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53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和设置在汽车上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开设有收线腔,所述收线腔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部与充电枪头相连接,所述充电枪头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若干接电插柱,所述充电线与第一柱体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柱体与第一柱体的右端相连接,且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主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柱体的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球槽,每个所述球槽中均活动设置有滚珠;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充电装置在整个使用过程无需用户通过视觉观察两者否对齐,其整个充电枪头和充电接头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使用也快速增长。目前,用户在使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是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从充电桩上拉出,再与新能源汽车上的插座进行对齐,然后直接插入插座中进行充电。而在将充电枪插入汽车插座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充电枪的端部一般连接有多个插块,在将充电枪插入插座中时需要将插块插入新能源汽车插座上对应的插槽中,如果插块与插槽没有对齐强行插入会对充电枪造成损坏;其二,现有的充电枪在插座内容易松动,导致充电过程中产生接触不良,而充电过程中的接触不良不仅使充电枪容易损坏,而且在拔出充电枪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火灾。专利号为CN107499162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枪,包括充电枪的枪头以及安装于枪头上的插芯,所述插芯内设置有与电动汽车电连接用的一个以上的端子,所述插芯内设置有一个装配腔,装配腔的两个相对面均设置一个滑槽,滑槽内均安装一组弹簧,所述装配腔内装入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两端正对滑槽位置均设置一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中的弹簧端面接触,所述导向板的中间正对每个端子设置有对应的矫正孔,一个以上的端子插入于矫正孔中。该专利技术公开的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枪在插入新能源汽车插座中时,需要用户视觉观察并将每个端子与校正孔对齐,然后才能顺利地将充电枪插入新能源汽车的插座中,而且该充电枪插入插座中时没有固定机构,其充电枪容易从插座中松动滑脱。因此,针对现有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枪的上述不足,设计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在插入汽车本体插座中时需要用户通过视觉观察将充电枪端部的插块与插座上的插槽对齐所带来的不便,以及现有充电枪插入后易松动、滑脱导致的一些列问题,设计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和设置在汽车上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开设有收线腔,所述收线腔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部与充电枪头相连接,所述充电枪头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若干接电插柱,所述充电线与第一柱体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柱体与第一柱体的右端相连接,且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主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柱体的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球槽,每个所述球槽中均活动设置有滚珠,位于其中两组所述球槽之间的第一柱体圆周面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永磁铁,且两个第一永磁铁外表面的磁极相反设置,所述第二柱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伸出所述凹槽的限位块上端连接有半圆柱块,所述半圆柱块的右侧面连接有半圆台形导入块,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凹槽的底壁相连接,若干个所述接电插柱设置在第二柱体的右端面上,位于若干个所述接电插柱外侧的第二柱体右端面上连接有环形板;所述充电接头包括第一插筒、第二插筒和与汽车本体相连接的端座,所述第一插筒的右端与第二插筒相连接,所述第二插筒的右端与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插筒上开设有贯穿的柱形插孔,所述第一柱体插入柱形插孔中时实现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插筒左端的圆周面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两个所述第二永磁铁的内表面伸入柱形插孔中,且两个第二永磁铁内表面的磁极相反设置,所述第二插筒的右端面开设有与第二柱体相配合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每个限位块相对应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包括与半圆柱块相契合的卡合部和能够转动半圆柱块的弧形过渡部,所述插入槽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每个接电插柱相对应的通电内槽,所述通电内槽中设置有与汽车蓄电池相连接的导电触片,所述插入槽的右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环形板相对应的环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收线腔中设置有自动收线装置,所述自动收线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绕线筒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收线腔的左侧壁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转动座,所述收线筒设置在两个第一转动座之间,所述收线筒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与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上端转轴相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与绕线筒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绕线筒右侧的收线腔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上端与上方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的下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与下方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收线筒下端的转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丝杠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与丝杠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移动块的前侧面连接有导线环,所述充电线穿过导线环设置,位于所述移动块后侧的收线腔后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块的后侧面开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充电枪头收纳槽,所述充电枪头收纳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能够插入第一柱体的枪头插入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簧中套设有限位插杆,所述限位插杆的上端与限位块下表面相连接,位于所述限位插杆正下方的凹槽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插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柱体的长度为10~13cm,所述第一插筒的长度比第一柱体长度短4~5c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均由绝缘塑料制成。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将充电枪头和充电接头上插入口均设置为圆柱形,在插入充电过程中无需接电插柱与对应的通电内槽相对齐,先直接将充电枪头上第一柱体的右端插入充电接头上第一插筒中,然后用户松开对充电枪头的握紧力,由于第一柱体与柱形插孔之间是间隙配合且第一柱体右端外表面设置有多组滚珠,此时在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相互吸引力的作用下,其第一柱体会在柱形插孔中转动,直至第一柱体上的第一永磁铁与第一插筒上对应的第二永磁距离最近后保持不动,此时接电插柱与对应的通电内槽也实现了对齐,然后用户直接将充电枪头完全推入充电接头中即可,整个使用过程无需用户通过视觉观察两者否对齐,其整个充电枪头和充电接头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2、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枪头与充电接头自动对齐后,在后续直接将充电枪头垂直推入的过程中,其第二柱体上半圆台形导入块与插入槽的内壁相抵接,从而使得限位块向凹槽中压缩,当充电枪枪头完全推入后,此时凹槽与弧形卡槽相对应,在弹簧的作用下其限位块及其上端连接的半圆柱块、半圆台形导入块全部伸入弧形卡槽的卡合部位置处,使得充电枪头与充电接头起到一个卡合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充电过程中两者发生松动或滑脱;当充电完成后用户手握外端的第一柱体拧动30°左右,此时半圆柱块的顶端会沿着弧形卡槽的弧形过渡部滑动,直至半圆柱块完全从弧形卡槽中转出,然后用户可顺利地直接将整个充电枪头从充电接头中拔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枪头与充电接头的上述卡合连接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和设置在汽车上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开设有收线腔,所述收线腔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部与充电枪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头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若干接电插柱,所述充电线与第一柱体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柱体与第一柱体的右端相连接,且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主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柱体的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球槽,每个所述球槽中均活动设置有滚珠,位于其中两组所述球槽之间的第一柱体圆周面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永磁铁,且两个第一永磁铁外表面的磁极相反设置,所述第二柱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伸出所述凹槽的限位块上端连接有半圆柱块,所述半圆柱块的右侧面连接有半圆台形导入块,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凹槽的底壁相连接,若干个所述接电插柱设置在第二柱体的右端面上,位于若干个所述接电插柱外侧的第二柱体右端面上连接有环形板;/n所述充电接头包括第一插筒、第二插筒和与汽车本体相连接的端座,所述第一插筒的右端与第二插筒相连接,所述第二插筒的右端与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插筒上开设有贯穿的柱形插孔,所述第一柱体插入柱形插孔中时实现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插筒左端的圆周面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两个所述第二永磁铁的内表面伸入柱形插孔中,且两个第二永磁铁内表面的磁极相反设置,所述第二插筒的右端面开设有与第二柱体相配合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每个限位块相对应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包括与半圆柱块相契合的卡合部和能够转动半圆柱块的弧形过渡部,所述插入槽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每个接电插柱相对应的通电内槽,所述通电内槽中设置有与汽车蓄电池相连接的导电触片,所述插入槽的右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环形板相对应的环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和设置在汽车上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开设有收线腔,所述收线腔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部与充电枪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头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若干接电插柱,所述充电线与第一柱体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柱体与第一柱体的右端相连接,且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主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柱体的圆周面右端开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设置的球槽,每个所述球槽中均活动设置有滚珠,位于其中两组所述球槽之间的第一柱体圆周面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永磁铁,且两个第一永磁铁外表面的磁极相反设置,所述第二柱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伸出所述凹槽的限位块上端连接有半圆柱块,所述半圆柱块的右侧面连接有半圆台形导入块,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凹槽的底壁相连接,若干个所述接电插柱设置在第二柱体的右端面上,位于若干个所述接电插柱外侧的第二柱体右端面上连接有环形板;
所述充电接头包括第一插筒、第二插筒和与汽车本体相连接的端座,所述第一插筒的右端与第二插筒相连接,所述第二插筒的右端与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插筒上开设有贯穿的柱形插孔,所述第一柱体插入柱形插孔中时实现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插筒左端的圆周面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两个所述第二永磁铁的内表面伸入柱形插孔中,且两个第二永磁铁内表面的磁极相反设置,所述第二插筒的右端面开设有与第二柱体相配合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每个限位块相对应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包括与半圆柱块相契合的卡合部和能够转动半圆柱块的弧形过渡部,所述插入槽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与每个接电插柱相对应的通电内槽,所述通电内槽中设置有与汽车蓄电池相连接的导电触片,所述插入槽的右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环形板相对应的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便捷充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平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尚嘉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