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闸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抱闸电路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23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抱闸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抱闸电路的检测方法。该抱闸电路包括:抱闸模块和抱闸检测模块;抱闸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抱闸检测子模块;第一控制子模块与抱闸检测子模块电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抱闸电路上电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抱闸检测子模块;抱闸检测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确定是否输出抱闸使能信号至抱闸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抱闸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抱闸存在异常时,操作人员不能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抱闸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抱闸电路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机电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抱闸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抱闸电路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抱闸电机是在电机停止时候能锁定位置,不让电机由于外力作用发生运动的电机。抱闸电机是通过抱闸电路控制抱闸的打开和关闭。现有技术中的抱闸电路只是单纯的控制抱闸的打开和关闭,但是在出现抱闸异常的情况时,包括抱闸电路的设备,例如驱动器无法获知,从而无法告知操作人员,使得操作人员不能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抱闸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抱闸电路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抱闸存在异常时,操作人员不能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抱闸电路,该抱闸电路包括:抱闸模块和抱闸检测模块;所述抱闸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抱闸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与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抱闸电路上电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是否输出抱闸使能信号至所述抱闸模块。可选的,所述抱闸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电连接;所述抱闸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抱闸使能信号时,发送锁定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锁定信号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以使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不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抱闸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提供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与抱闸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源提供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抱闸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抱闸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抱闸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子模块和抱闸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抱闸使能信号时,发送锁定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以及发送抱闸信号至所述抱闸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锁定信号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以使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不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所述抱闸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抱闸信号控制所述抱闸线圈输出预设电流给电机抱闸。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二光耦;所述抱闸子模块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抱闸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设置;所述抱闸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五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源提供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设置。可选的,所述抱闸子模块还包括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抱闸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抱闸线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器,该伺服驱动器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抱闸电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以及所述抱闸模块电连接。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抱闸电路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抱闸电路;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抱闸电路上电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并发送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是否输出抱闸使能信号至所述抱闸模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抱闸电路、伺服驱动器及抱闸电路的检测方法,只要抱闸电路上电,就会通过抱闸检测模块检测抱闸线圈是否出现断线的问题,此时抱闸检测模块不受控制模块的控制,即将抱闸线圈的检测提前到上电阶段,而非使能抱闸之后才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故障暴露的更及时。此外,相比于使能抱闸之后才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解决了当多台包括抱闸电路的设备,例如多台伺服驱动器因接收运行命令不同步导致抱闸故障检测存在先后,进而导致抱闸故障无法在第一时间全部检测出来的问题,即对于多台伺服驱动器一起使用时,虽然多台伺服驱动器接受的运行命令存在着先后的顺序,但是它们的上电都是统一完成的,所以本实施例能够同时检测出所有的伺服驱动器的抱闸线圈断线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抱闸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抱闸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抱闸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抱闸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抱闸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抱闸模块和抱闸检测模块;所述抱闸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抱闸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与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电连接;/n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抱闸电路上电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n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是否输出抱闸使能信号至所述抱闸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闸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抱闸模块和抱闸检测模块;所述抱闸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抱闸检测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与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抱闸电路上电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
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模块,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是否输出抱闸使能信号至所述抱闸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电连接;
所述抱闸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抱闸使能信号时,发送锁定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锁定信号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以使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不对抱闸线圈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
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抱闸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提供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与抱闸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源提供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出端接地设置;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抱闸检测子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抱闸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的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抱闸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提供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子模块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胜烽王琦刘文喜朱洪顺林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