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77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将样品溶液雾化并喷在容器内壁上的雾化箱以及用于使容器内壁上的样品溶液中的溶剂挥发的溶剂挥发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雾化药液,将药液以雾化膜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容器内表面,实现药液的均匀分散;通过自动化滚动过程中控制速度和温度,实现溶剂挥发速度一致,从而达到小体积药液在小体积容器内表面的均匀涂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可以快速将药物均匀的涂抹在玻璃瓶内壁,满足环境安全评价、环境科学研究等领域中的毒性接触实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毒性接触实验
,涉及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用于环境安全评价、环境科学研究等领域中的毒性接触实验。
技术介绍
生物毒性数据是风险评估、药物登记和评价、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毒性接触实验能够模拟自然界中生物接触药物途径,是获取接触毒性数据的重要手段。目前,瓢虫、赤眼蜂、白蚁等昆虫的毒性接触实验现已广泛应用于毒性评价和科学研究领域。毒性接触实验的实验生物多为昆虫,实验容器小,药物用量少,涂布困难。毒性接触实验中药膜涂布均匀,才能保证生物暴露环境中药物浓度均匀一致,达到对药物毒性的有效评价。将少量药物均匀涂布在小体积容器内壁上是现阶段生物毒性接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毒性接触实验的常规实验方法有容器染毒和平板染毒,管状、杯状容器染毒相较于平板染毒,实验过程中易操作、易控制,但药膜不易涂布均匀。容器染毒的药膜涂布方式多为手动滚动涂布或机械滚动涂布。手动涂布的加药方式为直接将药液加入容器中,手动滚动容器,溶剂挥发后药物涂布在容器内表面,涂布均匀度受溶剂挥发速度和滚动速度影响,手动滚动速度不可控,且溶剂只通过容器口挥发,内部和瓶口挥发速度不一致,因此极易造成涂布不均匀。由于毒性接触实验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是慢性实验,重复次数和浓度变量多,容器使用量大,而手动涂布工作效率低,因此手动涂布不能满足实验要求。机械滚动涂布可同时涂布多个容器且可控制滚动速度,但涂布原理和手动涂布相同,不能解决挥发速度不一致导致的涂布不均匀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昆虫毒性接触实验的技术参数要求,而提供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解决了实验过程中样品需均匀分布在实验容器内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将样品溶液雾化并喷在容器内壁上的雾化箱以及用于使容器内壁上的样品溶液中的溶剂挥发的溶剂挥发箱。雾化箱使样品溶液均匀分布在容器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容器为玻璃瓶。本装置尤其适用于细口玻璃瓶。进一步地,所述的雾化箱上设有加样口及雾化气体接口,所述的雾化箱的内部设有分别与加样口及雾化气体接口相连通的雾化器。加样口用于加入样品溶液,雾化气体接口用于接入高纯氮气等气体,雾化器用于实现雾化并喷出。雾化器优选为迈恩哈德雾化器(同心玻璃雾化器)。该雾化器结构简单,适合小体积液体雾化,玻璃材质易清洗,同时加样方便,加样后通氮气使进样口产生负压,样品瞬时进入雾化管道,喷出雾化,是符合本专利技术设计目标的最优雾化器。进一步地,所述的雾化箱的侧面设有与容器相适配的雾化仓,所述的雾化器的喷嘴位于雾化仓内,并伸入至雾化仓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加样口与雾化器之间设有加样管,该加样管包括加样管竖直部及加样管水平部,所述的加样管竖直部与加样口相连,所述的加样管水平部与雾化器相连。加样管的前段向上弯曲并对准加样口。进一步地,所述的雾化气体接口与雾化器之间设有雾化气体接入管,该雾化气体接入管包括雾化气体接入管竖直部及雾化气体接入管水平部,所述的雾化气体接入管竖直部与雾化器相连,所述的雾化气体接入管水平部与雾化气体接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雾化气体接入管上设有气阀开关、气体压力表及气压调节阀。气路先经过气体压力表和气压调节阀,然后经过气阀开关,再进入雾化器。气体压力表、气压调节阀和气阀开关均固定在雾化箱的前面板上,便于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挥发箱上开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内设有抽风扇。进一步地,所述的溶剂挥发箱的内部并列设有多个与容器相适配的旋转滚筒。溶剂挥发箱内还设有温控系统,溶剂挥发箱的外侧面上设有电源开关、与旋转滚筒相适配的转速调节旋钮、与温控系统相适配的温度设定键以及用于显示温度和旋转滚筒转速的显示屏。转速调节旋钮可调节旋转滚筒的转速,将容器放置在旋转滚筒上一起转动,使溶剂挥发并将样品均匀涂布。温控系统可调控溶剂挥发箱内的温度,并且温度和转速在前面板上的LED显示屏上显示。一种基于所述装置的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方法,该方法为:将容器置于雾化箱中,雾化箱将样品溶液雾化后喷在容器内壁上,使容器内壁上附着均匀雾滴;之后将容器置于溶剂挥发箱中,使容器内壁上附着的均匀雾滴中的溶剂挥发,形成均匀药膜。具体操作过程为:1)通过调试获取加样体积V、气体压力表值和旋转滚筒转速;2)将准备好的样品溶液加入加样口;3)再将容器口水平对准雾化器喷嘴,打开气阀开关,无喷雾后关闭气阀开关,再加入有机溶剂清洗雾化器内残留;4)将含有均匀雾滴的容器水平放置在溶剂挥发箱中,调节旋转滚筒转速,容器内壁溶剂挥发干后取出得到含有均匀药膜的容器。本专利技术通过雾化药液,将药液以雾化膜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容器内表面,实现药液的均匀分散;通过自动化滚动过程中控制速度和温度,实现溶剂挥发速度一致,从而达到小体积药液在小体积容器内表面的均匀涂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雾化方式进行容器内壁的药物涂布,涂布均匀快速,且涂药量可固定,便于实验结果计算;2)本专利技术采用迈恩哈德雾化器,并进样口向上弯曲,样品溶液可在管内短时间停留,气阀开关打开后形成负压可将样品溶液带走雾化,使加样和雾化操作分离,便于单人操作;3)本专利技术采用旋转滚筒和加热挥发容器内壁的有机溶剂,能有效防止雾滴的聚集,有利于药物在容器内壁的均匀分布;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快捷方便,可满足环境安全评价、环境科学研究等领域中的毒性接触实验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雾化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玻璃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溶剂挥发箱、2—雾化箱、3—加样口、4—雾化气体接口、5—气阀开关、6—气体压力表、7—雾化仓、8—显示屏、9—温度设定键、10—转速调节旋钮、11—电源开关、12—旋转滚筒、13—排气口、14—雾化器、15—加样管、16—雾化气体接入管、17—气压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样品溶液雾化并喷在容器内壁上的雾化箱2以及用于使容器内壁上的样品溶液中的溶剂挥发的溶剂挥发箱1,容器为玻璃瓶。其中,雾化箱2上设有加样口3及雾化气体接口4,雾化箱2的内部设有分别与加样口3及雾化气体接口4相连通的雾化器14。雾化箱2的侧面设有与容器相适配的雾化仓7,雾化器14的喷嘴位于雾化仓7内,喷嘴位置方便手持玻璃瓶水平对准喷嘴。如图2所示,加样口3与雾化器14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将样品溶液雾化并喷在容器内壁上的雾化箱(2)以及用于使容器内壁上的样品溶液中的溶剂挥发的溶剂挥发箱(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将样品溶液雾化并喷在容器内壁上的雾化箱(2)以及用于使容器内壁上的样品溶液中的溶剂挥发的溶剂挥发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为玻璃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箱(2)上设有加样口(3)及雾化气体接口(4),所述的雾化箱(2)的内部设有分别与加样口(3)及雾化气体接口(4)相连通的雾化器(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箱(2)的侧面设有与容器相适配的雾化仓(7),所述的雾化器(14)的喷嘴位于雾化仓(7)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均匀涂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样口(3)与雾化器(14)之间设有加样管(15),该加样管(15)包括加样管竖直部及加样管水平部,所述的加样管竖直部与加样口(3)相连,所述的加样管水平部与雾化器(1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毒性接触实验中容器内壁药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虎舒耀皋郭丹丹范宾金昊坤甘辰佳孙汇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