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76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该装置在冷却对象的多个设备各自的目标冷却温度互不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分别成为目标冷却温度。该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20),其通过将向车室内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调节车室内空气的温度或湿度;第1载热体回路(30),其流通有吸收从电池(B)释放的热的第1载热体;第2载热体回路(40),其流通有吸收从电动马达(M)释放的热的第2载热体;第1载热体热交换器(23),其将在制冷剂回路(20)流通的制冷剂与在第1载热体回路(30)流通的第1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1载热体向制冷剂释放;第2载热体热交换器(32),其将在第1载热体回路(30)流通的第1载热体与在第2载热体回路(40)流通的第2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2载热体向第1载热体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其能够应用于具备例如行驶用电动马达以及储存向行驶用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的电池等因使用而释放热的多个设备的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这种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膨胀阀,通过将在室内热交换器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向车室内供给来进行车室内的制冷、制暖、除湿等。此外,作为搭载所述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的车辆,有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等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以及储存向电动马达供给的电力的电池等因使用而释放热的多个设备的车辆。因此,在所述车辆中,已知有以下的技术:将释放热的多个设备与冷却水回路连接,借助在冷却水回路流通的冷却水来冷却各个设备,并且通过将因冷却设备而吸收了热的冷却水与在制冷剂回路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使其放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437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所述车辆中,冷却对象的多个设备各自的目标冷却温度不同。在所述车辆中,由于在1个冷却水回路连接着目标冷却温度互不相同的多个设备,所以使冷却对象的多个设备分别成为目标冷却温度的控制有可能变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在冷却对象的多个设备各自的目标冷却温度互不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容易地成为目标冷却温度。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为了达到所述目的,具备:制冷剂回路,其具有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膨胀阀,通过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将向车室内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调节车室内空气的温度或湿度;第1载热体回路,其流通有吸收从第1放热体释放的热的第1载热体;第2载热体回路,其流通有吸收从第2放热体释放的热的第2载热体;第1载热体放热器,其将在制冷剂回路流通的制冷剂与在第1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1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1载热体向制冷剂释放;第2载热体放热器,其将在第1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1载热体与在第2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2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2载热体向第1载热体释放。由此,从第1放热体释放的热经由第1载热体被制冷剂吸收,从第2放热体释放的热经由第2载热体以及第1载热体被制冷剂吸收,因此,相比借助与制冷剂直接热交换后的第1载热体而被冷却的第1放热体的温度,借助经由第1载热体与制冷剂间接热交换后的第2载热体而被冷却的第2放热体的温度被保持为高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相比借助与制冷剂直接热交换后的第1载热体而被冷却的第1放热体的温度,能够将借助经由第1载热体与制冷剂间接热交换后的第2载热体而被冷却的第2放热体的温度保持为高温,所以通过将多个放热体分别根据目标冷却温度而与第1载热体回路或第2载热体回路连接,能够不进行复杂的控制而容易地使第1放热体与第2放热体分别成为目标冷却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电池冷却运转以及第1马达冷却运转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第2马达冷却运转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表示电池加热运转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5是表示马达加热运转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1应用于例如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等能够借助电动马达的驱动力行驶的车辆。车辆具有行驶用的作为第2放热体的电动马达M、以及储存向电动马达M供给的电力的行驶用的作为第1放热体的电池B。电动马达M以及电池B各自的可使用的温度带不同。此外,电动马达M以及电池B分别因使用而释放热。因此,电动马达M以及电池B需要分别单独进行冷却或加热。电动马达M优选在例如30℃~50℃的范围使用,电池B比电动马达M的可使用的温度范围低,优选在例如10℃~30℃的范围使用。如图1所示,该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空气调节单元10,其设置于车辆的车室内;制冷剂回路20,其跨越车室内以及车室外而设置;第1载热体回路30,其用于使吸收从电池B释放的热或对电池B进行加热的第1载热体(heatingmedium)流通;以及第2载热体回路40,其用于使吸收从电动马达M释放的热或对电动马达M进行加热的第2载热体流通。空气调节单元10具有空气流通路11,其用于使向车室内供给的空气流通。在空气流通路11的一端侧设置有:外部空气吸入口11a,其用于使车室外的空气流入空气流通路11;内部空气吸入口11b,其用于使车室内的空气流入空气流通路11。此外,在空气流通路11的另一端侧设置有:未图示的脚(FOOT)吹出口,其使在空气流通路11流通的空气朝向搭乘者脚下吹出;未图示的通风(VENT)吹出口,其使在空气流通路11流通的空气朝向搭乘者上半身吹出;以及未图示的除雾(DEF)吹出口,其使在空气流通路11流通的空气朝向车辆挡风玻璃的车室内侧的面吹出。在空气流通路11内的一端侧设置有多叶片风扇(Siroccofan)等室内送风机12,其用于使空气从空气流通路11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流通。在空气流通路11的一端侧设置有:吸入口切换风门13,其可以使外部空气吸入口11a与内部空气吸入口11b中的一者打开,另一者关闭。吸入口切换风门13可以将以下模式进行切换:外部空气供给模式,其关闭内部空气吸入口11b打开外部空气吸入口11a;内部空气循环模式,其关闭外部空气吸入口11a打开内部空气吸入口11b;内部外部空气吸入模式,其通过使吸入口切换风门13位于外部空气吸入口11a与内部空气吸入口11b之间来分别打开外部空气吸入口11a与内部空气吸入口11b。在空气流通路11中的室内送风机12的空气流通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吸热器14,其用于对在空气流通路11流通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及除湿。此外,在空气流通路11中的吸热器14的空气流通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放热器15,其用于对在空气流通路11流通的空气进行加热。放热器15配置于空气流通路11的正交方向一侧,在空气流通路11的正交方向另一侧,形成有绕过放热器15的放热器旁通流通路11c。在空气流通路11中的放热器15的空气流通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空气加热加热器16,其用于加热向车室内供给的空气。在空气流通路11中的吸热器14与放热器15之间设置有空气混合风门17,其用于调节经过了吸热器14的空气中的被放热器15加热的空气的比例。空气混合风门17在放热器15以及放热器旁通流通路11c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关闭放热器旁通流通路11c以及放热器15中的一者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并打开另一者,或者打开放热器旁通流通路11c以及放热器15两者,调节放热器15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的开度。空气混合风门17在关闭空气流通路11中的放热器15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n具备:/n制冷剂回路,其具有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膨胀阀,通过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将向车室内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调节车室内空气的温度或湿度;/n第1载热体回路,其流通有吸收从第1放热体释放的热的第1载热体;/n第2载热体回路,其流通有吸收从第2放热体释放的热的第2载热体;/n第1载热体放热器,其将在制冷剂回路流通的制冷剂与在第1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1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1载热体向制冷剂释放;以及/n第2载热体放热器,其将在第1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1载热体与在第2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2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2载热体向第1载热体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8 JP 2018-1016051.一种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制冷剂回路,其具有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膨胀阀,通过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将向车室内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调节车室内空气的温度或湿度;
第1载热体回路,其流通有吸收从第1放热体释放的热的第1载热体;
第2载热体回路,其流通有吸收从第2放热体释放的热的第2载热体;
第1载热体放热器,其将在制冷剂回路流通的制冷剂与在第1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1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1载热体向制冷剂释放;以及
第2载热体放热器,其将在第1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1载热体与在第2载热体回路流通的第2载热体进行热交换,使热从第2载热体向第1载热体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关彻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