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发动机及进气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61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发动机及进气方法,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其包括主进气装置、电子控制单元、进气流量计、补气流量计和辅助进气链路,主进气装置与气缸进气歧管连通,辅助进气链路包括与气缸进气歧管依次连通的补气电磁阀、中冷器、冷却管路、电动压气机,其中,进气流量计、补气流量计、补气电磁阀和电动压气机均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当发动机动力不足需增加进气量时,电子控制单元开启电动压气机和补气电磁阀,使电动压气机中的压缩空气直接对准气缸进气歧管为发动机供气,该进气方式距离最短、时间最快,且辅助主进气装置为发动机供气,其可提升发动机的实际进气量并改善因主进气装置所导致的加速性能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发动机及进气方法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发动机及进气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在高原地区时,其动力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弱,原因在于高原地区的海拔高、气压低,使发动机进气量减少,燃油燃烧不充分,进而直接导致汽车动力下降、油耗增高;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逐渐降低,空气密度越来越小,导致发动机进气量会越来越少,动力性越来越低,其中,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大气压力下降约11.5%,空气密度减小约9%,汽车功率就会下降10%左右。而由于发动机功率下降,汽车动力性能下降,因此,发动机需要长时间满负荷工作,从而容易导致发动机产生过热现象,而过热又会使得发动机机油变稀,使机油润滑性能下降,加剧发动机内部机件的磨损,进而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9067339U中公开了一种高原动力性能提高的柴油发动机,该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布设在柴油发动机的进气侧,该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一端分别与柴油发动机的各缸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进气总管连通,增压器出气端与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用于设在气缸进气歧管(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气装置(3)、电子控制单元(4)、进气流量计(5)、补气流量计(6)和辅助进气链路,所述主进气装置(3)与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连通;/n所述辅助进气链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电动压气机(10)、冷却管路(9)、中冷器(8)、补气电磁阀(7),所述补气电磁阀(7)与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连通;/n所述补气流量计(6)与所述补气电磁阀(7)连通,用于测量所述补气电磁阀(7)通入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的第二气体流量;/n所述进气流量计(5)与主进气装置(3)连通,用于测量所述主进气装置(3)通入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用于设在气缸进气歧管(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气装置(3)、电子控制单元(4)、进气流量计(5)、补气流量计(6)和辅助进气链路,所述主进气装置(3)与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连通;
所述辅助进气链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电动压气机(10)、冷却管路(9)、中冷器(8)、补气电磁阀(7),所述补气电磁阀(7)与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连通;
所述补气流量计(6)与所述补气电磁阀(7)连通,用于测量所述补气电磁阀(7)通入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的第二气体流量;
所述进气流量计(5)与主进气装置(3)连通,用于测量所述主进气装置(3)通入所述气缸进气歧管(2)的第一气体流量;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4)内预设有标准气体流量,其分别与电动压气机(10)、补气电磁阀(7)、补气流量计(6)和进气流量计(5)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4)用于分别获取补气流量计(6)上的第二气体流量和进气流量计(5)上的第一气体流量,并将第一气体流量和第二气体流量与标准气体流量进行对比,若第一气体流量小于标准气体流量,则开启电动压气机(10)和补气电磁阀(7);若第一气体流量和第二气体流量之和等于或大于标准气体流量,则关闭补气电磁阀(7)和电动压气机(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气链路还包括储气箱(11)以及与储气箱(11)连通的出气电磁阀(12),所述储气箱(11)的进气端与所述电动压气机(10)的出气端连通;出气电磁阀(12)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4)电连接,其出气端与所述冷却管路(9)的进气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气链路还包括蓄电池(13),所述蓄电池(13)与所述电动压气机(10)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气链路还包括空气滤清器(14),所述空气滤清器(14)与所述电动压气机(10)的进气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流量计(5)和所述补气流量计(6)均为空气流量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锐张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