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干柱层析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733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有机混合物层析分离的组合式干柱层析柱,由可拆联接在一起的多个柱体节、一个柱底节、一个漏斗节和一个位于柱底节底部的滤板组成。它解决了现有层析柱中填充料的装入和层析分离完成后的取出不够方便以及层析柱只能使用一次的缺点,可广泛用于生化、化工等诸多学科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室层析分离,尤其是中草药中的化学组份及抗菌素的层析分离。(*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混合物层析分离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干柱层析柱。干柱层析是指用填充料干装成柱进行层析的分离方法,已广泛用于生化、化工等诸多学科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室层析分离,尤其在分离中草药中的化学组份及抗菌素等方面应用更为普及。目前,常用的干柱层析柱为整体的玻璃柱和塑料薄膜柱。玻璃柱的不足之处是层析完毕后,必须将玻璃柱分段切割,才能取到不同段层的填充剂,操作不便,且每根玻璃柱只能使用一次,比较浪费;塑料薄膜柱的不足之处是装柱比较困难,且由于有些有机溶剂对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而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装柱方便,可重复使用的组合式干柱层析柱。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达到一种干柱层析柱,其特殊之处在于,由联接在一起的多个柱体节、一个柱底节、一个漏斗节和一个位于柱底节底部的滤板组成,所述柱体节之间,柱体节与柱底节之间以及柱底节与漏斗节之间均是可拆联接。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可拆联接可以是螺纹联接。为了防止渗漏,可以在联接件之间加一密封圈。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柱体节长度以3~8cm为宜,直径以1~10cm以宜,滤板上的过滤孔孔径以0.05~0.15cm为宜。本技术中的柱体节、柱底节和漏斗节是由耐酸、碱和有机溶剂的有机化合物或金属材料制成,如聚四氟乙烯塑料,有机玻璃、不锈钢、钛合金等。本技术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组合式干柱层析柱的轴向剖视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详细叙述如下该组合式干柱层析柱具有多个长度在3~8cm之间的柱体节1,柱体节之间为螺纹联接,最下端的一个柱体节上以螺纹联接的方式安装一个柱底节2,柱底节的底部设一滤板3,该滤板上设有多个孔径在0.05~0.15cm之间的过滤孔,柱底节2的下端以螺纹联接的方式安装一个漏斗节4,该漏斗节的底面设一台阶5,从而使滤板底面不会与漏斗节底部相贴,以利于液体流下,其中央有一出口6,是液体排出的通道。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高度的柱体节,以螺纹联接组合在一起,将柱底节与柱体节的末节联接,漏斗节与柱底节的下端联接,即组合成完整的干柱层析柱。为了防止填充物下漏,可在滤板上放置一圆形滤纸,然后在柱内加入填充料,即可进行干柱层析的制备分离,制备分离完成后,将层析柱的柱体节,柱底节和漏斗节依次拆开,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各部分,即得到不同层次的含有不同成份、不同含量的有机化合物,供进一步化验分析用。最后清洗各个部分,以备下次再用。结合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层析柱由多个柱体节、一个柱底节、一个漏斗节组合在一起,可以拆卸,因而填充料的装入以及层析分离完成后的取出都十分方便;2、层析柱可反复使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干柱层析柱,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可拆联联接在一起的多个柱体节、一个柱底节、一个漏斗节组成,所述柱底节底部设有一个滤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干柱层析柱,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可拆联接在一起的多个柱体节、一个柱底节、一个漏斗节组成,所述柱底节底部设有一个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干柱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联接是螺纹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教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