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球铰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1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体球铰支座。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上球铰、下球铰和位于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摩擦副,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上分别设置有锚固组件,在所述上球铰中心位置的下方设置有销孔,在与所述销孔对应的下球铰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孔中,所述摩擦副为套在所述销轴外侧的圆环状,在所述销轴径向外侧与所述销孔侧向内壁之间及在所述销轴顶部与所述销孔底部之间带有间隙,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经过销轴轴线的同一平面上的所述销孔内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销轴径向外侧边的延长线在所述上球铰上方相交。在因受力不均造成梁体摆动时,销轴与销孔侧面贴近,受力面积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体球铰支座
本技术属于支座
,尤其涉及一种转体球铰支座。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转体桥梁在桥梁建设中越来越被广泛采用。转体施工与以往悬臂拼装、悬臂浇筑、原位现浇等施工工艺相比,具有不干扰交通、不间断通航、可跨深沟、河流、交通频繁的道路,且施工快速、经济效益等优点。目前使用的转体球铰支座包括上球铰、下球铰和位于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摩擦副,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上分别设置有锚固组件,存在以下缺陷:桥梁在转动时,当转角过大时无法起到限位功能,因此对桥梁造成了很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转角过大时可以起到限位、有效避免梁体脱落、便于安装的转体球铰支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转体球铰支座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球铰、下球铰和位于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摩擦副,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上分别设置有锚固组件,在所述上球铰中心位置的下方设置有销孔,在与所述销孔对应的下球铰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孔中,所述摩擦副为套在所述销轴外侧的圆环状,在所述销轴径向外侧与所述销孔侧向内壁之间及在所述销轴顶部与所述销孔底部之间带有间隙,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经过销轴轴线的同一平面上的所述销孔内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销轴径向外侧边的延长线在所述上球铰上方相交。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销轴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状,所述销孔为圆柱形;所述销轴为圆柱形,所述销孔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台状;在所述上球铰上端面设置有上径向肋板和上环向肋板;在所述上径向肋板和上环向肋板之间填充有上微膨胀收缩砂浆;在所述下球铰下端面设置有下径向肋板和下环向肋板;在所述下径向肋板和下环向肋板之间填充有下微膨胀收缩砂浆;在所述上球铰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状凸起,在所述圆柱状凸起径向内侧形成所述的销孔;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为实芯结构;在所述下球铰中心位置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销轴位于所述销轴孔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转体球铰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上球铰、下球铰和位于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摩擦副,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上分别设置有锚固组件,在所述上球铰中心位置的下方设置有销孔,在与所述销孔对应的下球铰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孔中,所述摩擦副为套在所述销轴外侧的圆环状,在所述销轴径向外侧与所述销孔侧向内壁之间及在所述销轴顶部与所述销孔底部之间带有间隙,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经过销轴轴线的同一平面上的所述销孔内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销轴径向外侧边的延长线在所述上球铰上方相交,也就是说,销轴侧面与所述销孔内侧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摆角,在因受力不均造成梁体摆动时,在销轴和销孔摆动至摆角大小时,销轴与销孔侧面贴近,受力面积大大增加,局部应力大大减少,避免了因受力面积过小造成销轴损坏;其二,由于所述销轴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状,所述销孔为圆柱形或者所述销轴为圆柱形,所述销孔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台状,加工更加方便;其三,由于在所述上球铰上端面设置有上径向肋板和上环向肋板及在所述下球铰下端面设置有下径向肋板和下环向肋板,不但降低了整个支座的重量,还降低了支座的成本;其四,由于在所述上径向肋板和上环向肋板之间填充有上微膨胀收缩砂浆及在所述下径向肋板和下环向肋板之间填充有下微膨胀收缩砂浆;避免了因受力造成上球铰和下球铰变形,上微膨胀收缩砂浆和下微膨胀收缩砂浆可以在加工地点灌注也可以在施工工地灌注,加工更加方便;其五,由于在所述上球铰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状凸起,在所述圆柱状凸起径向内侧形成所述的销孔,不但降低了整个支座的重量,还降低了支座的成本;其六,由于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为实芯结构,整体强度更大;其七,由于在所述下球铰中心位置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销轴位于所述销轴孔中,加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转体球铰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销轴与下球铰分体结构的转体球铰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球铰为另一种结构的转体球铰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转体球铰支座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转体球铰支座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转体球铰支座包括上球铰1、下球铰2和位于上球铰1和下球铰2之间的摩擦副3,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上分别设置有锚固组件4,在上球铰1中心位置的下方设置有销孔5,在与销孔5对应的下球铰2上设置有销轴6,销轴6插入销孔5中。摩擦副3为套在销轴6外侧的圆环状,在销轴6径向外侧与销孔5侧向内壁之间带有间隙,在销轴6顶部与销孔5底部之间也带有间隙。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经过销轴轴线的同一平面上的销孔5内侧壁的延长线与销轴6径向外侧边的延长线在上球铰1的上方相交,也就是说,销轴6侧面与销孔5内侧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摆角θ。在因受力不均造成梁体摆动时,在销轴6和销孔5摆动至摆角大小时,销轴6与销孔5侧面贴近,销轴由原来的线接触变成了面接触,受力面积大大增加,避免了因受力面积过小造成销轴损坏,延长了支座的使用寿命。为了使得销轴6侧面与销孔5内侧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摆角θ。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其一,销轴6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状,销孔5为圆柱形;其二,销轴6为圆柱形,销孔5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台状。这样加工更加方便。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球铰1上端面设置有上径向肋板7和上环向肋板8,在下球铰2下端面设置有下径向肋板9和下环向肋板10,不但降低了整个支座的重量,还降低了支座的成本。当然,为了增加支座的整体强度,下球铰2也可以如图4所示为实芯的整体结构,当然,上球铰1也可以为实芯的整体结构。在上径向肋板7和上环向肋板8之间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上微膨胀收缩砂浆11;在下径向肋板9和下环向肋板10之间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下微膨胀收缩砂浆12;避免了因受力造成上球铰和下球铰变形。上微膨胀收缩砂浆和下微膨胀收缩砂浆可以在加工地点灌注也可以在施工工地灌注,加工更加方便。在上球铰1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状凸起13,在圆柱状凸起13的径向内侧形成的销孔5,不但降低了整个支座的重量,还降低了支座的成本。如图1所示,销轴5与下球铰2为一体结构,整体强度更大。如图3所示,在下球铰2中心位置设置有销轴孔14,销轴下端位于销轴孔14中,加工更加方便。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技术转体球铰支座结构相同或相似,就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体球铰支座,包括上球铰、下球铰和位于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摩擦副,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上分别设置有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球铰中心位置的下方设置有销孔,在与所述销孔对应的下球铰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孔中,所述摩擦副为套在所述销轴外侧的圆环状,在所述销轴径向外侧与所述销孔侧向内壁之间及在所述销轴顶部与所述销孔底部之间带有间隙,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经过销轴轴线的同一平面上的所述销孔内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销轴径向外侧边的延长线在所述上球铰上方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体球铰支座,包括上球铰、下球铰和位于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之间的摩擦副,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上分别设置有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球铰中心位置的下方设置有销孔,在与所述销孔对应的下球铰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插入所述销孔中,所述摩擦副为套在所述销轴外侧的圆环状,在所述销轴径向外侧与所述销孔侧向内壁之间及在所述销轴顶部与所述销孔底部之间带有间隙,在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经过销轴轴线的同一平面上的所述销孔内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销轴径向外侧边的延长线在所述上球铰上方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状,所述销孔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为圆柱形,所述销孔为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球铰支座,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春晶赵志磊刘凯李军韩强陈政腾桂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