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53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属于机器人领域。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包括外壳,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斜板,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块,第三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第四传动杆,第四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有弹性杆,所处弹性杆的端部设置有充电头,弹性杆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斜板,当潮汐式车道机器人行驶在斜板上时,斜板会间接推动充电头,使得充电头正好与外部的潮汐式车道机器人充电口正对,实现充电的目的,且在不需要充电的时候,充电头会在外壳的内部,实现了隔离防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
技术介绍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例如,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由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拥堵现象。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由于高度较低,在需要进行充电时,其充电的连接口位置较低,进而导致充电桩的充电口位置较低,较低的充电口导致充电桩在下雨天雨水飞溅时会受潮,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安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桩充电口容易受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正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所述开口(2)的正下方设置有斜板(3),所述斜板(3)的底端设置有弹簧(4),所述斜板(3)的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5),所述第一传动杆(5)的端部活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6),所述第二传动杆(6)的端部设置有第三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5)和所述第三传动杆(7)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块(8),且所述第一传动杆(5)和所述第三传动杆(7)均通过所述支撑块(8)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7)的端部设置有第四传动杆(9),所述第四传动杆(9)的端部设置有弹性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式潮汐式车道机器人用充电桩,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所述开口(2)的正下方设置有斜板(3),所述斜板(3)的底端设置有弹簧(4),所述斜板(3)的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5),所述第一传动杆(5)的端部活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6),所述第二传动杆(6)的端部设置有第三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5)和所述第三传动杆(7)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块(8),且所述第一传动杆(5)和所述第三传动杆(7)均通过所述支撑块(8)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7)的端部设置有第四传动杆(9),所述第四传动杆(9)的端部设置有弹性杆(10),所处弹性杆(10)的端部设置有充电头(11),所述弹性杆(10)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12),所述防护壳(12)的底部设置有斜面(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守杰刘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