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包括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每个承台沿周向分别设有扩大基础,各桥墩的扩大基础分别向上连接有若干对变高千斤顶机构和变高临时桥墩机构;变高千斤顶机构包括大吨位千斤顶、第一支撑钢筒、第一钢接长节和第一四氟板;变高临时桥墩机构包括第二支撑钢筒、第二钢接长节和第二四氟板;液压同步控制系统连接有两套泵站,液压同步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控制各变高千斤顶机构中的大吨位千斤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城市现有基础设施更新中,能够充分利用现状桥梁结构,减少了浪费,提高了建设效率,方便安装顶升设备,不会捌坏参与顶升的千斤顶,能够精确控制各桥墩处顶升机构的顶升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
本技术涉及桥梁顶升施工
技术介绍
在对城市道路系统进行新建或改(扩)建中,越是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越是有较大可能性会遇到现有桥梁的利用问题。利用现有桥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且能有效缩短工期,如果决定利用现有桥梁,那么,现有桥梁桥面高程及坡向需要按新建或改(扩)建的道路系统的整体设计进行调整,需要对现有桥梁进行顶升作业。对现有桥梁进行顶升作业时,具有如下技术问题:1、现有桥梁的承台尺寸不能满足顶升设备安装的场地要求,难以安装足够的顶升设备;如顶升设备数量不足,则难以保证顶升质量和顶升安全。2、现有桥梁顶升涉及斜向顶升,并非是整体向上同步顶升,而是一端几乎不动(转动很小的角度),另一端向上顶升可达数米。在顶升过程中会使梁体角度不断变化,支点位置的楔形量随之不断变化,从而容易捌坏参与顶升的千斤顶,进而降低顶升效率、提高顶升成本。3、顶升过程中,梁体会出现水平移动,容易造成桥梁结构破坏或者损坏千斤顶。4、由于是斜向顶升,各桥墩处向上顶升的速度不同,现有的位移同步控制方式难以适应精确控制各桥墩处顶升机构顶升幅度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有桥梁顶升系统,方便安装顶升设备,不会捌坏参与顶升的千斤顶,能够精确控制各桥墩处顶升机构的顶升幅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包括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各桥墩处均设有承台;现有桥梁的顺桥向的端部具有桥台;现有桥梁上部结构包括箱型梁和盖梁,盖梁顶面设有箱型梁支座,箱型梁支撑在箱型梁支座上,箱型梁上表面铺设有桥梁路面,桥墩上方的桥梁路面处设有伸缩缝结构;每个承台沿周向分别设有扩大基础,各桥墩的扩大基础分别向上连接有若干对变高千斤顶机构和变高临时桥墩机构;变高千斤顶机构包括大吨位千斤顶、第一支撑钢筒、第一钢接长节和第一四氟板;第一钢接长节用于在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过程中接高第一支撑钢筒,大吨位千斤顶设置在第一钢接长节或第一支撑钢筒上,第一四氟板设置于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之间,第一四氟板用于在顶升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过程中允许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与盖梁底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大吨位千斤顶用于对现有桥梁上部结构提供顶升力并采用具有机械自锁结构的双作用千斤顶;变高临时桥墩机构包括第二支撑钢筒、第二钢接长节和第二四氟板;第一支撑钢筒和第二支撑钢筒相邻设置并均设于承台上或扩大基础上;第二钢接长节用于在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过程中接高第二支撑钢筒;第二四氟板设置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与第二支撑钢筒或第二钢接长节之间,并用于在顶升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过程中允许第二支撑钢筒或第二钢接长节与盖梁底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液压同步控制系统连接有两套泵站,分别为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第一泵站连接一半变高千斤顶机构中的大吨位千斤顶;第二泵站连接另一半变高千斤顶机构中的大吨位千斤顶;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均与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相连接,液压同步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控制各变高千斤顶机构中的大吨位千斤顶。第一支撑钢筒和第二支撑钢筒之间连接有钢制的连杆,连杆一端与第一支撑钢筒相焊接,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钢筒相焊接。现有桥梁的盖梁上设有若干监控千斤顶,监控千斤顶通过第一泵站或第二泵站与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相连接,监控千斤顶用于在顶升现有桥梁上部结构时监测箱型梁受力情况,保护箱型梁不被破坏;监控千斤顶采用具有机械自锁结构的双作用千斤顶。各第二支撑钢筒上分别设有用于监测第二支撑钢筒受力情况的钢弦传感器,各钢弦传感器的连接线路分别通过第一泵站或第二泵站与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相连接。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盖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激光垂球,激光垂球的连接线路分别通过第一泵站或第二泵站与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相连接;激光垂球用于测量盖梁两端的对地距离。本技术还公开了使用上述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的不均匀顶升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修建扩大基础;将现有桥梁的承台和桥台挖土暴露后,对暴露出的承台和桥台剥离原有砼保护层,通过焊接植筋制作扩大基础的钢筋骨架,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扩大基础;在桥梁路面上拆除伸缩缝结构;第二步骤是在承台和/或扩大基础上成对安装变高千斤顶机构和变高临时桥墩机构;在各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之间分别安装第一四氟板,在各第二支撑钢筒或各第二钢接长节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之间分别安装第二四氟板;在各第二支撑钢筒上分别安装用于监测第二支撑钢筒受力情况的钢弦传感器,在盖梁顶面与箱型梁之间若干安装监控千斤顶,监控千斤顶与盖梁上现有的箱梁支座相邻;在监控千斤顶与箱型梁之间安装第三四氟板,在盖梁两端分别安装若干激光垂球,在第一支撑钢筒和第二支撑钢筒之间焊接钢制的连杆,使第一支撑钢筒和第二支撑钢筒形成整体结构;使液压同步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连接各大吨位千斤顶、各钢弦传感器和各监控千斤顶;第三步骤是截墩及顶升;具体是通过液压同步控制系统调整各大吨位千斤顶向上的顶力,然后采用绳锯在承台上方0.5米位置将现有桥墩水平截断,然后进行顶升和临时支撑作业;顶升和临时支撑作业是:通过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变各高千斤顶机构的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向上顶升,到达各大吨位千斤顶最大行程后,在各第二支撑钢筒上通过设置第二钢接长节调整支撑高度,通过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各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向下收回,使桥梁上部结构的重量通过盖梁落在变高临时桥墩机构上;在顶升和临时支撑作业中,工作人员根据各钢弦传感器及激光垂球的测量数据调整施工动作,确保确保盖梁横桥向两端同步顶升且盖梁纵桥向两端按预定比例同步顶升;然后在各大吨位千斤顶下的第一支撑钢筒上安装第一钢接长节,再次进行顶升和临时支撑作业,直到将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至预定位置,此时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由变高临时桥墩机构支撑;第四步骤是接墩;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到预定位置后,在被截断的桥墩断面处划线定位剔凿范围,然后采用绳锯对划线位置进行环向切缝作业,缝的深度以不伤到钢筋为准;然后采用人工风镐破除被截断的桥墩上断面切缝以下及下断面切缝以上部分的混凝土;割缝范围内的砼清除完成后,对桥墩断口进行钢筋连接及加强,钢筋连接方式为直螺纹连接,加强方式为植筋;然后安装外部设置有附着式振动器的桥墩模板,采用砼泵车浇筑断口处砼,完成接墩;第五步骤是在现有桥台处新建交接墩及盖梁;对于现有桥台采用绳锯进行拆除,拆除过程保留墩柱接茬钢筋;拆除后绑扎桥墩钢筋,浇筑桥墩砼;最后绑扎盖梁钢筋,浇筑盖梁砼,完成新建交接墩及盖梁;第六步骤是落梁;待新建交接墩及盖梁的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落梁施工;落梁施工前利用各监控千斤顶和交接墩处的大吨位千斤顶将箱型梁顶起,顶起高度以方便在箱型梁底安装楔形钢板及安装新的橡胶板式支座为准;安装完楔形钢板和橡胶板式支座后,控制各监控千斤顶和交接墩处的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包括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各桥墩处均设有承台;现有桥梁的顺桥向的端部具有桥台;/n现有桥梁上部结构包括箱型梁和盖梁,盖梁顶面设有箱型梁支座,箱型梁支撑在箱型梁支座上,箱型梁上表面铺设有桥梁路面,桥墩上方的桥梁路面处设有伸缩缝结构;/n其特征在于:/n每个承台沿周向分别设有扩大基础,各桥墩的扩大基础分别向上连接有若干对变高千斤顶机构和变高临时桥墩机构;/n变高千斤顶机构包括大吨位千斤顶、第一支撑钢筒、第一钢接长节和第一四氟板;第一钢接长节用于在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过程中接高第一支撑钢筒,大吨位千斤顶设置在第一钢接长节或第一支撑钢筒上,第一四氟板设置于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之间,第一四氟板用于在顶升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过程中允许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与盖梁底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大吨位千斤顶用于对现有桥梁上部结构提供顶升力并采用具有机械自锁结构的双作用千斤顶;/n变高临时桥墩机构包括第二支撑钢筒、第二钢接长节和第二四氟板;/n第一支撑钢筒和第二支撑钢筒相邻设置并均设于承台上或扩大基础上;第二钢接长节用于在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过程中接高第二支撑钢筒;第二四氟板设置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与第二支撑钢筒或第二钢接长节之间,并用于在顶升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过程中允许第二支撑钢筒或第二钢接长节与盖梁底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移;/n液压同步控制系统连接有两套泵站,分别为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第一泵站连接一半变高千斤顶机构中的大吨位千斤顶;第二泵站连接另一半变高千斤顶机构中的大吨位千斤顶;/n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均与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相连接,液压同步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泵站和第二泵站控制各变高千斤顶机构中的大吨位千斤顶。/n...
【技术特征摘要】
1.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包括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各桥墩处均设有承台;现有桥梁的顺桥向的端部具有桥台;
现有桥梁上部结构包括箱型梁和盖梁,盖梁顶面设有箱型梁支座,箱型梁支撑在箱型梁支座上,箱型梁上表面铺设有桥梁路面,桥墩上方的桥梁路面处设有伸缩缝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承台沿周向分别设有扩大基础,各桥墩的扩大基础分别向上连接有若干对变高千斤顶机构和变高临时桥墩机构;
变高千斤顶机构包括大吨位千斤顶、第一支撑钢筒、第一钢接长节和第一四氟板;第一钢接长节用于在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过程中接高第一支撑钢筒,大吨位千斤顶设置在第一钢接长节或第一支撑钢筒上,第一四氟板设置于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之间,第一四氟板用于在顶升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过程中允许大吨位千斤顶的伸出杆与盖梁底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大吨位千斤顶用于对现有桥梁上部结构提供顶升力并采用具有机械自锁结构的双作用千斤顶;
变高临时桥墩机构包括第二支撑钢筒、第二钢接长节和第二四氟板;
第一支撑钢筒和第二支撑钢筒相邻设置并均设于承台上或扩大基础上;第二钢接长节用于在现有桥梁上部结构顶升过程中接高第二支撑钢筒;第二四氟板设置于现有桥梁的盖梁底面与第二支撑钢筒或第二钢接长节之间,并用于在顶升现有桥梁上部结构的过程中允许第二支撑钢筒或第二钢接长节与盖梁底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连接有两套泵站,分别为第一泵站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远,吴纪东,陈波,任宗五,马勇,刘娟,贺轩,李明,高烨浩,刘美中,申龙,桑赛赛,郭健康,朱湖,李强,何新民,张少佩,葛晓亮,刘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