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408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涉及数控机床设备领域,包括机床、底座和上料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底座的内腔,所述支撑盘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杆焊接在连接板底部远离伸缩杆的一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抓取组件安装在安装盘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抓取组件,抓取固定机构上的抓取部,通过固定机构的夹板夹持板状材料,并通过第一电机以及伸缩杆的配合,实现原料的转移,并进入机床的工作腔内,通过固定部匹配机床的动力卡盘,从而将板状材料固定在动力卡盘上,实现上料,便于机床的数控加工,同时,自动化上料装夹,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设备领域,具体为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现有的数控车床对于圆柱形原料的上料加工较为多见,而对于一些板状材料的上料装夹较为困难,且不安全,而且,多数采用人工装夹的方式,效率较低,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包括机床、底座和上料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机床的一侧设有工作腔,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机床外侧,且位于工作腔的下方,所述上料机构和固定机构均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支撑盘、伸缩杆、连接板、连接杆、安装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1)、底座(2)和上料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机床(1)的一侧设有工作腔(5),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机床(1)外侧,且位于工作腔(5)的下方,所述上料机构(3)和固定机构(4)均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n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01)、支撑盘(302)、伸缩杆(303)、连接板(304)、连接杆(305)、安装盘(306)、第二电机(307)、底板(308)和抓取组件(309),所述第一电机(301)安装在底座(2)的内腔,且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所述支撑盘(302)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301...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1)、底座(2)和上料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机床(1)的一侧设有工作腔(5),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机床(1)外侧,且位于工作腔(5)的下方,所述上料机构(3)和固定机构(4)均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
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01)、支撑盘(302)、伸缩杆(303)、连接板(304)、连接杆(305)、安装盘(306)、第二电机(307)、底板(308)和抓取组件(309),所述第一电机(301)安装在底座(2)的内腔,且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所述支撑盘(302)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301)上,所述伸缩杆(303)固定连接在支撑盘(302)的顶部,所述连接板(304)固定连接在伸缩杆(303)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杆(305)焊接在连接板(304)底部远离伸缩杆(303)的一端,所述安装盘(306)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05)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307)安装在安装盘(306)的底部,所述底板(308)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307)的输出端,所述抓取组件(309)安装在安装盘(306)的一侧,且活动连接在底板(308)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的上料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三电机(401)、丝杆(402)、支杆(403)、滑板(404)、侧板(405)、活动杆(406)、夹板(407)和齿轮(408),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有滑槽(6),所述第三电机(401)安装在滑槽(6)的下方,所述丝杆(402)转动连接在第三电机(401)的输出端,所述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怡平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一机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