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39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对甲苯磺酸以及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光学纯度1%‑25%的D,L‑薄荷醇,优选地,光学纯度10%‑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5h,全部加入后反应18‑20h后得到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S2.将S1制备得到的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依次经过重结晶I和重结晶II处理得到光学纯度为98.0%的L‑苯甲酸薄荷酯。此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一般结晶带来的光学纯度低和产率低的问题。同时本方法摒弃单一溶剂,采用混合溶剂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冷却结晶温度区间,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香精香料以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L-薄荷醇的拆分方法。
技术介绍
薄荷醇俗称薄荷脑,其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和医药原料。它是目前最有工业价值的手性化合物之一。获得薄荷脑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植物提取。薄荷脑具有8个异构体。其中左旋薄荷脑为无色透明、针状的晶体,具有轻快的,甜的刺激气味,其特征与胡椒的气味相似。同时具有阵痛、清凉、杀菌、止痒、等作用,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日用进行化工等行业,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左旋薄荷脑主要来源于天然薄荷脑,约占薄荷脑年产总产量的70%,剩下的30%是通过有机合成得到。但是天然薄荷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价格不稳定。而且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天然薄荷脑产量已经越来越少,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人工合成薄荷醇具有明显优势如性质稳定,价格波动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合成薄荷醇具有很好的经济前景。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家公司进行人工合成左旋薄荷醇,分别是德国德之馨和日本的高砂公司。德国德之馨开发的Harrmann&Reimer工艺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左旋薄荷醇产量最高的合成工艺,但是其缺点是单次的拆分效果不好,需要多次重复结晶。日本高砂公司的Takasago工艺,以BINAP–Rh(I)作为催化剂,利用不对称合成路线合成左旋薄荷醇,缺点是其中手性催化剂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产业化技术难度大,同时手性催化剂价格昂贵。现在,国内还没有合成L-薄荷醇的企业。专利CN1978659,US20020182674A1,CN104531823A,CN103614450A,CN106520898A和CN102796798A公开了通过酶或者微生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对D,L-薄荷醇的不对称酯化或者D,L-薄荷醇酯的不对称水解进行拆分。但是可以用于手性拆分的脂肪酶和微生物种类比较少,同时纯化酶工艺比较复杂,酶的底物范围和大规模工业生产操作的稳定性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都限制了酶催化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由酶催化得到的产品很稀少。专利US3943181报告了将D,L-薄荷醇制备成D,L-苯甲酸薄荷酯类化合物后,在汽油中形成过饱和溶液,然后加入晶种进行诱导结晶,但这种方法需要外消旋的薄荷醇酯作为底物,得到的光学纯的薄荷醇酯的收率太低,仅为8%,需要多次重复诱导结晶,才能完全分离D,L-苯甲酸薄荷酯。结晶技术是大规模化工业生产L-薄荷醇的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技术,而现有技术要么存在收率低要么在工业生产上工艺复杂,导致工艺实现难度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解决了一般结晶带来的光学纯度低和产率低的问题。同时本方法摒弃单一溶剂,采用混合溶剂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冷却结晶温度区间,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对甲苯磺酸以及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光学纯度1%-25%的D,L-薄荷醇,优选地,光学纯度10%-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5h,全部加入后反应18-20h后得到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S2.将S1制备得到的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依次经过重结晶I和重结晶II处理得到光学纯度为98.0%的L-苯甲酸薄荷酯;S3.分别取重结晶I和重结晶II所得析出的固体,加入甲醇钠溶液和甲醇,反应后得到L-薄荷醇。具体反应流程如下:优选地,所述甲苯的加入量为D,L-薄荷醇含量的2-3倍,对甲苯磺酸摩尔当量为D,L-薄荷醇的5%-8%,苯甲酸摩尔量为D,L-薄荷醇的1.5倍。进一步地,所述重结晶I中,将光学纯度为1%-25%左右的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A中,20-30℃加热搅拌使得固体溶解,溶解后降温,待溶液浑浊后,加入相应光学纯度的晶种A,降温至10±2℃,有固体析出,搅拌3-5h抽滤。优选地,所述重结晶II中,将重结晶I得到的D,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B中,45-50℃加热搅拌使得固体溶解,溶解后降温,待溶液浑浊后,加入相应光学纯度的晶种B,降温至18±2℃,有固体析出,搅拌4h抽滤,抽滤后的滤液进行精馏,回收混合溶剂B和D,L-苯甲酸薄荷酯。进一步地,所述重结晶I中混合溶剂A为甲醇/水或乙醇/水或异丙醇/水或丙醇/水,其中醇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1,所述混合溶剂A的质量是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5-10倍。进一步地,所述重结晶II中混合溶剂B为甲醇/水或乙醇/水或异丙醇/水或丙醇/水,其中醇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10):1,所述混合溶剂B质量是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5-8倍。优选地,所晶种A为纯的L-苯甲酸薄荷酯,加入量为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0%。优选地,所晶种B为纯的L-苯甲酸薄荷酯,加入量为D,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0%。进一步地,所述甲醇钠溶液浓度为30wt%,所述甲醇钠加入量是L-苯甲酸薄荷酯含量的10%-20%;甲醇加入的质量是L-苯甲酸薄荷酯质量的1-1.5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所得的L-薄荷醇纯度均在98%以上,总产率能达到55%。此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一般结晶带来的光学纯度低和产率低的问题。同时本方法摒弃单一溶剂,采用混合溶剂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大的冷却结晶温度区间,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本方法具有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连续化、规模化的的工业生产特点,且整个工艺都环境友好,节能环保。附图图1为实施例1分离出的L-薄荷醇气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1所用的光学纯度10%的D,L-苯甲酸薄荷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2000g,50g对甲苯磺酸以及1500g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1000g光学纯度10%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全部加入后反应18h后得到光学纯度10%的D,L-苯甲酸薄荷酯;以下实施例2-4所用的光学纯度16%的D,L-苯甲酸薄荷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2000g,50g对甲苯磺酸以及1500g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1000g光学纯度16%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4h,全部加入后反应19h后得到光学纯度16%的D,L-苯甲酸薄荷酯;实施例5-6用的光学纯度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的制备过程如下: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3000g,80g对甲苯磺酸以及1500g苯甲酸,然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对甲苯磺酸以及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光学纯度1%-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5h,全部加入后反应18-20h后得到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nS2.将S1制备得到的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依次经过重结晶I和重结晶II处理得到光学纯度为98.0%的L-苯甲酸薄荷酯;/nS3.分别取重结晶I和重结晶II所得析出的固体,加入甲醇钠溶液和甲醇,反应后得到L-薄荷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对甲苯磺酸以及苯甲酸,然后在120℃-125℃回流条件下滴加光学纯度1%-25%的D,L-薄荷醇,滴加时间为3h-5h,全部加入后反应18-20h后得到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
S2.将S1制备得到的光学纯度1%-25%的D,L-苯甲酸薄荷酯,依次经过重结晶I和重结晶II处理得到光学纯度为98.0%的L-苯甲酸薄荷酯;
S3.分别取重结晶I和重结晶II所得析出的固体,加入甲醇钠溶液和甲醇,反应后得到L-薄荷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苯的加入量为D,L-薄荷醇含量的2-3倍,对甲苯磺酸摩尔当量为D,L-薄荷醇的5%-8%,苯甲酸摩尔量为D,L-薄荷醇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结晶I中,将光学纯度为1%-25%左右的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A中,20-30℃加热搅拌使得固体溶解,溶解后降温,待溶液浑浊后,加入相应光学纯度的晶种A,降温至10±2℃,有固体析出,搅拌3-5h抽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拆分D,L-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结晶II中,将重结晶I得到的D,L-苯甲酸薄荷酯溶解于混合溶剂B中,45-50℃加热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远林刘晓涛张金贵周楷翔谈磊朱延法
申请(专利权)人:万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