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区段式电泳显示装置的下电极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797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区段式电泳显示装置的下电极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该下电极基板包含可挠性基板、第一导电层、绝缘层、第二导电层及区段电极。第一导电层设置于可挠性基板上。绝缘层覆盖于第一导电层及可挠性基板上,其中绝缘层具有至少一开口暴露部分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填置于开口中,且接触暴露的第一导电层。区段电极覆盖于第二导电层及绝缘层上,且接触第二导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提供上述下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下电极基板不需进行钻孔步骤,因此当下电极基板经过大角度的挠曲,下电极基板内的第一、第二导电层不会产生断裂的问题,且可提升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电极基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区段式电泳显示装置的下电极基板。
技术介绍
在一般下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中,通常会在基板上进行钻导通孔步骤,然后在基板的两面分别涂布银浆线路和电极层,其中银浆线路和电极层经由基板上的导通孔彼此电性连接。然而,若将上述下电极基板结构应用于可挠性显示装置上时,基板上的导通孔在挠曲时会产生形变,使得导通孔内的导电材料断裂而造成银浆线路和电极层之间的断路。另一方面,一般下电极基板结构需要额外贴附背保护层以保护银浆线路及避免水气渗入下电极基板中。如此一来,额外贴附的背保护层将明显增加下电极基板的整体厚度,而不利于可挠性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新的下电极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一般下电极基板所发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电极基板及其制造方法,用来解决一般下电极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所发生因导通孔产生形变,造成导通孔内导电材料断裂的问题,以提升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可靠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下电极基板具有较薄的厚度,因此可达到可挠性显示装置薄型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区段式电泳显示装置的下电极基板。此下电极基板包含可挠性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及区段电极。第一导电层设置于可挠性基板上。第一绝缘层覆盖于第一导电层及可挠性基板上,其中第一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暴露部分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填置于开口中,且接触暴露的第一导电层。区段电极覆盖于第二导电层及第一绝缘层上,且接触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由第一导电浆料所形成,第二导电层由第二导电浆料所形成,且区段电极由第三导电浆料所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可挠性基板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可挠性基板的厚度约为50?200微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下电极基板还包含第三导电层,夹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可挠性基板之间;以及第二绝缘层,夹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三导电层之间,其中该第三导电层由第四导电浆料所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及第四导电浆料为银浆、碳浆、铟锡氧化物(ΙΤ0)、铟镓氧化物(IG0)、铟锌氧化物(ΙΖ0)、铟镓锌氧化物(IGZ0)或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及第三导电层的厚度约为5?7微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及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及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约为10?14微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开口为圆形开口或方形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开口的宽度约为0.1?1.0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导电层的顶面与该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齐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导电层的顶部覆盖于该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导电浆料为银浆、碳浆或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三导电浆料为银浆、碳浆或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区段电极的厚度约为8?12微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区段电极的顶面为平坦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区段式显示装置。此区段式显示装置包含上述的下电极基板、显示元件层及透明导电层。显示元件层设置于下电极基板上,且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显示元件层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显示元件层为电子墨水层、液晶层或发光二极管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透明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铟锡氧化物(ΙΤ0)、铟锌氧化物(ΙΖ0)、铟镓氧化物(IG0)、铟镓锌氧化物(IGZ0)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区段式电泳显示装置的下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此制造方法包含:形成第一导电层于可挠性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于第一导电层及可挠性基板上,其中第一绝缘层形成开口以暴露部分第一导电层;形成第二导电层于开口内,其中第二导电层接触第一导电层;以及形成区段电极于第二导电层及第一绝缘层上,其中区段电极接触第二导电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制造方法还包含形成第三导电层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可挠性基板之间;以及形成第二绝缘层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三导电层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形成上述第一及第三导电层是利用印刷法形成银浆导电层、碳浆导电层或金属氧化物导电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形成上述第一及第二绝缘层是利用印刷法形成环氧树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形成上述第二导电层是在开口内填充银浆涂料或碳浆油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形成上述区段电极是利用印刷法形成银浆导电层或碳浆导电层。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下电极基板不需进行钻孔步骤,因此当下电极基板经过大角度的挠曲,下电极基板内的第一、第二导电层不会产生断裂的问题,且可提升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可靠度。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下电极基板不需贴附背保护层,因此相较于一般的下电极基板,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下电极基板具有较薄的厚度,以达到可挠性显示装置薄型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个比较例所绘示的一般下电极基板100的剖面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绘示的下电极基板200的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A_A’剖面线所绘示的下电极基板200的剖面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绘示的下电极基板300a的剖面图;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绘示的下电极基板300b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挠性显示装置400的剖面图;图5A?5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绘示制造下电极基板500的阶段剖面图;以及图6A?6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绘示制造下电极基板600的阶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以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或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或编号。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厚度可能扩大,以简化或方便标示,而附图中元件的部分将以文字描述。可了解的是,未绘示或未描述的元件可为公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各种样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且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如本文所使用,单数形式〃一 〃及〃该〃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本文另有清楚地指示。应进一步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含"指定存在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工作、元件及/或组份,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工作、元件、组份及/或其群组。本文参照为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化实施例(及中间结构)的示意性说明的横截面说明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此,我们将预期偏离该等说明的形状的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及/或容差的改变。因此,不应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理解为限于本文所说明的特定区域形状,而将包括起因于(例如)制造的形状改变,且所述等图中所说明的区域本质上为示意性的,且其形状不说明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且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一般下电极基板的基板中具有导通孔,用来导通分别位于基板两面的银浆线路和区段电极。当下电极基板挠曲时,基板中的导通孔会产生形变,使得导通孔内的导电材料断裂而造成银浆线路和区段电极的间的断路。请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区段式电泳显示装置的下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基板包含:可挠性基板;第一导电层,其设置于所述可挠性基板上;第一绝缘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可挠性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暴露部分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其填置于所述开口中,且接触所述暴露的第一导电层;以及区段电极,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接触所述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由第一导电浆料所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层由第二导电浆料所形成,且所述区段电极由第三导电浆料所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淮泽陈韦君黄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