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25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提供的电泳装置,是由安全盖、主体、左槽、右槽、底座等电聚焦电极板、活动水平电极板、活动垂直电极板等组成。可组合成卧式、立式(包括圆盘管状)两种类型的电泳装置,能进行等电聚焦、水平板状、垂直板状,垂直管状和垂直管板两用的五种方式的电泳。具有用途多,使用方便,电泳时间缩短,分辨力高,节省试剂和造价低的优点。(*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电泳装置。目前应用的电泳装置,主要有卧式、立式(包括圆盘管状)二种形式。卧式电泳装置可进行电聚焦电泳和水平板状电泳,例瑞典的LKB2117Mutlphor-Ⅱ多用电泳装置,FBE-3000平板电泳装置和美国的凝胶电泳装置;立式电泳装置可进行垂直板状电泳,例瑞典的LKB2010-001垂直电泳装置,圆盘管状电泳装置进行管状电泳,例美国的盘状电泳装置。上述电泳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功能单一,一种装置只能进行一或二种方式的电泳,且造价昂贵。我国北京六一仪器厂生产的BYY-Ⅲ系列多用途电泳槽,可进行垂直平板、管状和水平板状三种方式的电泳。但在进行水平板状电泳时,采用开放式,需挂冰或在冰箱中进行,很不方便。本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进行多种电泳方式,便于教学、科研、实际应用、节省快速的电泳装置。本技术的电泳装置,是由安全盖、主体、左槽(1)、右槽(2)、底座(19)、等电聚焦电极板、水平电极板、垂直电极板及有关附件组成。主体是由主体上板(3)、冷却室背板(4)、上槽背板(5)、主体前板(6)、主体后板(7)、冷却室左板(8)、以及主体右板(9)构成。主体前板(6)、后板(7)、右板(9)在主体上板(3)与主体背板(5)之间形成主体腔,并在前面、后面、右面分别留有主体边缘(25),垂直板状电泳时,具有支持、固定凝胶板的作用。冷却室背板(4)平行主体上板(3),位于主体腔内,与主体前板(6)、后板(7)、右板(9)、冷却室左板(8)粘合,把主体内腔分割成密闭循环水冷却室(10)和上槽(11)。冷却室左板(8)与主体上板凹形(12)端以及冷却室背板(8)左侧端平齐,主体前板、后板左侧端与上槽背板左侧端平齐,可与凝胶支持物共同形成完整的上槽,垂直电泳时使用。主体上板左侧端呈凹形(12);右侧端有一条形开口(13),垂直电泳时,是凝胶与下槽缓冲液流通的通道。主体后板冷却室部分,左侧端有一个直型循环入出口管(15),右侧端有一个L型循环水出口管(14),这种设置具有改变水流方向、充分冷却凝胶的作用。上槽底部有若干个圆孔(16),垂直电泳时,是管状凝胶管的插孔。左、右槽体左槽体(2)右侧面下端设有两个固定脚,可插入上槽腔内;右槽体(1)左侧1/4段稍低于主体内缘,可伸向主体右缘内嵌合,使主体与槽体相对固定。在左、右槽体前面分别设有一个带螺母电极孔(17、18)、安装活动电极座,从外向里(也可从里向外)安装,起到槽体与底座固定的作用。底座(9)呈U型,是由前板(20)、后板(21)、底板(22)、水平脚(23)组成。前板上分别有两个电极孔与左、右槽体电极孔位置相对应,插上电极插头可使主体、槽体与底座三者相对稳定。底座后板(21)有两个与冷却室入水管(15)、出水管(14)位置相对应的孔(24)。在底板背面四角粘有四个带螺母的脚(23)调节水平。底座(19)是组成卧式、立式电泳装置的支架,也可做为水平台制备平板凝胶时使用。底座配有一相应的安全盖,安全盖分别为红、白、黄三种颜色,在进行卧式电泳(附图说明图1)可选用不同颜色的安全盖,盖在底座上,起避光保护作用。电极板包括水平电极板、垂直电极板、等电聚焦电极板三种。水平电极板由铂金丝(29)和电极板(30)组成,电极板(30)其长、宽与左、右槽体的长、高基本相等。为活动板使用时插入左、右槽腔内,不用时可取出保存。垂直电极板由铂金丝(27)和电极板(28)组成,其宽与上槽内径相仿,可伸到上槽的2/3处。垂直电极板的上缘两侧有突出的直角(26)卡在上槽体两侧缘,使垂直电极板悬挂在上槽腔内。等电聚焦电极板由电极板和两根电极条组成,电极条两端的接线柱是卡在电极板两边,电极条可沿电极板两边移动,以调节两根电极条之间的距离,可有效地扩大使用凝胶面积,等电聚焦电泳时使用。图1为卧式电泳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主体卧式立体图图3为立式电泳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垂直电极板示意图图5为水平电极板示意图以下为图面标号和名称1右槽、2左槽、3主体上板、4冷却室背板、5主体背板、6主体前板、7主体后板、8冷却室左板、9主体右板、10冷却室、11上槽、12主体上板凹端、13主体上板条形开口、14L型循环水管、15直型循环水管、16管状凝胶管插孔、17左槽电极孔、座、18右槽电极孔、座、19底座、20底座前板、21底座后板、22底座背板、23水平脚、24底座循环水管口、25主体边缘、26挂角、27、29铂金丝、28垂直电极板、30水平电极板。实施例1为组合式卧式电泳装置的使用方法按图1,将主体平置于底座上,冷却室上的两个管通过底座后面的冷却管孔,其中L型为出水口,直型管为入水口,形成循环水系统。右槽(10)嵌入主体右侧,左槽位于左侧,使左槽固定角插入上槽腔内。将两接线柱通过底座前面的电极孔分别与相应位置左槽、右槽上的电极孔座相接,将两水平电极分别插入左、右槽中,此时,成为卧式电泳装置。可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和水平板状电泳。进行等电聚焦电泳时,先把制备好的凝胶水平放在主体上板面上,使电聚焦电极板上的电极条与凝胶表面通过泸纸条接触,可根据凝胶面积的大小,调节两电极条间的距离,连接电极线通三恒直流电源即可。水平板状电泳时,把凝胶置于主体面上,用双层泸纸(或纱布)作桥,将配好的电极缓冲液分别注入左右槽内(约100ml),连接电极线,接通直流电源即可。(附图1)实施例二为组合式立式电泳装置的使用方法按图3,将主体直立放入右槽中,(图3)水平电极板插入右槽内,连接电极线,形成立式电泳的下槽,将垂直电极板插入上槽内,连接电泳线形成立式电泳的上槽,即成立式电泳装置。可进行垂直板状电泳,管状电泳,和垂直管板两用电泳。垂直板状电泳时,用备用的短玻璃柱堵塞上槽底部的管状凝胶孔,将支持物上的凝胶与主体上板紧帖,并用两个夹子固定于主体边缘,使形成完整的上槽,分别给上下槽注满缓冲液,接通直流电源即可。如果再将配上垂直板状凝胶(方法同上),就可同时进行管状电泳和垂直平板电泳。也可进行多层板状电泳。用途多是该技术的最大特点,该技术装置,可根据需要制不同大小的规格,若制成体积为180×150×60mm3效果更佳,平板可做12个样,管状可做5-8个样,基本满足一般试验要求。同时具备了体积小、造价低、分辨力高、节省试剂的优点,特别是能大大缩短电泳时间,例应用该装置做垂直板状电泳,分析血清HP、GC蛋白的遗传表型,电泳时间HP由原来2小时减少到半小时,GC从原来的5小时减少到2小时。做水平平板电泳,分析红细胞酶EsD和GLDI遗传表型,电泳时间由原来1-2小时缩短到20-30分钟。做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红细胞酶PGM1遗传亚分型,电泳时间比原来减少1小时。而且管状电泳和管板两用电泳效果较好。附80年代国内外电泳装置代表性产品比较表。80年代国内外电泳装置代表性产品比较权利要求1.一种由主体、左槽、右槽、底座、等电聚焦电极板、水平电极板、垂直电极板等组成的电脉装置,其特点在于主体是由主体上极(3)冷却室背极(4)、上槽背极(5)、主体前板(6)主体后板(7)、冷却室左板(8)、主体右板(9)构成,主体前板(6)、后板(7)、右板(9)在主体上板(3)与上槽背板(5)之间形成主体腔,并在前面、后面、右面分别留有相同主体边缘(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主体、左槽、右槽、底座、等电聚焦电极板、水平电极板、垂直电极板等组成的电脉装置,其特点在于主体是由主体上极(3)冷却室背极(4)、上槽背极(5)、主体前板(6)主体后板(7)、冷却室左板(8)、主体右板(9)构成,主体前板(6)、后板(7)、右板(9)在主体上板(3)与上槽背板(5)之间形成主体腔,并在前面、后面、右面分别留有相同主体边缘(25),冷却室背板(4)与主体上板(3)平行,位于主体腔内,与主体前板(6)、后板(7)、右板(9)冷却室左板(8)粘合,把主体内腔分隔成密闭循环水冷却室(10)和上槽(11),主体上板左侧端呈凹形(12)、右侧有一条形开口(13),冷却室背板(4),与主提上板凹形端(12)平齐,主体后板(7)冷却室部分,左侧端有一个直形循环水入口管(15),右侧有一个U型循环出水管(14),上槽底部(9)上有若干个圆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炳蔚李生斌闫金成李小明余兵孟雁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