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98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包括第一立柱支腿和第二立柱支腿,第一立柱支腿架设在高墩柱盖梁上表面一侧,第二立柱支腿通过基础架设支撑在高墩柱盖梁另外一侧的地面上,第二立柱支腿与高墩柱盖梁之间形成竖向提梁通道,第一立柱支腿、第二立柱支腿之间架设有天车轨道,天车轨道与高墩柱盖梁上表面之间形成横向架梁通道,天车轨道上滑动安装有天车,天车连有驱动电机,天车上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底部设有提梁吊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重能力强、提梁高度高、占地面积小、满足施工要求,解决了因提梁高度大、施工空间受限无法跨墩门机提梁的问题;门机钢结构优化后减少材料及能源损耗,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
技术介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西部地区尤其是云南、贵州、四川等高原地区地形条件复杂,高速公路建设比沿海地区相对滞后,桥隧比高,桥梁建设难度大,桥梁上部结构预制T梁上桥工艺难度较大,采用常规的路基运梁或者常规跨墩龙门机提梁上桥已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包括第一立柱支腿和第二立柱支腿,所述第一立柱支腿架设在高墩柱盖梁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立柱支腿通过基础架设支撑在高墩柱盖梁另外一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二立柱支腿与高墩柱盖梁之间形成竖向提梁通道,所述第一立柱支腿、第二立柱支腿之间架设有天车轨道,所述天车轨道与高墩柱盖梁上表面之间形成横向架梁通道,所述天车轨道上滑动安装有天车,所述天车连有驱动电机,所述天车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底部设有提梁吊具,所述提梁吊具底部设有运输预制T梁的钢丝挂索。所述第一立柱支腿、第二立柱支腿均为两根钢管立柱,两根钢管立柱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组加固型钢,每组加固型钢内部均设有加固斜撑。每组加固型钢之间的距离为8m。所述天车轨道与第一立柱支腿、第二立柱支腿之间焊接在一起并设有加固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起重能力强、提梁高度高、占地面积小、满足施工要求,解决了因提梁高度大、施工空间受限无法跨墩门机提梁的问题;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起重能力明显提高,门机钢结构优化后减少材料及能源损耗,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状态图;图中:1-第一立柱支腿;2-第二立柱支腿;3-高墩柱盖梁;4-基础;5-竖向提梁通道;6-天车轨道;7-横向架梁通道;8-天车;9-提梁吊具;10-预制T梁;11-钢管立柱;12-加固型钢;13-加固斜撑;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包括第一立柱支腿1和第二立柱支腿2,所述第一立柱支腿1架设在高墩柱盖梁3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立柱支腿2通过基础4架设支撑在高墩柱盖梁3另外一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二立柱支腿2与高墩柱盖梁3之间形成竖向提梁通道5,所述第一立柱支腿1、第二立柱支腿2之间架设有天车轨道6,所述天车轨道6与高墩柱盖梁3上表面之间形成横向架梁通道7,所述天车轨道6上滑动安装有天车8,所述天车8连有驱动电机,所述天车8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底部设有提梁吊具9,所述提梁吊具9底部设有运输预制T梁10的钢丝挂索。所述第一立柱支腿1、第二立柱支腿2均为两根钢管立柱11,两根钢管立柱11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组加固型钢12,每组加固型钢12内部均设有加固斜撑13。每组加固型钢12之间的距离为8m。所述天车轨道6与第一立柱支腿1、第二立柱支腿2之间焊接在一起并设有加固螺栓。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提梁门机拼装:提梁门机的第一立柱支腿1、第二立柱支腿2采用钢管立柱11制作,并利用加固型钢12、加固斜撑13进行加固;上部天车轨道6采用三角桁架拼装,结构之间采用焊接。运梁、提梁:采用现有省道与新建运梁便道,由运梁车将预制T梁10运输至桥下跨墩门机位置,由半跨墩提梁门机的卷扬机沿竖向提梁通道5提升至天车轨道6下的横向架梁通道7内。桥面运梁及架梁:前两跨预制T梁10用半跨墩提梁门机架梁,为架桥机拼装提供施工作业面。架桥机拼装完毕后,采用门机与架桥机联合实现预制T梁10上桥及预制T梁10架设,由半跨墩门机将地面的预制T梁10垂直提升至桥面上,桥面上天车8运输预制T梁10至架桥机尾部喂梁,架桥机架设预制T梁10,先左后右,由大里程往小里程方向架梁。本技术起重能力强、提梁高度高、占地面积小、满足施工要求,解决了因提梁高度大、施工空间受限无法跨墩门机提梁的问题;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起重能力明显提高,门机钢结构优化后减少材料及能源损耗,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支腿(1)和第二立柱支腿(2),所述第一立柱支腿(1)架设在高墩柱盖梁(3)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立柱支腿(2)通过基础(4)架设支撑在高墩柱盖梁(3)另外一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二立柱支腿(2)与高墩柱盖梁(3)之间形成竖向提梁通道(5),所述第一立柱支腿(1)、第二立柱支腿(2)之间架设有天车轨道(6),所述天车轨道(6)与高墩柱盖梁(3)上表面之间形成横向架梁通道(7),所述天车轨道(6)上滑动安装有天车(8),所述天车(8)连有驱动电机,所述天车(8)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底部设有提梁吊具(9),所述提梁吊具(9)底部设有运输预制T梁(10)的钢丝挂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限空间高墩柱预制T梁上桥用半跨墩提梁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支腿(1)和第二立柱支腿(2),所述第一立柱支腿(1)架设在高墩柱盖梁(3)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立柱支腿(2)通过基础(4)架设支撑在高墩柱盖梁(3)另外一侧的地面上,所述第二立柱支腿(2)与高墩柱盖梁(3)之间形成竖向提梁通道(5),所述第一立柱支腿(1)、第二立柱支腿(2)之间架设有天车轨道(6),所述天车轨道(6)与高墩柱盖梁(3)上表面之间形成横向架梁通道(7),所述天车轨道(6)上滑动安装有天车(8),所述天车(8)连有驱动电机,所述天车(8)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底部设有提梁吊具(9),所述提梁吊具(9)底部设有运输预制T梁(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王文山赵超李钢于野刘佳诺丁云川范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