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二军专利>正文

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10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具体涉及模具冷却领域,包括模具冷却机构,模具冷却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线管固定机构,多个线管固定机构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模具冷却机构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置承托机构;线管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杆,螺纹连接杆焊接在模具冷却机构的一侧,螺纹连接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接筒,第一内螺纹套接筒的外壁焊接有外接固定块,第一内螺纹套接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内螺纹套接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线管固定机构,通过可塑型弹簧束缚管自身的塑形达到快速固定线管的作用,提升了固定与调整角度的便捷性,相对改善了线管连接端内壁污垢容易积累,不便于冲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冷却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制模工程师认为好的冷却设计是工具车间的报价表中本来就有的,工具车间通常不优先考虑模具冷却,其设计者也不一定对热传输问题非常在行,他们的长处是切割钢铁并以尽可能经济的方法生产模具,每一方都认为另一方负责而实际上哪一方都没有负责,这个工业链中的断层导致的是一种潜在的成本,部件冷却不足会增加循环时间、废料和尺寸问题,而且,对于尺寸相似的部件,每一个制造过程的冷却负载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一个吹制部件只能在外表面冷却,该部件的内表面是一个空心腔体,因此,内表面无冷却的可能性极小,对于吹制模来说,部件的冷却全部在该部件外壁方向,把一个喷射成型部件和一个厚度完全相同的吹制部件相比,冷却发生在该部件的两侧,喷射成型部件会冷却的非常快,从而循环时间也更短,因此,对于每一工艺类型冷却部件所使用的技术必须很好地策划以保证竞争优势,吹制模具制造还有一段使用浸入加工的历史,这种方法涉及使用有供水流通过的大开孔铸造模具,然而,这些系统把冷却水集中在部件的关键部位比如壁厚较大的部分或者尾部毛边,这种技术不能提供用于最大热量传送的水的湍流。模具在抽芯冷却时需要利用专用的冷却设备,同时让冷却设备与模具中相应的水路进行连通,达到降温与抽芯的作用,模具水路在模具生产加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经过长时间冷热高频繁变化使用后,会使得管道的连接端积累大量铁锈及水垢等脏物,引起管路变细、导热不良等问题,甚至堵塞管路,所以需要一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抬起管道的设备,从而优化实际模具的抽芯与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通过设置了线管固定机构,通过可塑型弹簧束缚管自身的塑形达到快速固定线管的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包括模具冷却机构,所述模具冷却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线管固定机构,多个所述线管固定机构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模具冷却机构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置承托机构;所述线管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杆,所述螺纹连接杆焊接在模具冷却机构的一侧,所述螺纹连接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接筒,所述第一内螺纹套接筒的外壁焊接有外接固定块,所述第一内螺纹套接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内螺纹套接筒,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的内腔侧壁开设有内螺纹齿槽,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的外壁开设有侧置活动空槽,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远离第一内螺纹套接筒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可塑型支撑杆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焊接有可塑型弹簧束缚管。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塑型弹簧束缚管远离第一可塑型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扩口型管道插接筒,所述螺纹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型圆环,所述第一连接型圆环插接在螺纹连接杆的一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塑型弹簧束缚管与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之间均焊接有第二连接型圆环,所述第二连接型圆环与可塑型弹簧束缚管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可塑型弹簧束缚管与扩口型管道插接筒均呈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的外壁卡接有连接型半圆环,所述连接型半圆环与第二内螺纹套接筒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与第一内螺纹套接筒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可塑型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可塑型支撑杆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冷却机构包括注塑模具冷却机,所述注塑模具冷却机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置安装框架,所述注塑模具冷却机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置固定握把,所述注塑模具冷却机的一侧设有显示机构,所述注塑模具冷却机靠近显示机构的一侧设有管道连接面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置承托机构包括底置承托盘,所述底置承托盘的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中置支撑框架,所述第一中置支撑框架的外壁边缘固定安装有第二中置支撑框架,所述第二中置支撑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置承托盘的顶部,所述第二中置支撑框架的内部开设有中置插接空槽,所述底置承托盘的顶部边缘固定安装有外接型护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置插接空槽的内腔卡接有弓形吸水棉,所述弓形吸水棉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内置弓形支撑框架,所述弓形吸水棉的顶部边缘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外置弓形支撑框架与外接贴合型橡胶条。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置弓形支撑框架与外接贴合型橡胶条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内接贴合型橡胶条,所述内接贴合型橡胶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弓形吸水棉的顶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接贴合型橡胶条的顶部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置贴合型滤水条,所述弓形吸水棉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置弓形插块,所述弓形吸水棉与内接贴合型橡胶条之间均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设有中置活动空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线管固定机构,利用第一内螺纹套接筒螺纹连接至螺纹连接杆的外壁,达到快速连接的作用,第二内螺纹套接筒通过内螺纹齿槽螺纹连接至螺纹连接杆的顶部,将所需的线管插接至可塑型弹簧束缚管与第二连接型圆环的内腔,通过可塑型弹簧束缚管自身的塑形达到快速固定线管的作用,提升了固定与调整角度的便捷性,相对改善了线管连接端内壁污垢容易积累,不便于冲走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底置承托机构,将两个相对的弓形吸水棉通过第二中置支撑框架卡接至中置插接空槽的内腔,内置弓形支撑框架对弓形吸水棉达到支撑的作用,内接贴合型橡胶条通过顶置贴合型滤水条贴合在模具冷却机构的底部外壁,水珠顺着内接贴合型橡胶条外壁流淌至弓形吸水棉的顶部,达到吸收水珠的作用,相对降低了模具冷却机构底部容易积水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线管固定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置承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置承托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弓形吸水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的B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模具冷却机构、101注塑模具冷却机、102侧置安装框架、103顶置固定握把、104显示机构、105管道连接面板、2线管固定机构、21螺纹连接杆、22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3外接固定块、24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5内螺纹齿槽、26侧置活动空槽、27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8可塑型弹簧束缚管、29扩口型管道插接筒、210第一连接型圆环、211第二连接型圆环、212连接型半圆环、213第二可塑型支撑杆、3底置承托机构、31底置承托盘、32第一中置支撑框架、33第二中置支撑框架、34中置插接空槽、35弓形吸水棉、36内置弓形支撑框架、37外置弓形支撑框架、38外接贴合型橡胶条、39内接贴合型橡胶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包括模具冷却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冷却机构(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线管固定机构(2),多个所述线管固定机构(2)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模具冷却机构(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置承托机构(3);/n所述线管固定机构(2)包括螺纹连接杆(21),所述螺纹连接杆(21)焊接在模具冷却机构(1)的一侧,所述螺纹连接杆(2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所述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的外壁焊接有外接固定块(23),所述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的内腔侧壁开设有内螺纹齿槽(25),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的外壁开设有侧置活动空槽(26),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远离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多个所述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焊接有可塑型弹簧束缚管(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包括模具冷却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冷却机构(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线管固定机构(2),多个所述线管固定机构(2)均呈等距依次设置,所述模具冷却机构(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置承托机构(3);
所述线管固定机构(2)包括螺纹连接杆(21),所述螺纹连接杆(21)焊接在模具冷却机构(1)的一侧,所述螺纹连接杆(2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所述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的外壁焊接有外接固定块(23),所述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的内腔侧壁开设有内螺纹齿槽(25),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的外壁开设有侧置活动空槽(26),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远离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多个所述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焊接有可塑型弹簧束缚管(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型弹簧束缚管(28)远离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的一端焊接有扩口型管道插接筒(29),所述螺纹连接杆(2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型圆环(210),所述第一连接型圆环(210)插接在螺纹连接杆(2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型弹簧束缚管(28)与多个第一可塑型支撑杆(27)之间均焊接有第二连接型圆环(211),所述第二连接型圆环(211)与可塑型弹簧束缚管(28)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可塑型弹簧束缚管(28)与扩口型管道插接筒(29)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的外壁卡接有连接型半圆环(212),所述连接型半圆环(212)与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内螺纹套接筒(24)与第一内螺纹套接筒(22)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可塑型支撑杆(213),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二军李臣红
申请(专利权)人:高二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