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微球复合体组合、制备方法、试剂盒及试剂盒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81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微球复合体组合、制备方法、试剂盒及试剂盒使用方法。其中使用了偶联抗原的微球复合体组合,偶联抗原包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S蛋白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N蛋白,所述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所述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制备的微球复合体组合能够对S抗体和N抗体进行双靶点检测,充分反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两种主要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微球复合体组合、制备方法、试剂盒及试剂盒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病毒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微球复合体组合、制备方法、试剂盒及试剂盒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核酸序列分析证明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2019-nCoV为正链单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30kb,两端为非编码区,中间为非结构蛋白编码区和结构蛋白编码区。非结构蛋白编码区主要包括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1a和ORF1b基因,编码16个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proteins,NSP),即NSP1~16。结构蛋白编码区主要编码刺突(spike,S)蛋白、包膜(envelope,E)蛋白、膜(membrane,M)蛋白和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深入了解2019-nCoV基因组的结构和蛋白功能,将为2019-nCoV相关的病毒溯源、复制增殖、致病免疫、药物与疫苗研发以及当前疫情的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撑。其中,S蛋白和N蛋白相对保守,在病毒的结构蛋白中所占比例最大,感染早期机体就能产生抗S蛋白和N蛋白的高水平抗体。其中,S蛋白介导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促进膜融合,并诱导免疫反应产生中和抗体。N蛋白含有N1和N2表位,表位N1能刺激机体产生高亲和例的抗体,但没有中和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在常规的抗体检测方法中,一般只使用一种抗原检测血液样本中的抗体,结果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漏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别偶联S蛋白和N蛋白的微球复合体组合,能够同时对S蛋白的抗体和N蛋白的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提高检出率,减少漏检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的微球复合体组合,包括S微球复合体和N微球复合体,所述S微球复合体为偶联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S蛋白的荧光微球,所述N微球复合体为偶联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N蛋白的荧光微球,所述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1所示,所述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2所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I抗体检测的微球复合体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得到2019-nCoV的S蛋白和2019-nCoV的N蛋白;S2:采用两步酰胺反应法分别将S蛋白和N蛋白与各自对应的荧光微球进行偶联。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的试剂盒,包括所述的微球复合体组合、微球稀释液、PBST、生物素标记抗IgG抗体、链霉素-藻红蛋白、鞘液。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的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用所述微球稀释溶液分别稀释所述S微球复合体和所述N微球复合体,得到S荧光微球悬浮液和N荧光微球悬浮液,室温孵育后,分别加入待检测样品稀释液,室温下振荡,避光孵育,用PBST溶液洗涤;S31:加入生物素标记抗IgG抗体溶液,室温震荡,避光孵育,用PBST溶液洗涤;S32:加入链霉素-藻红蛋白溶液,室温震荡,避光孵育,用PBST溶液洗涤;S33:加入鞘液,重悬微球,采用流式点阵仪进行读数分析,得到每个待检测样品的SIgG抗体的MESF值和NIgG抗体的MESF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荧光微球能够对S抗体和N抗体进行双靶点检测,充分反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两种主要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效果。2、应用制备的荧光微球进行流式荧光免疫检测,样本用量少,可以采用指尖采血,并且一次采血的样本量可以满足多次检测使用。灵敏度度高,检测样本血清稀释度超过1:50,结合MESF值能有效地检测出S抗体和N抗体。3、本专利技术建立的流式荧光法检测2019-nCoVS-IgG或2019-nCoVN-IgG抗体的特异性良好。双靶点微球检测同时S-IgG抗体N-IgG抗体不会相互影响,无交叉反应。4、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双靶点抗体检测方法的批间变异系数更小,说明双靶点抗体检测更精确、更稳定,相对应单靶点抗体检测检出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基因扩增电泳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蛋白纯化电泳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N基因扩增电泳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N蛋白纯化电泳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蛋白的抗原性验证;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N蛋白的抗原性验证;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IgG和N-IgG检测方法特异性分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盒材料。主要试剂2019-nCoV样本及其S基因质粒和N基因质粒均来源于国家病毒资源库;羧基化荧光编码微球、校正准试剂、鞘液、1.5mL磁力架均为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乙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琥珀酰亚氨基磺酸基生物素(Sulfo-NHS-Biotin)、2-[N-吗啉代]乙磺酸(MES)、叠氮钠购自美国ThermoFisher公司;链霉素-藻红蛋白(SA-PE)购自Invitrogen公司;Microplates96孔板购自洁特公司。主要仪器流式点阵仪NovaHT为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产品;酶标仪为TEACON公司产品。S蛋白的制备S110:S基因克隆及扩增根据公开的如SEQNO:3所示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其上下游引物SF(如SEQNO:5)和SR(如SEQNO:6),具体如下:SF:5’-cgcggatcccgcgtgcagcccaccgagag-3’;SR:5’-cccaagctttcagaagttcacgcacttgttct-3’;应用上述SF/SR引物对S基因质粒进行PCR扩增,产物筛选、纯化、鉴定得到扩增后的S基因序列,扩增后条带如图1所示;S111:载体构建:将S基因序列连接入pET32a(+)的BamHI位点和HindIII位点之间,N端加入ATG标签,C端加6×his-tag标签和TAG标签,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DH5a中扩增,提取后得到重组质粒pET32a(+)S;S112:将重组质粒pET32a(+)S转化至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具体步骤如下:S1220: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感受态菌体,得到BL21-pET32-SP菌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的微球复合体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S微球复合体和N微球复合体,所述S微球复合体为偶联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S蛋白的荧光微球,所述N微球复合体为偶联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N蛋白的荧光微球,所述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所述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的微球复合体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S微球复合体和N微球复合体,所述S微球复合体为偶联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S蛋白的荧光微球,所述N微球复合体为偶联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N蛋白的荧光微球,所述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1所示,所述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NO: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球复合体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为聚苯乙烯微球、乳胶微球或磁性微球。


3.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靶点抗体检测的微球复合体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得到2019-nCoV的S蛋白和2019-nCoV的N蛋白;
S2:采用两步酰胺反应法分别将S蛋白和N蛋白与各自对应的荧光微球进行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球复合体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S蛋白的制备方法为:
S110:得到如核苷酸序列SEQNO:3所示的S基因;
S111:将S基因连接入pET32a(+)的BamHI位点和HindIII位点之间,N端加入ATG标签,C端加6×his-tag标签和TAG标签,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DH5a中扩增,提取后得到重组质粒pET32a(+)S;
S112:将重组质粒pET32a(+)S转化至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
S113:收集菌体,调节pH8.0,超声破碎,离心取上清用镍柱纯化,即可得到所述S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球复合体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N蛋白的制备方法为:
S120:得到如核苷酸序列SEQNO:4所示的S基因;
S121:将N基因连接入pET32a(+)的BamHI位点和HindIII位点之间,HindIII位点前加TGA标签,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DH5a中扩增,提取后得到重组质粒pET32a(+)N;
S122:将重组质粒pET32a(+)N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菌体中表达;
S123:收集菌体,破碎,调节pH8.0,离心取上清用镍柱纯化,即可得到所述N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林张涛易辉王万朝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