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菇栽培工艺。
技术介绍
花菇是香菇中的极品,产生花菇的成因是对菌棒(培养料)创造一个“内湿外干”的环境。1989年我国广大菇农首开了不脱袋层加架栽培花菇技术。其中所用栽培袋为一般常用的聚乙烯塑料袋,菇蕾不能靠自身的生长力钻出栽培袋面。所以根据这一技术,要对菌棒的每朵菇蕾进行及时的精心割袋(孔)出菇。割早、菇蕾会自行干死;割迟,造成触顶变形,且割孔的大小、形状和刀伤都会造成大量的畸形菇,给菇农带来整天通夜的割袋之苦。近年来,有的菇农想法采用涂石蜡保水,因石蜡是禁用的接触性致癌物质,为此,我国食用菌科研单位做了很大的努力,都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花菇菌棒保水技术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见蕾割袋”,省工、省本、自然出菇的花菇双袋栽培新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花菇双袋栽培工艺,包括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发育管理、菇棚管理、出菇管理、花菇生长管理、采收、加工、入库等工序,其中所述的装袋工序步骤为在培养料(3)装袋时,先将塑料降解保水膜(袋)(2)套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菇双袋栽培工艺,包括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发育管理、菇棚管理、出菇管理、花菇生长管理、采收、加工、入库等工序,其特征是所述的装袋工序步骤为:在培养料(3)装袋时,先将塑料降解保水膜(袋)(2)套在装袋机的料筒上,然后在袋(2)外再套上常规栽培袋(1),使二个袋合并一起,同时装入培养料(3),料装好后把袋(2)的袋口塞在培养料(3)内,再按常规的方法用绳子(4)扎紧袋(1)的袋口,形成菌棒,然后按常规工艺操作;所述的菇棚管理的工艺步骤为:在菌棒移入菇棚后,出菇前,先把外层袋(1)脱掉,留下既有保持菌棒内水份,又有让花菇菇蕾能顺利顶出的袋(2),然后按常规工艺进行菇棚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菇双袋栽培工艺,包括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发育管理、菇棚管理、出菇管理、花菇生长管理、采收、加工、入库等工序,其特征是所述的装袋工序步骤为在培养料(3)装袋时,先将塑料降解保水膜(袋)(2)套在装袋机的料筒上,然后在袋(2)外再套上常规栽培袋(1),使二个袋合并一起,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根相,吴克甸,徐毓春,
申请(专利权)人:彭根相,吴克甸,徐毓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