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
本技术涉及转体桥梁
,具体为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
技术介绍
转体桥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主要应用于上跨峡谷、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撑的情况,转体桥的转体系统由下转盘、上转盘、球铰、滑道、牵引系统组成,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实现转体;目前,转动桥梁施工过程中,模板的受力非常集中,使得模板容易过度受力而形变,使得整个胎膜架的机械强度变差,稳定性降低,影响之后的施工进行,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包括:承台钢筋;定位骨架,所述定位骨架通过螺栓设置在承台钢筋的顶端;下座板,所述下座板设置在定位骨架的顶端;下球铰,所述下球铰通过连接板设置在下座板的顶端中部;中心转轴钢棒,所述中心转轴钢棒的底端延伸进下球铰的顶端中部;上球铰,所述中心转轴钢棒的顶端设置有上球铰,并延伸进上球铰的底端中部;上座板,所述上座板通过连接板设置在上球铰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下球铰包括:滑板,所述滑板呈六边形,且数量为多个,所述滑板设置在下球铰的顶端;硅脂,所述硅脂设置在滑板的顶端表面;预埋套筒一,所述预埋套筒一开设在下球铰的顶端中部。优选的,所述上球铰包括:上球面,所述上球面设置在上球铰的底端中部;预埋套筒二,所述上球铰的底端中部开设有预埋套筒二。优选的,所述下球铰和上球铰之间通过胶带固定。优选的,所述中心转轴钢棒与两个预埋套筒内腔之间留有两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通过下座板底端设置有定位骨架,增加转动桥梁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在滑板上涂抹硅脂,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水密封性,通过上下球盘的安装,方便检查相对转动的情况,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下球铰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球铰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下球铰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台钢筋,2、定位骨架,3、螺栓,4、下座板,5、下球铰,6、连接板,7、中心转轴钢棒,8、上球铰,9、上座板,10、胶带,51、滑板,52、硅脂,53、预埋套筒一,81、上球面,82、预埋套筒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包括:承台钢筋1,定位骨架2,下座板4,下球铰5,中心转轴钢棒7,上球铰8,上座板9,定位骨架2通过螺栓3设置在承台钢筋1的顶端;下座板4设置在定位骨架2的顶端;下球铰5通过连接板6设置在下座板4的顶端中部;中心转轴钢棒7的底端延伸进下球铰5的顶端中部;中心转轴钢棒7的顶端设置有上球铰8,并延伸进上球铰8的底端中部;上座板9通过连接板6设置在上球铰8的顶端。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下球铰5包括:滑板51,硅脂52,预埋套筒一53,滑板51呈六边形,滑板51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且数量为多个,滑板51设置在下球铰5的顶端;硅脂52设置在滑板51的顶端表面,硅脂为295硅脂;预埋套筒一53开设在下球铰5的顶端中部。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上球铰8包括:上球面81,预埋套筒二82,上球面81设置在上球铰8的底端中部;上球铰8的底端中部开设有预埋套筒二8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下球铰5和上球铰8之间通过胶带10固定,通过上述,方便安装和拆卸。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中心转轴钢棒7与两个预埋套筒内腔之间留有两毫米,通过上述,方便转动。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安装定位骨架2,调平并焊接在承台钢筋1上,将下座板4和下球铰5通过连接板6安装在一起后,通过吊车将下球铰5安装在定位骨架2上,下球铰5安装完成后,浇筑下承台混凝土,下球铰5底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中心向四周,当下球铰5精确定位后,先将下球铰5的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吹干,然后在滑道51上涂抹硅脂52,涂抹硅脂52后,严禁杂物掉落球铰内,并尽快将上球铰8与下球铰5通过胶带10安装,实用性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固定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台钢筋(1);/n定位骨架(2),所述定位骨架(2)通过螺栓(3)设置在承台钢筋(1)的顶端;/n下座板(4),所述下座板(4)设置在定位骨架(2)的顶端;/n下球铰(5),所述下球铰(5)通过连接板(6)设置在下座板(4)的顶端中部;/n中心转轴钢棒(7),所述中心转轴钢棒(7)的底端延伸进下球铰(5)的顶端中部;/n上球铰(8),所述中心转轴钢棒(7)的顶端设置有上球铰(8),并延伸进上球铰(8)的底端中部;/n上座板(9),所述上座板(9)通过连接板(6)设置在上球铰(8)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台钢筋(1);
定位骨架(2),所述定位骨架(2)通过螺栓(3)设置在承台钢筋(1)的顶端;
下座板(4),所述下座板(4)设置在定位骨架(2)的顶端;
下球铰(5),所述下球铰(5)通过连接板(6)设置在下座板(4)的顶端中部;
中心转轴钢棒(7),所述中心转轴钢棒(7)的底端延伸进下球铰(5)的顶端中部;
上球铰(8),所述中心转轴钢棒(7)的顶端设置有上球铰(8),并延伸进上球铰(8)的底端中部;
上座板(9),所述上座板(9)通过连接板(6)设置在上球铰(8)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5)包括:
滑板(51),所述滑板(51)呈六边形,且数量为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丹,徐晓霞,杨旭,曹明明,曾德礼,黄清,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肖丹,徐晓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