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53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包括底座和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置于底座顶部,底座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上铰接有光伏板,顶板上设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顶板顶部后侧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上连接有散热扇,底座底部连接有移动组件;通过光伏板对太阳能进行吸收,对充电桩本体进行充电,能源利用效果好,环保性高,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可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太阳能进行吸收,设有移动组件,便于进行移动,同时在移动的时候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散热扇上下移动,可实现对充电桩本体全面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现有的充电桩一般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进行移动,同时充电桩的供电一般都是采用电线供电,充电桩位于室外,具有较多的太阳能可以进行利用,二现有的充电桩无法对太阳能进行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通过光伏板对太阳能进行吸收,对充电桩本体进行充电,能源利用效果好,环保性高,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可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太阳能进行吸收,设有移动组件,便于进行移动,同时在移动的时候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散热扇上下移动,可实现对充电桩本体全面的散热,散热效果好,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包括底座和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置于底座顶部,所述底座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铰接有光伏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所述顶板顶部后侧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上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底座底部连接有移动组件。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顶部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有第一丝杆穿过,所述第一丝杆与滑块之间螺接,所述第一丝杆右端穿过固定杆与第一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滑块顶部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另一端与光伏板底部相铰接。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送带连接有两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两组从动轮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穿过外壳,所述第二丝杆与外壳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三组所述第二丝杆上均螺接有滑套,相邻两组所述滑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三组所述滑套上均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位于充电桩本体后侧。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大支撑腿,所述大支撑腿底部开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小支撑腿,所述小支撑腿底部安装有滚轮。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手。优选的,所述光伏板与充电桩本体之间电连接。所述充电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推手推动底座移动,底座移动时,弹簧和减震板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震动过大对充电桩本体造成损伤,将充电桩本体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方;S2,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滑块沿着第一丝杆运动,滑块带动调节杆运动,调节杆将光伏板顶起,可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光伏板更好的对太阳能进行吸收;S3,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充电桩本体使用时的温度较高,可启动三组散热扇,同时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并设置第二伺服电机的正反转频率,第二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送带带动两组从动轮转动,主动轮和两组从动轮分别带动三组第二丝杆转动,三组散热扇沿着第二丝杆运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正反转,三组散热扇分别沿着三组第二丝杆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充电桩本体全面的散热,散热效果好,防止因温度过高对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元器件造成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光伏板对太阳能进行吸收,对充电桩本体进行充电,能源利用效果好,环保性高,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可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太阳能进行吸收,设有移动组件,便于进行移动,同时在移动的时候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散热扇上下移动,可实现对充电桩本体全面的散热,散热效果好,使用起来极为方便。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滑块沿着第一丝杆运动,滑块带动调节杆运动,调节杆将光伏板顶起,可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光伏板更好的对太阳能进行吸收。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通过转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和两组从动轮分别带动三组第二丝杆转动,三组散热扇沿着第二丝杆运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正反转,三组散热扇分别沿着三组第二丝杆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充电桩本体全面的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散热扇分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角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和充电桩本体3,所述充电桩本体3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铰接有光伏板5,所述顶板4上设有角度调节组件6,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对光伏板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角度调节组件6可对光伏板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太阳能进行吸收,所述顶板4顶部后侧设有传动组件8,所述传动组件8上连接有散热扇9,通过传动组件8散热扇上下移动,可实现对充电桩本体全面的散热,散热效果好,所述底座1底部连接有移动组件7,便于进行移动,同时在移动的时候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其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杆62,所述固定杆62与顶板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2顶部开有滑槽63,所述滑槽63内设有滑块65,所述滑块65上有第一丝杆64穿过,所述第一丝杆64与滑块65之间螺接,所述第一丝杆64右端穿过固定杆62与第一伺服电机61相连接,所述滑块65顶部铰接有调节杆66,所述调节杆66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包括底座(1)和充电桩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3)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铰接有光伏板(5),所述顶板(4)上设有角度调节组件(6),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对光伏板(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所述顶板(4)顶部后侧设有传动组件(8),所述传动组件(8)上连接有散热扇(9),所述底座(1)底部连接有移动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包括底座(1)和充电桩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3)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铰接有光伏板(5),所述顶板(4)上设有角度调节组件(6),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对光伏板(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所述顶板(4)顶部后侧设有传动组件(8),所述传动组件(8)上连接有散热扇(9),所述底座(1)底部连接有移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杆(62),所述固定杆(62)与顶板(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2)顶部开有滑槽(63),所述滑槽(63)内设有滑块(65),所述滑块(65)上有第一丝杆(64)穿过,所述第一丝杆(64)与滑块(65)之间螺接,所述第一丝杆(64)右端穿过固定杆(62)与第一伺服电机(61)相连接,所述滑块(65)顶部铰接有调节杆(66),所述调节杆(66)另一端与光伏板(5)底部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8)包括外壳(82),所述外壳(82)顶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8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1)通过转轴(85)连接有主动轮(86),所述主动轮(86)通过传送带(84)连接有两组从动轮(83),所述主动轮(86)和两组从动轮(8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87),所述第二丝杆(87)穿过外壳(82),所述第二丝杆(87)与外壳(82)之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第二丝杆(87)上均螺接有滑套,相邻两组所述滑套之间通过连接杆(10)相连接,三组所述滑套上均安装有散热扇(9),所述散热扇(9)位于充电桩本体(3)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光伏机器人移动充电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协祥吴可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