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7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中依序设置湿化滤芯以及过滤膜,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与容纳腔联通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侧壁上设置与其联通的吸痰管插管,吸痰管插管中设置至少两片将所述吸痰管插管封闭的密封膜瓣。通过上述结构,无需额外安装中间接头即可实现吸痰管的方便插入,以使得医护人员在一个封闭的通道中进行吸痰操作,有效防止了吸痰过程中痰液或者传染性体液喷溅的情况的发生并且还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

技术介绍

[0002]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具有一个能湿化气体的湿化腔,能够模拟鼻的功能,将气体以湿化温热的状态带入气道中,主要用于对气管切开患者以及插管急救患者的救治。人工鼻在使用时,连接于患者所留置气管导管的外口上,从而保护患者呼吸通路,使患者经气管导管所呼吸到的气体温湿化,减少直接吸入干燥空气对气道的损伤。另外,人工鼻接入在气管导管上,能够起到封闭管路的作用,防止病人胸腔内的感染性液体随病人的呼吸以及咳嗽进入空气而污染周围环境。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现有人工鼻存在一个问题。即,人工鼻结构相对简单,一般不具备导入吸痰管的功能,当需要进行吸痰时需要拔下人工鼻或者额外接入一个中转接头。其中,拔下人工鼻进行吸痰容易出现痰液由气管导管咳出而喷射到医护人员身上的风险,而额外增加中转接头则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能够在不额外增加中转接头的情况下实现吸痰管于人工鼻中的密闭插入。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中依序设置湿化滤芯以及过滤膜,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与容纳腔联通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侧壁上设置与其联通的吸痰管插管,吸痰管插管中设置至少两片将所述吸痰管插管封闭的密封膜瓣。<br/>[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管插管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吸痰管插管与所述连接管呈45~75
°
的夹角。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膜瓣的数量为4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管插管的端面上设置与所述密封膜瓣一一对应的支座,支座中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膜瓣的表面,第二端抵接于所述吸痰管插管的端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膜瓣上径向开设嵌装槽,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滑动配合的嵌装于嵌装槽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不高于密封膜瓣的表面。
[0010]工作原理:当装有人工鼻的患者需要进行吸痰处理时,医护人员握持吸痰管的插入端,然后将插入端由密封膜瓣插入至吸痰管插管中,接着,再经由吸痰管插管连接的连接管进入至气管导管中,最后吸痰管伸入至具有痰液的部位进行吸痰。当吸痰完成后,医护人员再将吸痰管抽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可。
[0011]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无需额外安装中间接头即可实现吸痰管的方便插入,以使得医护人员在一个封闭的通道中进行吸痰操作,有效防止了吸痰过程中痰液或者传染性
体液喷溅的情况的发生并且还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在插入吸痰管后的状态图;
[0014]图3是图1的剖视图;
[0015]图4是图1的爆炸图。
[0016]附图标记:10.上壳体20.下壳体30.容纳腔40.湿化滤芯50.过滤膜60.连接管70.吸痰管插管80.密封膜瓣81.嵌装槽90.支座91.转轴100.支撑杆101.第一端10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具体包括相对设置且能够牢固的对合在一起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上壳体和下壳体二者对合后形成一个容纳腔30,在该容纳腔中装载有湿化滤芯40以及过滤膜50。其中,湿化滤芯位于容纳腔中的下壳体部分,而过滤膜则被对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夹持。与此同时,在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连接管60,该连接管用于人工鼻使用时与气管导管的连接。在连接管的侧壁上则设置有与连接管联通的吸痰管插管70,该吸痰管插管中设置有至少两片的密封膜瓣80,该密封膜瓣于吸痰管插管中轴向分布并将所述吸痰管插封闭。需要说明的是,密封膜瓣为柔性材质,例如硅胶、橡胶、树脂等。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其自身能够弯曲而使吸痰管插管打开。具体的,需要吸痰时,只需使吸痰管的插入端穿过密封膜瓣并插入至气管导管中即可。
[0018]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方便吸痰管的插入,防止吸痰管在插入过程中出现过渡弯折而导致堵塞,吸痰管插管倾斜向上设置。并且,优选的,为了使吸痰管能够更加顺滑的插入,吸痰管插管于连接管的夹角的角度范围在45~75
°
之间。
[0019]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兼顾密封性以及插入难易程度的情况下,密封膜瓣的优选数量为4片。
[0020]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内部气压过大时(如病人咳嗽、快速呼气),密封膜瓣被气流冲开而导致痰液、传染性体液等随气流从吸痰管插管中喷出,在吸痰管插管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密封膜瓣一一对应的支座90,支座中设置有一根能够绕支座中的转轴91转动的支撑杆100。具体的,该支撑杆具有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其中,第一端抵接在所对应的密封膜瓣的表面上,而第二段则抵接于吸痰管插管的端面上。通过上述结构,当密封膜瓣受到内部较大气压作用而具有向外打开的趋势时,密封膜瓣对支撑杆的第一端同时施加一个作用力而使得第一端也具有向外翻动的趋势,而通过杠杆作用,第二端具有一个与第二端相反翻转的趋势。此时,第二端受到来自吸痰管插管的阻挡作用而不能翻转,即支撑杆此时处于一个受力平衡状态而不能转动,密封膜瓣也就不能向外翻开。而需要插入吸痰管时,吸痰管的插入端顶压在密封膜瓣以及第一端上,此时第二端不会受到吸痰管插管端面的阻挡而使得第一端则能够自由的向内翻转。而密封膜瓣则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弯曲而使得吸痰管能够方便的插入至气管导管中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
[0021]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升吸痰管插入后的密封性,密封膜瓣上径向的开设有嵌装槽81。与此同时,支撑杆的第一端滑动配合的嵌装于嵌装槽中。需要说明
的是,为了避免支撑杆将密封膜瓣与吸痰管间隔开,支撑杆的第一端低于密封膜瓣的表面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中依序设置湿化滤芯以及过滤膜,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与容纳腔联通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侧壁上设置与其联通的吸痰管插管,吸痰管插管中设置至少两片将所述吸痰管插管封闭的密封膜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装置的人工鼻,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插管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吸痰管插管与所述连接管呈45~75
°
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喷溅吸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致远许鎏芳肖正武陶小华朱妙娣高聘婷杨秀瑾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