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10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膜,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与产品的上侧及下侧形状对应的上仿形腔及下仿形腔,上仿形腔对应设置有与圆孔组匹配的上模芯;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与产品的左侧、右侧、前侧、及后侧形侧开模组件对应设置有真空抽取装置,下模对应真空抽取装置设置有抽取流道,抽取流道连通于与下仿形腔连通的后溢出槽;后溢出槽通过流道连通右溢出槽,右溢出槽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技术,特别涉及汽车零部件制备,具体的,其展示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压铸简称压为铸造,是一种金属零件接近最终形状尺寸的精密成形技术,最终产品为压铸件。其本质是在高压作用下,液态金属以高速充填进入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成形和凝固,从而获得轮廓清晰、表面光洁的压铸件。在有色金属铸造行业,压铸是一种重要的铸造方法。近年来以镁和铝为主的轻合金在压铸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压铸得到的铝合金铸件约占铅合金铸件总量的六成。现阶段部分产品的压铸成型存在需改进之处,如产品主体相同但系列产品在不同面上具有不同特征,现阶段的方法为对应每个产品设置一模具,严重浪费生产资源,且系列产品数量多时,模具的制造也相应的拉低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通过对应产品进行多面开模结构设定,保证产品每面包含的特征能够完好的成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膜,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与产品的上侧及下侧形状对应的上仿形腔及下仿形腔,上仿形腔对应设置有与圆孔组匹配的上模芯;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与产品的左侧、右侧、前侧、及后侧形侧开模组件对应设置有真空抽取装置,下模对应真空抽取装置设置有抽取流道,抽取流道连通于与下仿形腔连通的后溢出槽;后溢出槽通过流道连通右溢出槽,右溢出槽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进一步的,左侧开模组件对应设置有左溢出槽,左溢出槽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进一步的,左侧开模组件包括左侧开模驱动件、连接于左侧开模驱动件的左侧模芯,左侧模芯端部为与左凹槽匹配的左侧仿形体,且左侧模芯上设置有用于金属液流入的浇道口组件。进一步的,右侧开模组件包括右侧模体设置架、设置于右侧模体设置架上的右侧滑道、可滑动设置于右侧滑道上的右侧模芯;右侧模芯端部为与右凹槽匹配的右侧仿形体。进一步的,右侧滑道和右侧模芯上对应开设有右斜向固定孔,通过于右斜向固定孔内设置右固定柱形成固定。进一步的,前侧开模组件包括前侧模体设置架、斜向设置于前侧模体设置架上的前侧开模驱动件、连接于前侧开模驱动件的与斜向孔前向模芯。进一步的,斜向模芯包括滑动设置的斜向滑块、连接于斜向滑块的斜向与斜向孔匹配的斜向柱体。进一步的,左侧开模驱动件和前侧开模驱动件均由气缸构成。进一步的,后侧开模组件包括后侧模体设置架、设置于后侧模体设置架上的后侧滑道、可滑动设置于后侧滑道上的后侧模芯;后侧模芯端部为与后凹槽匹配的后侧仿形体。进一步的,后侧滑道和后侧模芯上对应开设有后斜向固定孔,通过于后斜向固定孔内设置后固定柱形成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块的模芯设置,主体相同但包括不同相应形状面的产品可以通过快速拆换相应模芯快速实现模具结构设置,减少生产资源占用,同时保证产品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产品100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产品100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具体实施方式系列产品有时候具有相似性,如图1-2展示的产品100,包括产品主体101,产品主体的上侧有圆孔组102、下侧有内凹槽103、左侧有左凹槽104、右侧有右凹槽105、前侧有斜向孔106、后侧有后凹槽107,产品的立体六面均具有凹入特征,在部分场合时,系列产品100的左、右、前、后侧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先通过下述展示的模块化切换设定可实现快速模具设置。实施例:请参阅图3至图8,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压铸成型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包括上仿形腔11及下仿形腔21,且上模1和下模2间还设置有与产品100的左侧、右侧、前侧、及后侧形状匹配的左侧开模组件3、右侧开模组件4、前侧开模组件5、以及后侧开模组件6;侧开模组件6对应设置有真空抽取装置7,下模2对应真空抽取装置7设置有抽取流道22,抽取流道22连通于与下仿形腔连通的后溢出槽23;后溢出槽23通过流道连通右溢出槽24,右溢出槽24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左侧开模组件3对应设置有左溢出槽25,左溢出槽25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左侧开模组件3包括左侧开模驱动件31、连接于左侧开模驱动件31的左侧模芯32,左侧模芯32端部为与左凹槽104匹配的左侧仿形体33,且左侧模芯32上设置有用于金属液流入的浇道口组件8。右侧开模组件4包括右侧模体设置架41、设置于右侧模体设置架41上的右侧滑道42、可滑动设置于右侧滑道42上的右侧模芯43;右侧模芯43端部为与右凹槽105匹配的右侧仿形体44。右侧滑道42和右侧模芯43上对应开设有右斜向固定孔,通过于右斜向固定孔内设置右固定柱45形成固定。前侧开模组件5包括前侧模体设置架51、斜向设置于前侧模体设置架51上的前侧开模驱动件52、连接于前侧开模驱动件52的与斜向孔前向模芯。斜向模芯包括滑动设置的斜向滑块53、连接于斜向滑块54的斜向与斜向孔匹配的斜向柱体54。左侧开模驱动件31和前侧开模驱动件52均由气缸构成。后侧开模组件6包括后侧模体设置架61、设置于后侧模体设置架61上的后侧滑道62、可滑动设置于后侧滑道63上的后侧模芯63;后侧模芯63端部为与后凹槽107匹配的后侧仿形体64。后侧滑道62和后侧模芯63上对应开设有后斜向固定孔,通过于后斜向固定孔内设置后固定柱65形成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应产品进行多面开模结构设定,保证产品每面包含的特征能够完好的成型;同时通过模块的模芯设置,主体相同但包括不同相应形状面的产品可以通过快速拆换相应模芯快速实现模具结构设置,减少生产资源占用,同时保证产品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膜,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与产品的上侧及下侧形状对应的上仿形腔及下仿形腔,上仿形腔对应设置有与圆孔组匹配的上模芯;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与产品的左侧、右侧、前侧、及后侧形侧开模组件对应设置有真空抽取装置,下模对应真空抽取装置设置有抽取流道,抽取流道连通于与下仿形腔连通的后溢出槽;后溢出槽通过流道连通右溢出槽,右溢出槽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膜,上模和下模分别包括与产品的上侧及下侧形状对应的上仿形腔及下仿形腔,上仿形腔对应设置有与圆孔组匹配的上模芯;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与产品的左侧、右侧、前侧、及后侧形侧开模组件对应设置有真空抽取装置,下模对应真空抽取装置设置有抽取流道,抽取流道连通于与下仿形腔连通的后溢出槽;后溢出槽通过流道连通右溢出槽,右溢出槽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开模组件对应设置有左溢出槽,左溢出槽数量为若干,彼此通过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开模组件包括左侧开模驱动件、连接于左侧开模驱动件的左侧模芯,左侧模芯端部为与左凹槽匹配的左侧仿形体,且左侧模芯上设置有用于金属液流入的浇道口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置高效压铸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右侧开模组件包括右侧模体设置架、设置于右侧模体设置架上的右侧滑道、可滑动设置于右侧滑道上的右侧模芯;右侧模芯端部为与右凹槽匹配的右侧仿形体。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跃文朱立群张显东姜鲁夏恩帅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金榀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