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液体的加湿筒、加热所述液体的加热装置、搅拌所述液体的搅拌装置、气液分离的分离机构和向所述加湿筒内充入气体的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穿设在所述加湿筒内;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所述搅拌装置旋转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所述分离机构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吸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吸氧也就是吸入氧气,可以缓解缺氧,能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以及血样饱和度;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等。
[0003]人在生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而目前的吸氧护理装置虽然具备加湿的功能,但是氧气加湿不均会导致大部分的氧气并没有加湿,造成病人难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0004]现有的方案,采用吸氧管一端连通氧气瓶,一端连通氧气罩。氧气瓶的氧气通过加湿瓶中的蒸馏水过滤和加湿,氧气在通过吸氧管和氧气罩被患者吸入。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氧气加湿不均匀,导致患者吸氧效果不理想,不利于患者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氧气加湿不均匀,导致患者吸氧效果不理想,不利于患者护理等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
[0008]包括储存液体的加湿筒、加热所述液体的加热装置、搅拌所述液体的搅拌装置、气液分离的分离机构和向所述加湿筒内充入气体的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穿设在所述加湿筒内;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所述搅拌装置旋转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所述分离机构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杆和并列弯折的加热片;所述加热杆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所述加热片倾斜并列设置在所述加热杆上。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齿轮、皮带、旋转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的旋转轴、搅拌所述液体的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湿筒上;所述皮带分别绕设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搅拌叶呈螺旋状绕设在所述旋转轴上。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的导流板和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加湿筒内的填料板;所述填料板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上端;所述导流板和所述填料板相互过渡。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流板上并列开设有流通孔;导流板远离气体流动方向的一面开设有流动槽;所述流动槽呈螺旋状开设在所述导流板上;所述导流板靠近气体流动方向的一面并列设置有凸件;所述凸件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上相邻所述流通孔之间。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凸件为圆弧形。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填料板为不锈钢波纹填料板。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加湿筒内的充气管、控制所述充气管两端开闭的控制阀和充入气体的充气装置;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充气管的两端;所述充气装置出口连通所述充气管一端;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连通气源。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气机构还包括收集筒、旋转接头、过滤气体的过滤筒、驱动所述过滤筒振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和收集杂质的收集板;所述旋转接头一端连通所述过滤筒;所述旋转接头另一端连通所述充气装置进口;所述过滤筒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端;所述过滤筒置于所述收集筒内;所述收集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收集筒上。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湿筒顶部设置有叶轮和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叶轮旋转设置在所述加湿筒上;所述叶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端;所述加湿筒顶部靠近所述叶轮的位置连通有吸氧管;所述吸氧管连通吸氧罩;所述吸氧罩穿戴在患者脸部。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采用加湿筒储存液体,采用加热装置加热液体,采用搅拌装置搅拌液体,采用充气机构向加湿筒内充入气体。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带来了如下效果:(1)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叶轮旋转,加快了气体的流动速度,通过调节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叶轮的旋转速度,可以调整患者的吸入速度;(2)通过分离机构将气体中多余水分去除,避免了气体中水分过多,影响患者吸入效果;(3)气体从加湿筒内的下端向上流动,液体对气体起到加湿的作用,通过将液体加热,改善了加湿效果,使得气体加湿均匀;(4)通过充气机构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供气方式,提高了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的易用性;(5)通过过滤筒可以过滤气体杂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避免过滤筒上积聚杂质,保证了过滤筒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加湿筒;11、吸氧管;12、吸氧罩;13、叶轮;14、第三驱动装置;2、加热装置;21、加热杆;22、加热片;3、搅拌装置;31、旋转轴;32、搅拌叶;33、第一齿轮;34、皮带;35、第二齿轮;36、第一驱动装置;4、分离机构;41、导流板;42、填料板;43、凸件;44、流通孔;45、流动槽;5、充气机构;51、充气管;52、控制阀;53、充气装置;54、旋转接头;55、过滤筒;56、第二驱动装置;57、收集筒;58、收集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图中X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右端。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包括储存液体的加湿筒1、加热液体的加热装置2、搅拌液体的搅拌装置3、气液分离的分离机构4和向加湿筒1内充入气体的充气机构5。充气机构5穿设在加湿筒1内。加热装置2设置在加湿筒1内。搅拌装置3旋转设置在加湿筒1内。分离机构4呈螺旋状设置在加湿筒1内。
[0023]充气机构5包括穿设在加湿筒1内的充气管51、控制充气管51两端开闭的控制阀52和充入气体的充气装置53。控制阀52设置在充气管51的两端。充气装置53出口连通充气管51一端。充气管51另一端连通气源。
[0024]优选的,气源为氧气瓶。优选的,充气装置53为气泵。充气管51左右方向穿设在加湿筒1内的下端。控制阀52分别设置在充气管51的左右两端。充气装置53出口连通充气管51的左端。充气管51的右端连通气源。
[0025]充气装置53为气泵,气泵型号的选择属于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装置的工作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选型号为RB
‑
83D
‑
3的气泵。
[0026]液体储存在加湿筒1内,充气管51、加热装置2和搅拌装置3浸入在液体内。
[0027]充气机构5还包括收集筒57、旋转接头54、过滤气体的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液体的加湿筒(1)、加热所述液体的加热装置(2)、搅拌所述液体的搅拌装置(3)、气液分离的分离机构(4)和向所述加湿筒(1)内充入气体的充气机构(5);所述充气机构(5)穿设在所述加湿筒(1)内;所述加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内;所述搅拌装置(3)旋转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内;所述分离机构(4)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杆(21)和并列弯折的加热片(22);所述加热杆(21)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内;所述加热片(22)倾斜并列设置在所述加热杆(2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第二齿轮(35)、皮带(34)、旋转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内的旋转轴(31)、搅拌所述液体的搅拌叶(32)、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1)上的第一齿轮(33)、驱动所述第二齿轮(35)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36);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6)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上;所述皮带(34)分别绕设在所述第一齿轮(33)和所述第二齿轮(35)上;所述搅拌叶(32)呈螺旋状绕设在所述旋转轴(3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4)包括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内的导流板(41)和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加湿筒(1)内的填料板(42);所述填料板(42)设置在所述导流板(41)的上端;所述导流板(41)和所述填料板(42)相互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科用加湿型吸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1)上并列开设有流通孔(44);导流板(41)远离气体流动方向的一面开设有流动槽(45);所述流动槽(45)呈螺旋状开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丹,王莉,朱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肖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