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80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弧形固定罩、固定绑带、牙垫和压舌板;所述固定绑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罩两端,所述牙垫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罩凹面,所述压舌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牙垫凹面下端;通气部,所述通气部包括内通气管、通道调换组件、外通气管和两个圆形板,所述通道调换组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圆形板转动连接,所述内通气管一端穿透所述固定部与位于所述通道调换组件一端的所述圆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外通气管与位于所述通道调换组件另一端的所述圆形板固定连接。件另一端的所述圆形板固定连接。件另一端的所述圆形板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现在的范围更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等。而当麻醉科对患者实施麻醉手术或一些休克病人急救时,需要优先开通口腔咽部的通道,以保证患者的呼吸正常。而此时便需要一个通气装置来连接患者咽喉部与外界空气的连通,而传统的通气装置仅能打开一个通气的通道,若需要进行抽液吸液操作或是喂食则无法完成,并且现有的通气装置在口内塞入管子后会使的患者上牙部处于悬空状态,少部分也仅提供固定大小的用于咬合的要咬合片,而不同的患者其嘴部大小以及张开程度都不相同,而长期悬空的上牙部或是处于长时间的嘴部撑开状态会造成面部肌肉酸胀,其整体使用价值低。
[0003]有鉴于此,亟需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用途管道以及具有弹性变化牙垫的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
[0006]固定部,固定部包括弧形固定罩、固定绑带、牙垫和压舌板;固定绑带固定连接于弧形固定罩两端,牙垫固定连接于弧形固定罩凹面,压舌板固定连接于牙垫凹面下端;
[0007]通气部,通气部包括内通气管、通道调换组件、外通气管和两个圆形板,通道调换组件两端分别与两个圆形板转动连接,内通气管一端穿透固定部与位于通道调换组件一端的圆形板固定连接,外通气管与位于通道调换组件另一端的圆形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通道调换组件包括柱形外壳、吸痰件、进食管和通气管,吸痰件包括倒卜型管、手捏泵和单向阀,倒卜型管左端穿透柱形外壳左侧壁,其上端和下端分别穿透倒卜型管外壁,手捏泵位于柱形外壳外侧,其与倒卜型管固定连接,单向阀位于倒卜型管内侧下端弯折处,其一端与倒卜型管管壁弹性合页连接;
[0009]进食管和通气管固定连接于柱形外壳内侧。
[0010]优选的,进食管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内放置有过滤棉片;
[0011]柱形外壳上设有注射口。
[0012]优选的,牙垫为弧形板,其内部中空,且其上侧壁和下侧壁上设有弧形咬合槽。
[0013]优选的,牙垫内部设有隔开板和弹簧,隔开板位于牙垫内部中间位置且其与牙垫固定连接,弹簧设有多组,其一端与隔开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弧形咬合槽凸面。
[0014]优选的,固定绑带设有两个,其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弧形固定罩两侧,另一端通过
魔术贴连接。
[0015]优选的,弧形固定罩上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弧形缺口。
[0016]优选的,进食管、通气管和倒卜型管穿透柱形外壳部分固定连接有圆角橡胶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通道调换组件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转动柱形外壳,将其功能调节为吸痰、通气或是进食,方便对患者的看护。
[0019]2、本技术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牙垫上弧形咬合槽的设置可以在患者嘴部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牙齿咬合弧形咬合槽对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进行辅助固定,而牙垫内部设有的弹簧则可以根据患者嘴部张开程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弹力变化,使得患者嘴部处于相对自然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气部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痰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牙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气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固定部;10、弧形固定罩;101、弧形缺口;11、固定绑带;12、牙垫;120、弧形咬合槽;121、隔开板;122、弹簧;13、压舌板;
[0027]2、通气部;20、内通气管;21、通道调换组件;210、柱形外壳;2100、注射口;2101、圆角橡胶圈;211、吸痰件;2110、倒卜型管;2111、手捏泵;2112、单向阀;212、通气管;2120、过滤网;21200、过滤棉片;213、进食管;22、外通气管;23、圆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

图5,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
[0030]固定部1,所述固定部1包括弧形固定罩10、固定绑带11、牙垫12和压舌板13;所述固定绑带11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罩10两端,所述牙垫12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罩10凹面,所述压舌板13固定连接于所述牙垫12凹面下端;
[0031]通气部2,所述通气部2包括内通气管20、通道调换组件21、外通气管22和两个圆形板23,所述通道调换组件21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圆形板23转动连接,所述内通气管20一端穿透所述固定部1与位于所述通道调换组件21一端的所述圆形板23固定连接,所述外通气管22与位于所述通道调换组件21另一端的所述圆形板23固定连接。
[0032]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弧形固定罩10凹面内的部分放入患者口内,通过压舌板13将患者舌头与内通气管20隔开,随后引导患者将上下牙齿分别咬入弧形咬合槽120内,患者咬
合后,弧形固定罩10便暂时固定住了,随后对弧形固定罩10进行微调,使得患者的鼻腔位于弧形缺口101处,再通过固定绑带11将弧形固定罩10进行固定,使得整体得以固定,固定好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医护人员单手捏住位于通气部2右侧的圆形板23,另一只手转动柱形外壳210,可以通过转动分别将功能切换至通气、喂食或是吸痰,当转动至相对应的部件时,圆角橡胶圈2101会卡入外通气管22和内通气管20,防止无医护人员操作时,其发生自转的情况,当切换至吸痰功能时,将提前准备的痰液收集容易放置于倒卜型管2110下端的排出口处,随后可以捏手捏泵2111,手捏泵2111内的气体会将单向阀2112吹开进行排气,当手捏泵2111排空时,其恢复的过程中会对位于患者口腔内的痰液产生吸力,而此时单向阀2112在其弹性连接的作用下堵住倒卜型管2110下端,将痰液吸至倒卜型管2110内,而当再次捏手捏泵2111时,再次将单向阀2112推开,将痰液和手捏泵2111内的气体由倒卜型管2110下端排出;而当切换至通气状态时,通气管212内的过滤棉片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所述固定部(1)包括弧形固定罩(10)、固定绑带(11)、牙垫(12)和压舌板(13);所述固定绑带(11)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罩(10)两端,所述牙垫(12)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罩(10)凹面,所述压舌板(13)固定连接于所述牙垫(12)凹面下端;通气部(2),所述通气部(2)包括内通气管(20)、通道调换组件(21)、外通气管(22)和两个圆形板(23),所述通道调换组件(21)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圆形板(23)转动连接,所述内通气管(20)一端穿透所述固定部(1)与位于所述通道调换组件(21)一端的所述圆形板(23)固定连接,所述外通气管(22)与位于所述通道调换组件(21)另一端的所述圆形板(2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调换组件(21)包括柱形外壳(210)、吸痰件(211)、通气管(212)和进食管(213),所述吸痰件(211)包括倒卜型管(2110)、手捏泵(2111)和单向阀(2112),所述倒卜型管(2110)左端穿透所述柱形外壳(210)左侧壁,其上端和下端分别穿透所述倒卜型管(2110)外壁,所述手捏泵(2111)位于所述柱形外壳(210)外侧,其与所述倒卜型管(2110)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阀(2112)位于所述倒卜型管(2110)内侧下端弯折处,其一端与所述倒卜型管(2110)管壁弹性合页连接;所述通气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锐张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