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轧钢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09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轧钢机组,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是针对现有冷却装置对轧机热轧辊孔型表面冷却时导致水资源浪费大的缺陷所提出,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轧辊孔型内的冷却装置本体,冷却装置本体与轧辊孔型内壁相接触,在冷却装置本体底部开设有冷却介质渗出孔,从渗出孔内渗出的冷却介质对轧辊孔型内壁实现冷却作用。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原料、裁剪下料、弯曲成型、焊接组合和固定柔性介质。轧钢机组,包括多组轧机,每组轧机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轧辊,在每个轧辊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轧辊孔型,冷却装置设置在轧辊孔型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原喷水冷却方式改为渗水式冷却方式,效地避免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轧钢机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轧钢用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轧钢机组。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热压力加工所使用的轧机热轧辊,在轧钢生产过程中所轧制的轧件温度均在1000度左右。为使接触轧件的轧辊孔型表面降温,目前所采用的冷却方式均为喷水冷却,即将冷却装置设置在距离轧辊孔型表面50-100mm处,对轧辊孔型表面进行喷射冷却水。此种冷却方式不仅水资源浪费大,而且在冷却轧辊孔型表面的同时,上轧辊冷却水浇到轧件的上表面,使高温状态下的轧件表面层快速降温,并生成氧化铁皮,而生成的氧化铁皮在下一道次轧制时,压入钢材表面影响表面质量。同时,上轧辊冷却水浇到轧件上表面的水量偏大,导致轧件上表面温度偏低于下表面,在轧制变形时,易形成向上的翘头,从而产生堆钢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冷却装置对轧机热轧辊孔型表面冷却时导致水资源浪费大的现状,提供了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轧钢机组,将原喷水冷却方式改成渗水式冷却方式,不仅避免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轧辊孔型(31)表面的冷却装置本体(10),所述冷却装置本体(10)与轧辊孔型(31)表面相接触,在冷却装置本体(10)底部开设有冷却介质渗出孔,从渗出孔内渗出的冷却介质对轧辊孔型(31)表面实现冷却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轧辊孔型(31)表面的冷却装置本体(10),所述冷却装置本体(10)与轧辊孔型(31)表面相接触,在冷却装置本体(10)底部开设有冷却介质渗出孔,从渗出孔内渗出的冷却介质对轧辊孔型(31)表面实现冷却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装置本体(10)底部固定有柔性介质(2),所述柔性介质(2)被渗出的冷却介质浸湿后对轧辊孔型(31)表面实现冷却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本体(10)由下接触板(11)、上非接触板(12)和两个侧端板(13)共同围合而成,且其内部为空心腔体;在空心腔体两端分别连通有输入水管(14)和输出水管(15),输入水管(14)和输出水管(15)在冷却装置本体(10)内部形成持续流动的冷却介质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触板(11)的长度L为轧辊(3)的最小工作直径R所对应弧长的1/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非接触板(12)的长度L1为轧辊(3)的辊环直径D所对应弧长的1/3。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非接触板(12)的宽度b不大于所在轧辊孔型(31)的外口宽度b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轧辊孔型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富姜波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