯通孔中部设冲杆,两端设带锥尖的铜柱。利用发射与碰目标时冲杆给上下铜柱造成的变形可测量并计算出载荷系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用一个测量仪器就可同时测发射冲击过载与碰目标冲击过载系数,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用可靠,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速度测量仪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测量弹丸——引信系统膛内冲击过载系数和着靶冲击过载系数的铜柱式双向加速度计。加速度计是一种测量弹丸——引信系统发射时膛内冲击过载系数和着靶时碰击过载系数的记录仪器。由于火炮发射时恶劣的环境(过载系数达103~104级),因此设计测量仪器就较困难。现有技术中有一些记录仪器能记录一些参数,但耗资很大,如膛内存贮式测量仪,每发花费就在万元以上,而且成功率很低。测量精度不高。且现有技术中的仪器即使能测量,也只能测弹丸——引信系统发射时或着靶时过载系数二者之一,给一次全面测量造成了困难,测量值也是模拟的,并非实测值。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测弹丸——引信系统发射时的冲击过载系数,又能同时测弹丸——引信系统着靶时冲击过载系数,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的铜柱式双向加速度计。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铜柱式双向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圆柱状本体,在本体的沿轴线方向,设有两端带阶梯的圆柱通孔,在通孔的中间部位,设有冲杆,在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衬套和下衬套,在上下衬套中,分别设有带锥尖的上铜柱和下铜柱,铜柱的锥尖均指向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柱式双向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圆柱状本体[1],在本体[1]的沿轴线方向,设有两端带阶梯的圆柱通孔[8],在通孔[8]的中间部位,设有冲杆[9],在通孔[8]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衬套[6]和下衬套[7],在衬套[6、7]中,分别设有带锥尖[10、11]上铜柱[4]和下铜柱[5],锥尖[10、11]的均指向冲杆[9],本体[1]两端分别设有上螺盖[2]和下螺盖[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华黄文良程翔鞠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