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79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39
针对能够在对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同时又能够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的车用空调设备,在改善其对车厢内的制热性能的同时实现节能。执行制冷+电池冷却模式,即,使制冷剂在散热器(4)、室外热交换器(7)中散热后,再在吸热器(9)、制冷剂-热介质热交换器(64)中吸热;以及执行制热+电池冷却模式,即,使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后,再在室外热交换器、车载设备热交换器中吸热。在执行制冷+电池冷却模式时,如果在已经对要流入吸热器的制冷剂进行了阻断的情况下,吸热器的温度还是低于了吸热器温度的目标值,此时控制设备即会转换到制热+电池冷却模式上。模式上。模式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空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车辆的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热泵式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车载设备的温度进行冷却的车用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利用由车载电池所供应的电力来对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已日渐普及。并且,作为能够应用于这类车辆的空调设备,已有如下设备被研发出来,其具备由压缩机、散热器、吸热器以及室外热交换器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其能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再使在该散热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来对车厢内进行制热,还能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再在吸热器中吸热来对车厢内进行制冷(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0003]然而,这种设备也存在如下风险,即如果电池(车载设备)在因其自身散发的热量等而变为高温的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则会加剧其劣化,最终可能会导致其发生故障继而损坏。因此又有如下设备被研发了出来,其设有能使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

热介质热交换器(车载设备热交换器),其利用该制冷剂

热介质热交换器来使制冷剂吸热,并使由此得到冷却的热介质(冷却水)循环至电池,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冷却(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9963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66870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4404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br/>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通常在制冷过程中也会利用空气混合风门使被供应至车厢内的空气流向散热器,由此来调节向车厢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再热),而在现有技术中,当散热器处于制热能力不足的状态时,空调设备就会从制冷转换到除湿等,如专利文献1。
[0006]而在对车厢内进行制冷的同时又对电池进行冷却的情况下,例如当外部气温降低,使得吸热器的温度低于其目标值时,将无需再使制冷剂流入该吸热器,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要流入吸热器的制冷剂进行了阻断,还是会由于车载设备热交换器中仍然有制冷剂在流动而并不会导致回路闭锁,因此设备会继续运行。
[0007]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方式,当散热器处于制热能力不足的状态,而因此要将空调设备转换到其他运行模式时,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于室外热交换器会持续使制冷剂在其中进行散热来不断地对车厢内进行制冷,直到散热器的制热能力不足为
止,所以车厢内会持续处于制热能力不足的状态,因此需要用电加热器等来辅助制热。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这种能够在对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同时又能够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的车用空调设备,在改善其对车厢内的制热性能的同时实现节能。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设备的特征是,具有:压缩机,其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散热器,其用于通过使制冷剂散热而对供应至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室外热交换器,其设置在车厢外,用于使制冷剂吸热或散热;吸热器,其用于通过使制冷剂吸热而对供应至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车载设备热交换器,其用于通过使制冷剂吸热而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室外热交换器阀门设备,其用于对流入室外热交换器的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吸热器阀门设备,其用于对流入吸热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以及控制设备,其中,通过该控制设备至少能够执行以下运行模式:第1运行模式,其能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及/或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再在吸热器及车载设备热交换器中吸热,从而对车厢内进行制冷并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以及第2运行模式,其能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中散热,再在室外热交换器及/或车载设备热交换器中吸热,从而对车厢内进行制热并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在上述控制设备执行第1运行模式时,如果在已经通过吸热器阀门设备对要流入吸热器的制冷剂进行了阻断的情况下,吸热器的温度还是低于了其目标值,此时控制设备即会转换到执行第2运行模式的状态上。
[0010]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基于上述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当控制设备处于执行其第1运行模式的状态时,其会基于显示车载设备温度的指标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并且会基于吸热器的温度来控制吸热器阀门设备,与此同时,在其执行第1运行模式时,如果在已经通过吸热器阀门设备对要流入吸热器的制冷剂进行了阻断的情况下,吸热器的温度还是低于了其目标值,此时控制设备即会转换到执行第2运行模式的状态上。
[0011]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基于上述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吸热器及车载设备热交换器并联连接于位于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侧的第1分岔处,且是在相较于第1分岔处位于制冷剂下游侧的位置连接于第1分岔处的。
[0012]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基于上述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具有:旁通回路,其从位于散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侧的第2分岔处分出,且绕过室外热交换器与第1分岔处连通;以及旁通回路阀门设备,其用于对流入该旁通回路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
[0013]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基于上述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当控制设备处于执行其第1运行模式的状态时,其会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室外热交换器阀门设备、室外热交换器、第1分岔处、吸热器阀门设备及吸热器,并在第1分岔处使制冷剂分流,继而使其流入车载设备热交换器内,而当处于第2运行模式时,控制设备会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散热器、第2分岔处、室外热交换器阀门设备及室外热交换器,并使制冷剂从第2分岔处分流到旁通回路,继而使其流入车载设备热交换器内。
[0014]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基于上述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室外热交换器阀门设备是能呈全闭状态的电动膨胀阀。
[0015]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基于上述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吸热器阀门设备是由能呈全闭状态的电动膨胀阀、或是膨胀阀与电磁阀的组合组成的。
[0016]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基于上述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具有辅助膨胀阀,其用于对要流入车载设备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这种车用空调设备具有:压缩机,其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散热器,其用于使制冷剂散热而由此对供应至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室外热交换器,其设置在车厢外,用于使制冷剂吸热或散热;吸热器,其用于通过使制冷剂吸热而对供应至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车载设备热交换器,其用于通过使制冷剂吸热而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室外热交换器阀门设备,其用于对流入室外热交换器的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吸热器阀门设备,其用于对流入吸热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以及控制设备。其中,通过该控制设备至少能够执行以下运行模式:第1运行模式,其能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散热器及/或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再在吸热器及车载设备热交换器中吸热,从而对车厢内进行制冷并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以及第2运行模式,其能通过使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用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缩机,其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散热器,其用于通过使所述制冷剂散热而对供应至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室外热交换器,其设置在车厢外,用于使所述制冷剂吸热或散热;吸热器,其用于通过使所述制冷剂吸热而对供应至所述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冷却;车载设备热交换器,其用于通过使所述制冷剂吸热而对车载设备进行冷却;室外热交换器阀门设备,其用于对流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吸热器阀门设备,其用于对流入所述吸热器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以及控制设备,其中,通过该控制设备至少能够执行以下运行模式:第1运行模式,其能通过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及/或室外热交换器中散热,再在所述吸热器及所述车载设备热交换器中吸热,从而对所述车厢内进行制冷并对所述车载设备进行冷却;以及第2运行模式,其能通过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制冷剂在所述散热器中散热,再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及/或所述车载设备热交换器中吸热,从而对所述车厢内进行制热并对所述车载设备进行冷却,在所述控制设备执行所述第1运行模式时,如果在已经通过所述吸热器阀门设备对要流入所述吸热器的制冷剂进行了阻断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器的温度还是低于了其目标值,此时控制设备即会转换到执行所述第2运行模式的状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设备处于所述第1运行模式的状态时,其会基于显示所述车载设备温度的指标来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并且会基于所述吸热器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吸热器阀门设备,与此同时,在其执行所述第1运行模式时,如果在已经通过所述吸热器阀门设备对要流入所述吸热器的制冷剂进行了阻断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器的温度还是低于了其目标值,此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关徹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