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的建设也在迅速的发展,跨海大桥施工工程也越来越多。跨海大桥是在海上建造的桥梁工程,处于海洋环境,通常规模大,对技术的要求高。若采用浮吊等大型设备整体安装,设备成本高,受环境影响大,对于高墩桥梁并不适用。钢槽梁,是一种钢混组合梁的基础部分,钢槽梁架设完成后,顶部安装混凝土面层,构成大桥主梁。由于钢槽梁结构轻便,能够大量节约钢材,这种形式的钢混组合梁应用,特别是在长距离大跨桥梁越来越广泛。混凝土面层预制或现浇,施工方便,无需采用大型设备,经济性较好。长距离大跨钢混组合梁,一般采用钢槽梁和混凝土面层分离施工的方式进行架设。顶推施工法有机具设备简单轻巧、无需大型起吊设备等诸多优势,适用于钢槽梁施工。传统的顶推施工方法,需要设置大量的临时墩,作为顶推施工临时支点。浅水海域的顶推临时墩不仅需要耗费大量钢材,而且由于大型设备无法进入,难以施作。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环境台风发生几率较大,钢槽梁在顶推过程中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倾覆可能性较大。此外,主梁底部纵坡在长距离顶推过程中影响较大,顶推过程载荷转换支墩高度变化较大,传统的钢结构临时垫墩较为笨重,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架设于墩顶呈U型的桥墩上,墩顶U型两端上设有桥梁支座; >所述顶推施工系统包括设于墩顶凹陷区域内的顶推设备,以及设于所述顶推设备与所述钢混组合梁之间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呈上大下小结构,上部与梁底板相接,下部支撑于所述顶推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梁为钢结构装置,且上部呈井字型结构,下部呈口字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顶推设备为具有竖向顶升、横向纠偏和纵向顶推功能的三向千斤顶。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包括钢槽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钢槽梁为所述钢混组合梁的基础部分,所述混凝土桥面板采用预制桥面板安装。进一步地,所述顶推施工系统还包括用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浇注施工的混凝土吊模系统。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钢混组合梁就位的导梁,所述导梁为工字形变截面梁构件。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墩顶外围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桥墩上。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适应长距离顶推时梁底纵坡的多组临时支垫,所述临时支垫设于所述承载梁的挑臂与所述桥梁支座之间和/或设于所述墩顶凹陷区域与所述顶推设备之间,每组临时支垫可通过调节数量来调节总高度。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抵抗台风的临时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包括竖向锚固装置和横向锚固装置;所述竖向锚固装置包括锚梁和锚筋,所述锚梁设于梁底板上,所述锚筋一端锚固于所述桥墩墩顶,另一端由所述锚梁限位;所述横向锚固装置为一端固定于梁底板上的挡块,另一端限位于所述墩顶凹陷区域内。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分段拼装、调整、焊接的拼装平台。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以永久桥墩作为顶推设备支撑点,即以墩顶U型结构的凹陷区域为步履式千斤顶工作平台,无需设置临时墩,能够解决浅水海域钢材需求量大但大型设备又无法进入的问题;以永久桥墩为顶推设备的基础,其顶推前移、横向纠偏等均在墩顶完成,使得高墩在理论上承受较小的水平推力,在确保墩柱结构安全的同时,也可规避墩旁支架受力的不确定因素;2、由于本技术中的永久桥墩墩顶呈U型结构,顶推设备设于U型凹陷区域内,且顶推过程中以墩顶U型两端的桥梁支座为钢混组合梁的临时支点,也即临时支点与顶推设备的起顶点之间相差约半个梁底板宽度,顶推过程中梁底板中心位置可能会因承受到过大的竖向力而变形甚至破坏,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承载梁,能够将顶推设备的顶升力、顶推力均匀地分散到梁底板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在顶推过程中梁底设有横坡时,还可避免因顶推设备同步性控制不当引起梁倾覆的问题;3、通过设置临时锚固装置,能够有效抵御海洋环境台风对梁顶推稳定性的影响,提高施工安全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a)是立面图,图1(b)是图1(a)中A-A处的剖视图;图2是桥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立面图,图2(b)是俯视图;图3是承载梁的立体图;图4是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立面图,图4(b)是图4(a)中B-B处的剖视图;图5是临时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立面图,图5(b)是图5(a)中C-C处的剖视图;图6是临时支垫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7是导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整座桥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a)是桥梁的俯视图,图8(b)是内圈桥梁的立面图,图8(c)是外圈桥梁的立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混组合梁,2-桥墩,21-桥梁支座,3-顶推设备,4-承载梁,5-操作平台,51-斜撑杆,61-锚筋,62-锚梁,63-挡块,7-临时支垫,8-导梁,91-临时墩,92-墩旁支架,10-拼装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系统,该钢混组合梁1架设于墩顶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钢混组合梁架设于墩顶呈U型的桥墩上,墩顶U型两端上设有桥梁支座;所述顶推施工系统包括设于墩顶凹陷区域内的顶推设备,以及设于所述顶推设备与所述钢混组合梁之间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呈上大下小结构,上部与梁底板相接,下部支撑于所述顶推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混组合梁架设于墩顶呈U型的桥墩上,墩顶U型两端上设有桥梁支座;所述顶推施工系统包括设于墩顶凹陷区域内的顶推设备,以及设于所述顶推设备与所述钢混组合梁之间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呈上大下小结构,上部与梁底板相接,下部支撑于所述顶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梁为钢结构装置,且上部呈井字型结构,下部呈口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设备为具有竖向顶升、横向纠偏和纵向顶推功能的三向千斤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包括钢槽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钢槽梁为所述钢混组合梁的基础部分,所述混凝土桥面板采用预制桥面板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浇注施工的混凝土吊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顶推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学进,陈宏宝,薛志武,李健,周佑斌,姚亚,张文龙,马允栋,郭石峰,赵亮,苏小龙,邓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